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廣西在建最長跨海大橋首件散索鞍完成吊裝

發布時間:2022-09-27 09:2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欽州9月26日電(覃和喜 彭彥澤)9月26日,廣西在建的最長跨海大橋龍門大橋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西錨碇散索鞍鞍體(ti) 與(yu) 底座實現精準對接,龍門大橋完成首件散索鞍安裝作業(ye) ,正式拉開上部結構施工序幕。

  龍門大橋由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投資建設,是廣西首座千米級跨海懸索橋。項目路線全長7.637公裏,其中橋梁總長6597米,主航道橋采用主跨1098米單跨吊全漂浮體(ti) 係鋼箱梁懸索橋,可滿足20000噸級郵輪通航要求。

  散索鞍作為(wei) 懸索橋的重要結構,其主要作用是改變主纜的傳(chuan) 力方向,將主纜分散為(wei) 索股並分別錨固在錨碇上。

  龍門大橋共計四件散索鞍,此次吊裝的是西錨碇左幅散索鞍鞍體(ti) ,鞍體(ti) 尺寸長5米、寬4.5米、高3.8米,為(wei) 鑄焊組合結構。本次吊裝重量為(wei) 80.2噸,吊裝高度達50米。吊裝作業(ye) 時間長、風險高,受作業(ye) 空間限製,鞍體(ti) 起吊角度及安裝精度控製難度大。

  為(wei) 攻克吊裝難題,確保鞍體(ti) 安裝精度與(yu) 安全,在龍門大橋指揮部的統籌指導下,龍門大橋中交路建項目部采用BIM三維技術精確模擬現場吊裝數據,不斷優(you) 化施工方案,嚴(yan) 格落實安全技術交底工作,選擇采用400噸大型履帶吊設備進行吊裝作業(ye) ,利用預先設計匹配的鋼絲(si) 繩調整吊裝角度和姿態,待鞍體(ti) 吊裝姿態平穩之後,在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鞍體(ti) 順利起吊,成功與(yu) 底座精準對接,圓滿完成首件鞍體(ti) 安裝。

  目前,龍門大橋項目已經進入上部結構施工,預計在10月上旬完成東(dong) 、西兩(liang) 岸的錨碇散索鞍吊裝,並同步進行主索鞍安裝,為(wei) 後續的牽引係統施工和貓道架設奠定堅實基礎。(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