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十年@每一個奮鬥的你】郭素萍:從“扶貧”到“興農” 論文寫到太行山上

發布時間:2022-10-09 16:2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編者按:

  每一個(ge) 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鬥者。也正是因為(wei) 億(yi) 萬(wan) 奮鬥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ge) 奮鬥的你。讓我們(men) 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中新網石家莊10月9日電 題:郭素萍:從(cong) “扶貧”到“興(xing) 農(nong) ” 論文寫(xie) 到太行山上

  中新網記者 李曉偉(wei)

  “我們(men) 的工作,就是一直堅守在田間地頭,及時發現果農(nong) 生產(chan) 當中麵臨(lin) 的問題,不斷地研究、解決(jue) 問題,讓果品越來越好,讓果農(nong) 受益。”64歲的河北農(nong) 業(ye) 大學林學院研究員郭素萍說。正值秋收時節,全年“基本不在家”的她,正在太行山深處的內(nei) 丘縣崗底村助農(nong) 。

  郭素萍是“太行新愚公”李保國的妻子,也是李保國團隊的核心成員。李保國2016年去世後,已是花甲之年的郭素萍毅然選擇接力前行,繼續完成丈夫未竟的事業(ye) ,轉眼又是6年多。

  一身迷彩服、一雙膠底鞋,成為(wei) 了郭素萍日常的裝束。“上山下地比較方便,又能跟村民打成一片。”她笑言道。

  巍巍太行,綿延八百餘(yu) 裏。這些年來,郭素萍和團隊始終奮戰在山區綜合開發、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第一線。她的腳印遍布河北全省30多個(ge) 縣市,為(wei) 推廣果樹管理技術,平均每年在扶貧一線超過300天。

  新冠肺炎疫情給郭素萍的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她說,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交通,為(wei) 了不耽誤農(nong) 時,她會(hui) 通過電話或網絡視頻幫農(nong) 民解決(jue) 技術問題。但隻要條件允許,她還是堅持到山裏親(qin) 自做技術指導,“我們(men) 沒有拒絕過一個(ge) 農(nong) 民的求助”。

  “這些年來,針對製約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瓶頸問題,我們(men) 突破了蘋果重茬大苗建園早期豐(feng) 產(chan) 、核桃低產(chan) 劣質園改造、紅樹莓高效配套栽培、害蟲智能監測、精深產(chan) 品加工等十餘(yu) 項核心技術,這為(wei) 特色經濟林產(chan) 業(ye) 增收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郭素萍說。

  不僅(jin) 在太行山區,郭素萍團隊的成員先後到河北、河南、山西、新疆、湖北、江蘇等14個(ge) 省區的370餘(yu) 個(ge) 市縣,對果農(nong) 進行“跟進式”技術指導。據郭素萍介紹,團隊成員每年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都在為(wei) 果農(nong) 服務,已經培訓果農(nong) 近7萬(wan) 人次,受益種植麵積超300餘(yu) 萬(wan) 畝(mu) ,較2015年累計新增產(chan) 值29.4億(yi) 元。

  這十年,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麵勝利,農(nong) 業(ye) 現代化建設邁上新台階,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同時,鄉(xiang) 村振興(xing) 開局良好,2021年,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931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農(nong) 民生產(chan) 生活水平上了一個(ge) 大台階。

  郭素萍見證了脫貧攻堅的偉(wei) 大勝利,也親(qin) 身經曆著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進程。她說,太行山不光是山更綠了,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完善了,村民們(men) 的錢包也鼓了,不少村民也住上了新居。她目前所在的崗底村,憑借著128道標準工序種出的富崗蘋果,2021年人均收入超過了4.5萬(wan) 元。

  “更重要的是農(nong) 民的科學管理意識在提升。”郭素萍說,村民們(men) 意識到,農(nong) 業(ye) 也離不開科學技術和科學管理。

  “崗底的蘋果、綠嶺的核桃、前南峪的生態旅遊……這些年來,我們(men) 山區科技支持的所有的點發展都很好。”談到未來,郭素萍說,正致力於(yu) 對這些點進行整體(ti) 規劃,打造新的發展亮點,並將其打造成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典範,起到引領示範作用,不斷助力村民增加收入。

  “身體(ti) 不算太好,但隻要能幹得動,就盡全力為(wei) 農(nong) 民幹點什麽(me) 。”郭素萍說,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論文”會(hui) 繼續在太行山上寫(xie) 下去。(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