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州秋收秋種工作有序進行
中新網烏(wu) 魯木齊9月20日電 (陶拴科 馬晶 李智雪)進入9月,伊犁州作為(wei) 新疆北部地區的產(chan) 糧大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防疫秋收“兩(liang) 不誤”。
9月18日,在伊犁州新源縣吐爾根鄉(xiang) ,田野裏熱火朝天,一台台收割機馳騁田野,一輛輛捆草機開足馬力,將牛羊冬天的草料打包整齊,好一派喜悅的豐(feng) 收景象。
今年,新源縣吐爾根鄉(xiang) 的玉米喜獲豐(feng) 收,村民馬小強這幾天一直在地頭忙碌著。看著一車車拉進烘幹廠的玉米,他開心地說:“今年我種了500畝(mu) 玉米,由於(yu) 管理得當,長勢好,產(chan) 量也高,預計每畝(mu) 產(chan) 量大概在800-900公斤左右,打捆的玉米稈也有一筆收入,今年純收入大概在15萬(wan) 元左右。”
連日來,伊犁州各縣市在嚴(yan) 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嚴(yan) 要求、快行動、強舉(ju) 措,全麵推進秋收助農(nong) 工作,確保不誤農(nong) 時、不誤農(nong) 事。
9月14日,伴著聯合收割機的轟鳴聲,霍城縣良繁中心1988畝(mu) 製種玉米陸續開鐮收割,種植戶們(men) 臉上洋溢著豐(feng) 收的喜悅。在霍城縣良繁中心一村玉米地裏,玉米收割機在農(nong) 田裏來回穿梭,進行摘穗、剝皮、秸稈粉碎等作業(ye) 。
“訂單種植真是省心,我們(men) 隻管種好地,玉米收割時企業(ye) 直接來地裏收購,不用我們(men) 操心,價(jia) 格也挺不錯。”該村種植戶王誌強說,他家今年種了600多畝(mu) 製種玉米,收成不錯。
“4台收割機、7輛拉糧車已作業(ye) 3天,每天收割三四百畝(mu) 玉米。”農(nong) 機手褚永超說,助農(nong) 秋收作業(ye) 不光速度要快,還要保證收割質量,確保顆粒歸倉(cang) 。
當下正是西梅成熟的季節,伊寧縣阿熱吾斯塘鎮庫台曼村村民張智軍(jun) 家裏近40畝(mu) 西梅已全部采摘,並送進了伊寧縣多浪農(nong) 場冷庫,“今年總算是沒白忙活”。
10天前,張智軍(jun) 家種植的西梅成熟,卻趕上了疫情防控靜態管理,巨大的難題擺在了他麵前。“采摘工短缺,鄉(xiang) 村之間不通車,西梅采摘困難,即使摘了也沒處存放。我當時特別著急,害怕一年的辛苦打了水漂。”張智軍(jun) 說。
心急如焚的張智軍(jun) 趕緊向庫台曼村第一書(shu) 記馬曉強尋求幫助。在了解情況後,馬曉強立即協調了本村10名核酸檢測結果正常的村民幫張智軍(jun) 家采摘。
為(wei) 解決(jue) 西梅存放問題,馬曉強將情況馬上反映到阿熱吾斯塘鎮。鎮領導及時帶幹部前往果園察看情況,並協調多浪農(nong) 場冷庫分派裝箱工和辦理車輛通行證,很快將張智軍(jun) 家的西梅裝箱送入冷庫。
據了解,秋收開始以來,伊犁州統籌協調抓好農(nong) 機跨區域作業(ye) ,強化農(nong) 機調度生產(chan) ,按照“1000畝(mu) 地配備一台收割機,一台收割機配備一輛保障車、兩(liang) 輛運輸車”的標準保障機收作業(ye) ,著力打通堵點,保障農(nong) 機生產(chan) 正常有序推進。
鄉(xiang) 村兩(liang) 級對需要秋收的農(nong) 戶進行梳理統計,在落實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對中高風險區域,由鄉(xiang) 村兩(liang) 級黨(dang) 員突擊隊、誌願服務隊等力量幫助農(nong) 戶做好秋收工作,確保應收盡收,顆粒歸倉(cang) ;對低風險區域,按照區域、地塊排出時間表,劃定日程進度,確定每天的收割地塊,做到秋收人員不聚集、不紮堆,確保疫情防控和秋收工作兩(liang) 手抓、兩(liang) 不誤。
目前,新疆伊犁州秋收秋種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大豆、玉米、花生、水稻、青貯等秋季農(nong) 作物如期順利進行,同時部分縣市冬小麥的種植也陸續展開。(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