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陸正耀“殺回”咖啡領域,庫迪咖啡能成為下一個瑞幸嗎?

發布時間:2022-09-16 16:10:00來源: 新京報

  兜兜轉轉,陸正耀似乎又要回到咖啡領域了。

  自因涉及財務造假被瑞幸咖啡“踢出局”後,身為(wei) 創始人的陸正耀一直沒有停下創業(ye) 腳步。最早的創業(ye) 項目是共享空間,之後是趣小麵、舌尖英雄,這兩(liang) 個(ge) 被稱作“踩在風口上出發”的項目並沒有翻起水花,還接連被曝關(guan) 店。

  眼下又有消息稱,陸正耀正在籌備新的咖啡品牌Cotti Coffee(庫迪咖啡)。新京報記者近期獲得的一份品牌手冊(ce) 顯示,庫迪咖啡團隊來自瑞幸咖啡、神州租車、神州專(zhuan) 車,除了供應咖啡,還提供烘焙產(chan) 品、簡餐、酒水等,這是與(yu) 瑞幸咖啡最大的不同。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從(cong) 前兩(liang) 次食品領域創業(ye) 情況看,陸正耀在戰略選擇上忽略了供應鏈的難度,這次同樣也是。雖然從(cong) 表麵看,庫迪咖啡算是咖啡領域的創新,但進入現製多品類食品銷售並不是一個(ge) 好主意。

  庫迪咖啡背後

  根據天眼查App顯示,庫迪咖啡(天津)有限公司成立於(yu) 2022年5月,法定代表人為(wei) 王百因,注冊(ce) 資本1億(yi) 美元,經營範圍包括餐飲服務、食品銷售、食品互聯網銷售等,由MAIN MARVEL LIMITED全資持股。

  庫迪咖啡的前身是一家科技公司。企業(ye) 信息變更記錄顯示,該公司於(yu) 今年8月23日發生多項工商變更,企業(ye) 名稱由惠醫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變更為(wei) 庫迪咖啡(天津)有限公司;經營範圍新增餐飲管理、外賣遞送服務,以及餐飲服務、食品銷售等許可項目。

  根據新京報記者近期獲得的品牌手冊(ce) 顯示,庫迪咖啡(天津)有限公司總部位於(yu) 天津,在模式方麵,致力於(yu) 打造以咖啡為(wei) 核心的多元化場景,並稱“公司匯聚咖啡和餐食領域的頂尖團隊,以消費者的生活需求為(wei) 出發點,提供最人性化的產(chan) 品、價(jia) 格和服務。”

  品牌手冊(ce) 中還標注其核心管理團隊來自瑞幸咖啡、神州租車、神州專(zhuan) 車等大型新經濟企業(ye) ,在各自領域深耕多年,對消費者擁有深刻洞察,結合數字化運營能力,構建強大的頂層設計、線上推廣和線下落地的體(ti) 係。

  雖然品牌手冊(ce) 並沒有標注庫迪咖啡是此前瑞幸咖啡創始人陸正耀的創業(ye) 項目,但種種跡象讓陸正耀的名字浮出水麵。一位接近瑞幸咖啡的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從(cong) 團隊介紹來看,這極有可能是此前陸正耀從(cong) 瑞幸咖啡帶走的一批人,畢竟這三個(ge) 企業(ye) 都曾經與(yu) 陸正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an) 係。其次,從(cong) 這家庫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百因來看,此前渾水公司在做空瑞幸的報告中稱王百因是陸正耀在北京大學的EMBA同學。曾經在寶沃汽車的交易中就有王百因的身影。渾水公司當時稱,投資者應該謹慎對待這些公司與(yu) 瑞幸咖啡之間的潛在交易風險。

  9月16日,新京報記者嚐試聯係庫迪咖啡方麵,天眼查方麵僅(jin) 顯示了地址,未能找到聯係方式。隨後新京報記者撥打天津114電話進行查詢,客服人員稱該公司電話未登記。

  研究咖啡行業(ye) 的一位證券分析師周晨(化名)向新京報記者稱,盡管產(chan) 品手冊(ce) 稱團隊來自瑞幸,但他並不認為(wei) 還有瑞幸內(nei) 部中高管願意跟隨加入。“瑞幸現在正處於(yu) 再出發的高速發展期,產(chan) 品、品牌、門店經營、中後台管理及開店全方麵進階,迎來內(nei) 部員工和外部投資人的收獲期。”

  被瑞幸咖啡踢出局

  說到陸正耀,就不得不提及瑞幸咖啡的往事。

  2017年10月底,瑞幸咖啡實驗性門店在北京銀河SOHO營業(ye) 。此後,瑞幸咖啡迅速攻城略地,憑借快速開店、大幅價(jia) 格補貼、明星代言等高調宣傳(chuan) 推廣活動,瑞幸咖啡開始出現在各大城市的核心區域。

  作為(wei) 國內(nei) 第一家與(yu) 星巴克叫板的企業(ye) ,瑞幸咖啡發展“神速”,截至2019年底,直營門店數達到4507家,門店數超過星巴克,成為(wei) 中國市場第一大咖啡連鎖品牌。

  然而,2020年4月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根據當時瑞幸咖啡的公告,稱發現內(nei) 部存在虛構成交數據等問題,虛構金額達22億(yi) 元。隨後引起軒然大波,陸正耀不得不辭去董事長職務。

  但作為(wei) 創始人,陸正耀依然有著瑞幸咖啡的股份。今年1月27日晚間,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收到來自大鉦資本牽頭、包含私募投資機構IDG資本和Ares SSG的買(mai) 方團的股權收購要約,從(cong) 特定賣方購買(mai) 總計383425748股瑞幸咖啡A類普通股票。據了解,特定賣方由陸正耀、瑞幸咖啡前CEO錢治亞(ya) 及其家人的附屬公司控製。

  而在此之前,瑞幸咖啡曾推出股權攤薄反收購措施,即業(ye) 內(nei) 俗稱的“毒丸計劃”,是較常用的反收購策略之一。瑞幸咖啡當時稱,“毒丸計劃”在阻止惡意收購的“野蠻人”同時,還能重點防止原財務造假管理層可能的“曲線回歸”。

  至此,曆時一年多的瑞幸咖啡各項債(zhai) 務重組畫上句號。隨著IDG和Ares SSG的入局,陸正耀等原管理層的股權徹底完成清算。

  三次創業(ye)

  離開瑞幸咖啡後,陸正耀並沒有閑著,而是在不斷尋找新創業(ye) 項目。

  2021年1月初,有瑞幸員工在社交軟件脈脈上爆出陸正耀率舊部創業(ye) 共享空間,並稱該項目已經持續很長時間。

  據公開資料顯示,共享空間創業(ye) 項目的操作手法是,為(wei) 消費者提供一個(ge) 麵積5平方米左右的智能小房間,按分鍾收費,既可以當作客廳,必備的家具一應俱全,還可以改造成如自習(xi) 室、會(hui) 議室、貴賓洽談區、茶室等場所。隨後幾個(ge) 月,共享空間項目再無任何聲音。

  2021年5月12日,有消息稱,陸正耀正在籌備一個(ge) 餐飲品牌,名字或為(wei) “小麵日記”。媒體(ti) 報道顯示,這一創業(ye) 項目的策略是先全國開店,要開500家,未來要吸納其他小吃品牌,做成一個(ge) 美食城,最終做App。“小麵日記”項目的真正名稱是趣小麵。2021年8月,趣小麵在北京開設首個(ge) 門店,此後陸續在上海、廣州、西安、沈陽等一、二線城市開設店鋪。沒撐過3個(ge) 月,趣小麵又更名為(wei) 趣巴渝。今年1月,位於(yu) 北京鳳凰匯購物中心的首店關(guan) 閉,該門店信息也在美團、高德等平台下架。

  隨後,陸正耀隨後將眼光放在了大火的預製菜上。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12月,預製菜品牌“舌尖工坊”(後更名“舌尖英雄”)橫空出世。根據公開資料,陸正耀的思路是采用瑞幸咖啡的裂變拓店模式打開市場,一邊以“每邀請一位好友,就可獲得10元獎勵”的形式拉新,一邊在各地招募區域代理和加盟商。

  借助風口,該項目不斷擴張,今年1月底,舌尖科技對外宣布已在線下開了10家“舌尖工坊”直營店,計劃從(cong) 2月底起以加盟模式高速擴張,已簽約3000多家加盟商。然而,今年8月10日,舌尖英雄位於(yu) 北京常營麗(li) 景園的北京首店被曝關(guan) 閉。同時,據公開報道,舌尖英雄多家門店顯示在休息中。有加盟商稱,加盟舌尖英雄後,門店持續虧(kui) 損,經營狀態不及心理預期。

  上述接近瑞幸咖啡的人士稱,陸正耀最大的問題是信用破產(chan) ,融資難度太大。趣小麵與(yu) 預製菜項目失敗的問題都在戰略選擇上忽略了供應鏈的難度,顯然在第三個(ge) 項目(庫迪咖啡)上他們(men) 依然沒有清晰地認識到這方麵的問題。如果認識到,他們(men) 應該選擇更輕更簡單的模式。總之,這個(ge) 階段進入現製多品類食品銷售,顯然不是好主意。“從(cong) 他自身來講,他還是急需成功的項目改變他的個(ge) 人聲譽和財務危機。”

  庫迪能否實現泛咖啡化?

  在中國市場,咖啡被看作是最有潛力的市場之一,連年增長的市場規模加之越來越高的接受度,讓咖啡一度成為(wei) 資本追捧的對象。這可能也是陸正耀創業(ye) 再次選擇咖啡的原因。

  庫迪咖啡的產(chan) 品手冊(ce) 顯示,咖啡在中國已經成為(wei) 擁有廣泛接受度的飲品,庫迪咖啡希望更進一步,將咖啡生活化、日常化,真正成為(wei) 生活方式。庫迪的Cotti源自意大利特色餅幹Biscotti,是咖啡的佐食,也是咖啡概念的伸展和外延。所以庫迪咖啡宣稱從(cong) 一開始就注定不是“又”一家咖啡店而已,而是一種全新的泛咖啡化的生活方式。“咖啡、烘焙、簡餐、酒吧,總會(hui) 找到一個(ge) 維度與(yu) 你關(guan) 聯。”

  從(cong) 上述介紹可以看出,庫迪咖啡與(yu) 瑞幸咖啡最大的不同,在於(yu) 提供更豐(feng) 富的產(chan) 品種類以及適配場景,並打造全時段、多場景、多功能的消費體(ti) 驗。但這同時也帶來了供應鏈整合的問題。

  周晨對新京報記者說,庫迪咖啡有兩(liang) 種類型的門店:麵積在80㎡-200㎡的標準店,以及小於(yu) 50㎡的迷你店。產(chan) 品矩陣上,庫迪咖啡主打全時段餐飲,早上為(wei) 用戶提供咖啡+餅幹,中午提供餐食,下午有小吃,晚上有酒。不是現有的星巴克、瑞幸、manner或者幸運咖的模型,更像是咖啡+簡易西餐+小酒館模式,應該是一種糅合模式,參考了這兩(liang) 年市場大熱的咖啡、西餐和小酒館生意。

  對標精釀小館,這一模式的弊端在於(yu) 成本太高。因為(wei) 需要更大的店麵來為(wei) 消費者提供服務,即便是財大氣粗的星巴克也並沒有開出很多臻選咖啡酒坊。此外,2021年9月在港股上市的海倫(lun) 司被稱為(wei) “小酒館第一股”,上市首年就虧(kui) 損了2.3億(yi) 元。

  周晨說,現有咖啡市場品牌競爭(zheng) 充分,瑞幸2017年創設時咖啡市場紅利還在(自提模型+飲料化咖啡+移動互聯網+外賣體(ti) 係+一級資本市場),現在咖啡各細分市場、價(jia) 格帶、區域都已經有品牌在“卷”,如果沒有創新點而直接切入,虧(kui) 錢是大概率事件。

  新京報記者 王子揚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