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口店”萬壽岩遺址出土文物首次走出去
中新網廈門9月30日電 (林文斌)“洞天遺珍”——萬(wan) 壽岩遺址出土文物展,29日在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開展。
這是福建省三明市萬(wan) 壽岩遺址文物出土以來首次走出去展覽,首次走進全國重點大學展覽,也是廈門大學首次引進的考古遺址專(zhuan) 題文物展和廈大文博管理中心成立以來首次請進來的考古遺址專(zhuan) 題文物展。
被譽為(wei) “南方周口店”的三明市萬(wan) 壽岩遺址,被列為(wei) 200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首,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百項大遺址之一。
近年來,三明市全力做好萬(wan) 壽岩遺址保護研究利用工作,先後出台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萬(wan) 壽岩遺址保護研究利用的工作方案》《關(guan) 於(yu) 進一步提升萬(wan) 壽岩遺址保護研究利用能力和水平的若幹措施》《三明市萬(wan) 壽岩遺址保護條例》等。
在保護建設與(yu) 研究利用“兩(liang) 條腿”走路下,三明以萬(wan) 壽岩遺址為(wei) 依托,逐步建成福建省唯一的舊石器時代專(zhuan) 題博物館、福建省唯一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目前,萬(wan) 壽岩遺址保護研究利用工作正在加快轉型發展,從(cong) 搶救性的發掘保護和建設,走向深入研究、長久保護和穩定發展階段。
此次展覽的文物,涵蓋舊石器時代早、中、晚各個(ge) 時期,為(wei) 研究華東(dong) 地區古人類的起源、遷徙和古環境、古氣候及海峽兩(liang) 岸古人類文化淵源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佐證,也為(wei) 廈大師生送去一份豐(feng) 盛的文化大餐。
本次展出的文物共66件,都是萬(wan) 壽岩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其中,13件為(wei) 現有萬(wan) 壽岩遺址博物館展廳展出的精品,包括鎮館之寶——盤狀刮削器;53件為(wei) 首次走出萬(wan) 壽岩遺址博物館文物庫房、第一回和世人見麵的珍品。
展覽共分為(wei) 三個(ge) 部分:第一展廳主題是最幸運的文化遺產(chan) ,主要展示萬(wan) 壽岩遺址文物出土和保護的曆程;第二展廳主題是最罕見的史前遺存,主要展示萬(wan) 壽岩遺址出土的古生物化石;第三展廳主題是最古老的兩(liang) 岸一家印證,主要展示萬(wan) 壽岩遺址古人類打製的各類舊石器。
展覽以點帶麵、以管窺豹,解讀海峽兩(liang) 岸一家的古人類文化,全方位再現遠古先民的生存環境、生活風貌和精神境界。
本次展覽,由廈門大學、福建省文物局、三明市政府主辦,廈大文博管理中心、三元區政府、三明市萬(wan) 壽岩遺址保護中心承辦,展覽持續至2023年4月30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