從頂層設計到基礎設施 文旅康養產業的“晉城路徑”
中新網太原9月12日電 題:從(cong) 頂層設計到基礎設施 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的“晉城路徑”
作者 楊傑英 程才
“這裏山清水秀、村居古樸,而且配套設施也挺健全的,來到這裏打卡遊玩,身心都得到放鬆。”在山西晉城高平市釜山村,新修建完成的泫水湖休閑娛樂(le) 區、釜山書(shu) 院、酒吧等現代業(ye) 態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打卡。
人說山西好風光,最美風光數太行。得天獨厚的區位優(you) 勢和氣候、自然、人文條件,為(wei) 山西晉城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了充足條件。以“建設國家文旅康養(yang) 融合發展示範區,打造全國文旅康養(yang) 重要目的地”為(wei) 目標,晉城近年來緊緊圍繞優(you) 勢資源和政策導向,大力發展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
如今的晉城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基礎設施承載能力顯著提升,為(wei) 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硬支撐”。
駕車行駛在太行一號旅遊公路上,仿佛穿梭在畫卷之中。太行一號旅遊公路連接了晉城市最主要的山水景色,串聯了眾(zhong) 多的曆史文化景區,構築起了四通八達、外暢內(nei) 達的旅遊公路網絡,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景觀公路。
近年來,晉城市著力破解旅遊交通瓶頸,積極推進環城綠廊和太行一號“三線路網”建設,讓“藏”在深閨的美景加速展現,以景點為(wei) “珍珠”,以公路為(wei) “珠鏈”,一個(ge) 個(ge) 美麗(li) 的景區景點星羅棋布綴於(yu) “珠鏈”之上,實現了全域是景區,沿途是風景,隨處有美景。
晉城市積極完善交通網絡,保證旅遊交通暢達。構建以高速鐵路為(wei) 骨幹、民航為(wei) 補充、高速公路為(wei) 基礎的暢通南北橫貫東(dong) 西的立體(ti) 交通運輸網。鄭太高鐵太焦段已建成通車,晉城到韓城、侯馬的城際高速鐵路被提上日程;晉城機場前期工作穩步推進;晉焦高速改擴建等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三縱兩(liang) 橫一環十一出口”的高速公路網正在逐步成型。
大力整治城鄉(xiang) 公路路域環境,實施公路綠化景觀提升。晉城市對所有的旅遊幹道進行美化、綠化,特別是在太行一號旅遊公路主線沿線一公裏範圍內(nei) ,全麵開展“路、景、村、業(ye) ”環境整治,讓晉城到處都是亮麗(li) 、流暢的綠色風景線。提高通景公路標準,規範旅遊交通標識體(ti) 係,加快旅遊風景道、城市慢行道、騎行道、健身登山步道、生態停車場、交通驛站等公共運動休閑設施建設。
“這裏簡直太美了,仿佛置身在花園裏一樣。”在白馬寺山高端康養(yang) 示範區,不少市民、遊客繞著湖邊散步、拍照打卡。白馬寺山高端康養(yang) 示範區地處城區白馬寺山森林公園西側(ce) ,是晉城市重點打造的集文化宣傳(chuan) 、生態康養(yang) 、商務接待為(wei) 一體(ti) 的綜合文旅項目。近兩(liang) 年來,隨著項目的推進,規劃19平方公裏的白馬寺山高端康養(yang) 示範區,4平方公裏核心區已初成形象,2025年全麵建成後,每年可接待遊客500萬(wan) 人次以上,直接帶動周邊21個(ge) 村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發展。
近年來,晉城市充分發揮文化旅遊資源富集優(you) 勢,堅持把全市域作為(wei) 功能完整的文旅康養(yang) 目的地來規劃、建設、管理,一批具有明顯優(you) 勢、對周邊資源具有整合功能、對旅遊線路具有支撐作用、對區域旅遊具有帶動作用的重點文化旅遊項目正在陸續建成。
王莽嶺、炎帝陵、皇城相府、大陽古鎮、太行洪穀等大景區正在加速升級改造,10個(ge) 文旅康養(yang) 融合發展片區逐漸成型;全市優(you) 選129個(ge) 村落和108個(ge) 明清院落打造“百村百院”項目,去年首批28個(ge) 村、30個(ge) 院已開門迎客,迅速成為(wei) 熱門目的地,今年開門迎客的村、院將各達50個(ge) 以上;晉城大劇院、華誼兄弟星劇場、萬(wan) 達廣場相繼建成開放,進一步提升晉城旅遊產(chan) 品品質和內(nei) 涵,豐(feng) 富了晉城休閑、購物、餐飲、演藝等旅遊元素。晉城市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正在由“從(cong) 粗到細、從(cong) 小到大”向“從(cong) 有到優(you) 、從(cong) 優(you) 到精”加速轉變。
完善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旅遊公廁等硬件基礎設施,加快景區WiFi、移動通信信號、視頻監控全覆蓋等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興(xing) 起特色民宿、鄉(xiang) 村驛站、文化創意等旅遊新業(ye) 態……文旅康養(yang) 基礎設施提升成果顯著,讓遊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晉城,也成了外地遊客眼中的詩與(yu) 遠方。
晉城市規劃實施了太行一號文旅康養(yang) 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融合發展示範帶、百裏沁河生態經濟帶、丹沁兩(liang) 河沿線治理示範帶和環城水係清水複流工程四大牽引性工程。圍繞打造“太行一號”示範帶,實施89個(ge) 項目,建設“三線路網”,建成“五大配套係統”,完成了特色產(chan) 業(ye) 布局,農(nong) 業(ye) 打底、文化搭台、康養(yang) 賺錢,使太行一號旅遊公路真正成為(wei) 生態路、觀光路、致富路;全力建設“百裏沁河”經濟帶,統籌推進生態治理、古堡利用、路網提升、產(chan) 業(ye) 升級,堅持工業(ye) 反哺、三產(chan) 融合、增收共富,直接帶動沿河112個(ge) 農(nong) 村實現“環境治、交通暢、文化興(xing) 、布局優(you) 、產(chan) 業(ye) 旺、生態美”。
硬件設施提升上來了,軟件服務同樣沒有落下。用一部手機就可以很好地遊覽景區,能夠方便查找附近廁所,手機自帶“智能導遊”……近年來,晉城市圍繞“一部手機遊晉城”,開發建成了全市智慧旅遊平台,並以皇城相府為(wei) 試點,打造“超5A智慧景區”,綜合運用5G應用、AI換臉、VR全景、AR導覽等新技術,既增強了遊客體(ti) 驗感,又通過智能化助力景區實現人流、車流、火災預警等智能預防、精準管控。(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