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隻用一個星期,我就適應了新工作”

發布時間:2022-10-08 16:31:00來源: 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李俊傑

  《 人民日報 》( 2022年10月08日 第 02 版)

  早上7點,提上飯,鎖好門,陳海霞下了樓。出小區左轉,穿過第一個(ge) 十字路口,向前騎行300米,便到了位於(yu)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琥珀街道的百姓緣大藥房翠竹園店。這是她上班的地方。

  推上電閘,打開電腦,衛生還沒來得及弄,店裏就迎來了顧客。陳海霞接過處方,瞅上一眼,徑直走向藥品所在區域。不一會(hui) 兒(er) 工夫,處方上列出的藥品就被整齊擺放在收銀台。

  “事情有些瑣碎,但一天上8小時班,每月工資4000多元,關(guan) 鍵離家近,通勤時間不過5分鍾。”說起現在的工作,陳海霞有道不完的感謝。

  49歲的陳海霞曾在一家室內(nei) 裝修公司做財務會(hui) 計,常在外奔波忙碌,根本顧不上家裏。2019年,她從(cong) 公司離了職。

  “在家歇了兩(liang) 個(ge) 多月,我也尋思著再出門找份活兒(er) 幹幹。”陳海霞回憶,那段時間,她一有空就會(hui) 去瀏覽各個(ge) 招聘平台。心儀(yi) 的崗位不少,但不是離家遠,就是卡在了學曆或年齡上。

  一天,陳海霞留意到小區附近有公司在招聘倉(cang) 庫貨管人員。點進信息細看,任職條件裏並未對學曆、年齡這些作出要求,考慮自身對電腦等操作熟悉,她給這家公司打去電話。“聊得挺投機,公司也覺得我的能力與(yu) 崗位相匹配,可知道我的年齡後,還是拒絕了。”

  找工作屢屢受挫,陳海霞漸漸產(chan) 生放棄再就業(ye) 的念頭。“多虧(kui) 了街道的幫助,不然我可能現在還在家待業(ye) 呢。”原來,2019年4月,在琥珀街道的引導下,陳海霞辦理了失業(ye) 登記。自那以後,街道工作人員經常通過電話或短信關(guan) 心她的就業(ye) 情況,有招聘崗位也會(hui) 第一時間向她推薦。

  2020年初,距離陳海霞登記失業(ye) 已經過去了9個(ge) 月,在確認其仍未就業(ye) 後,琥珀街道主動聯係上陳海霞,讓她來街道做個(ge) 大齡就業(ye) 困難人員認定,之後便能享受公益性崗位的兜底保障。5月,陳海霞被納入琥珀街道大齡就業(ye) 困難對象名單。

  同年,安徽省出台新的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辦法,要求人社部門定期舉(ju) 辦公益性崗位供需對接會(hui) ,為(wei) 用人單位和就業(ye) 困難人員搭建起暢通的對接平台。5月29日,蜀山區首場公益性崗位供需對接會(hui) 在井崗鎮十裏店社區舉(ju) 辦,陳海霞早在幾天前就接到了琥珀街道打來的邀請電話,“陳阿姨,這可是個(ge) 好機會(hui) ,您一定要去看看”。

  對接會(hui) 上,百姓緣大藥房的招聘人員向她發出邀請。“先前沒有接觸過此類工作,起初我還有些猶豫。”陳海霞說,招聘人員一再鼓勵她,又答應盡可能把她安排在離家近的店麵。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她便去上了班。

  “沒想到,隻用一個(ge) 星期,我就適應了新工作,而且上手很快。”如今,陳海霞已晉升為(wei) 百姓緣大藥房翠竹園店的店長,就業(ye) 之路越走越穩當。

  眼下,蜀山區又推出線上智慧就業(ye) 平台。“居民在平台注冊(ce) 登記後,能實時掌握3公裏範圍內(nei) 的就業(ye) 崗位。”蜀山區人社局就業(ye) 促進科副科長孫世洋介紹,今年上半年,借助智慧就業(ye) 平台,蜀山區共征集發布就業(ye) 崗位5萬(wan) 多個(ge) ,幫助2756名轄區居民成功就業(ye) ,其中包含165名就業(ye) 困難人員。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