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東北抗聯博物館展出日軍侵華新物證

發布時間:2022-09-19 11: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2022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爆發91周年紀念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東(dong) 北抗聯博物館,於(yu) 當日首次對外展出了日軍(jun) 侵華新物證,一架侵華日軍(jun) 使用的“回轉式射擊鑒查寫(xie) 真機”。

  【同期】東(dong) 北抗聯博物館工作人員 李岸洋

  那提到這個(ge) 名字可能大家就覺得比較奇怪,這是因為(wei) 日文直譯的原因,其實翻譯過來以後,它是旋轉式射擊訓練的照相槍,外觀形似一個(ge) 炮筒,長度大概在93厘米左右,炮管的直徑是8.3厘米。這個(ge) 炮管裏麵有一個(ge) 攝像機鏡頭,那當時我們(men) 征集到這件文物的時候,也是經過鑒定,這正是侵華日軍(jun) 當年留在中國的一個(ge) 侵華的物證。

  【解說】據工作人員介紹,“回轉式射擊鑒查寫(xie) 真機”是日本陸軍(jun) 航空兵使用的照相槍,仿製英式“海瑟”式照相槍,日本人稱之為(wei) “海瑟型”,主要用於(yu) 測試武器的彈著點和命中率,必要時也可用於(yu) 拍攝射擊過程。

  【同期】東(dong) 北抗聯博物館工作人員 李岸洋

  在空戰的時候,用肉眼極難觀測這個(ge) 空戰的結果。由於(yu) 這個(ge) 照相槍的特性,可以利用這個(ge) 底片及時地觀察到當時空戰的一些細節情況,那在實彈射擊的時候,扳機可以聯動炮筒內(nei) 的攝像機的快門,當連續扣動扳機的時候,攝像機可以清晰地把整個(ge) 射彈的過程拍攝下來,後期衝(chong) 洗出來底片之後,就可以對整個(ge) 武器的彈著點和命中率進行一個(ge) 準確的考察。我們(men) 也是有理由地推測,當時的日軍(jun) 陸軍(jun) 航空兵就是使用這種武器進行實彈訓練的。

  【解說】據了解,這件文物是於(yu) 哈爾濱市平房區發現的。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哈爾濱平房的日本駐軍(jun) 倉(cang) 庫與(yu) 營房中的軍(jun) 用物資及生活用品來不及運走,很多都被附近的百姓收藏起來。1996年,平房區的一位居民將這件文物捐獻給了東(dong) 北抗聯博物館。

  【同期】東(dong) 北抗聯博物館工作人員 李岸洋

  當時家住在這個(ge) 平房區附近的關(guan) 明喜,也是跟隨大家一起來到這個(ge) 營區,他發現地麵上有一個(ge) 箱子,於(yu) 是他就沒有聲張,撿起這個(ge) 箱子帶回家中,帶回家以後,他就發現裏麵裝了一個(ge) 形似炮筒一樣的武器,當時他也是感到非常擔心,就沒有聲張,將它一直隱藏在家裏。直到1996年的時候,這個(ge) 時候關(guan) 明喜已經去世了,但是他的女兒(er) 關(guan) 鳳蘭(lan) ,就向東(dong) 北烈士紀念館提供了這樣一條線索,那當時我們(men) 的東(dong) 北烈士紀念館的工作人員也是來到了關(guan) 明喜老人的家中進行現場的查驗,發現這確實是當時侵華日軍(jun) 所使用過的一件裝備。

  【解說】時間可以撫平創傷(shang) ,卻無法抹去記憶。隨著日軍(jun) 侵華新物證的展出,也是提醒人們(men) 站在新的曆史起點,回望“九一八”,重溫抗戰曆史,意義(yi) 尤為(wei) 重要。勿忘國恥,要從(cong) 曆史中汲取奮進力量。

  【同期】東(dong) 北抗聯博物館工作人員 李岸洋

  1996年征集到這件文物之後,它就一直收藏在東(dong) 北烈士紀念館。作為(wei) 館藏文物之一,那為(wei) 什麽(me) 要在這個(ge) 時間節點我們(men) 首次展出這件文物?其實我們(men) 也是為(wei) 了要讓大家更好地銘記曆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這架戰時“回轉式射擊鑒查寫(xie) 真機”的出現,其實進一步地印證了當年日軍(jun) 發動侵華戰爭(zheng) 是蓄謀已久的,並且做足了充分的準備,那這就警示著我們(men) 要居安思危,朝乾夕惕,在盛世更要警鍾長鳴。

  【同期】哈爾濱師範大學學生 邸豔濤

  今天看到了展館裏最新展出的文物,我內(nei) 心感慨萬(wan) 千,生長在和平年代,作為(wei) 新時代的青年,我們(men) 要跑出新時代青年最好的成績,勿忘國恥,珍愛和平,向所有先輩們(men) 致敬。

  孫漢侖(lun) 黑龍江哈爾濱報道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