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湖北9歲“剪紙達人”:癡迷紅紙間 弘揚非遺技

發布時間:2022-09-30 09: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枝繁葉茂的大樹、長約2米的“巨龍”、栩栩如生的愛國詩人屈原,眼前的這些剪紙作品,出自湖北省宜昌市一位年僅(jin) 9歲的小學生之手。6年來,他不僅(jin) 憑借著剪紙技藝亮相過國內(nei) 多檔節目,還曾赴韓國參加過中韓剪紙文化交流活動,成為(wei) 一位弘揚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剪紙“小達人”。近日,記者對徐嘉希及其家人進行了探訪。

  【解說】剪紙藝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也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確定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一張普通的紅紙,在剪紙藝人手上經過折疊、鐫刻、刺孔等工序後,便“升華”成了視覺效果和文化內(nei) 涵俱佳的剪紙作品。

  【解說】徐嘉希從(cong) 3歲開始學習(xi) 剪紙,他的媽媽王艾娜在當地一所幼兒(er) 園當老師,平時喜歡做一些手工作品。在媽媽的熏陶下,徐嘉希對手工製作,尤其是對剪紙特別感興(xing) 趣,而且“上手”很快。

  【同期】徐嘉希媽媽 王艾娜

  那段時間,他的興(xing) 趣特別的濃厚,有的時候自己對照剪紙的書(shu) ,他可以剪一(個(ge) )中午(的時間)。那麽(me) 小的年齡能夠堅持一兩(liang) 個(ge) 小時,在那兒(er) 剪紙,我覺得這份堅持還有這份努力,非常難能可貴。

  【解說】剪紙需要細心和耐心,幼兒(er) 園時期,別的小朋友正是愛動愛鬧的年紀,可為(wei) 能夠剪出更加逼真的蝴蝶形象,徐嘉希可以盯著蝴蝶看半小時,在剪人物作品時,徐嘉希可以拿著剪刀搗鼓幾個(ge) 小時甚至更久。

  【同期】徐嘉希

  光創作稿子大概就要兩(liang) 至三天,然後還要查那些資料,然後又要把它給訂起來,還要剪,又要裝裱,差不多就要一個(ge) 多月了。

  【解說】為(wei) 讓徐嘉希學習(xi) 到更好的剪紙技術,父母曾帶著他先後拜訪了湖北剪紙名家胡文英和胡平。王艾娜回憶,拜訪胡平的時候正值冬天,5歲的徐嘉希在途中發了高燒,父母都想要放棄,但是徐嘉希卻執意前往。

  【同期】徐嘉希媽媽 王艾娜

  當時其實我們(men) 都放棄了,因為(wei) 想到孩子年齡小,然後氣溫又這麽(me) 低,然後又發高燒,所以特別擔心,但是因為(wei) 他的堅持,我們(men) 就去了武漢就拜訪了那個(ge) 胡平奶奶,在這兩(liang) 位剪紙大師的帶領下,嘉希的剪紙技藝是一步步地在提高。

  【解說】2020年年初,7歲的徐嘉希被“逆行者”感動,創作了剪紙作品《消滅它》,用傳(chuan) 統文化來宣傳(chuan) 抗疫正能量。今年暑期,他創作了內(nei) 容豐(feng) 富的剪紙作品《屈原,我想對您說》,通過屈原、龍舟、三峽大壩、“天問一號”等元素,讓更多人感受傳(chuan) 統文化之美,也體(ti) 會(hui) 到祖國的繁榮與(yu) 強大。

  【同期】徐嘉希

  (創作)“天問一號”是因為(wei) 屈原曾經寫(xie) 下過《天問》,現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我就是想讓屈原看到,然後這個(ge) 三峽大壩是因為(wei) (大壩在)宜昌。

  【解說】雖然創作剪紙作品耗時耗力,但是徐嘉希在學業(ye) 上卻從(cong) 不懈怠,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他對剪紙和功課進行了合理的時間分配,做到了兩(liang) 不耽誤。媽媽王艾娜說,為(wei) 了不耽誤兒(er) 子的學業(ye) ,今後會(hui) 盡量讓徐嘉希利用寒暑假的時間進行較為(wei) 複雜的剪紙創作。

  【同期】徐嘉希媽媽 王艾娜

  他現在經常在學校教別人剪紙,在這個(ge) 中間,他也收獲到了很多的樂(le) 趣,那麽(me) 我覺得他的這種自豪感對他的學習(xi) ,有一種積極的促進作用,是相互促進的。

  【解說】隨著剪紙技藝的精進,他的作品在全國剪紙藝術展上榮獲“優(you) 秀剪紙藝術作品”獎。近兩(liang) 年,他還獲得了“伍家向上好少年”“宜昌市新時代好少年”等榮譽。

  【同期】徐嘉希

  (對於(yu) )剪紙大家都是說的第一是剪刀,第二是刻刀,我還想學一下刻刀,以前學過一點,但是還是刻得有點慢,並且技術還不行,就想再學下刻刀。

  董曉斌 張倩龍 湖北宜昌報道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