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每一個奮鬥的你】京冀異地養老見證者:逐夢未來 與老人的故事再講十年
中新網廊坊10月10日電 (宋敏濤 王洋洋)“我初到燕達養(yang) 護中心時,一期項目即將運營,當時一位入住的老人都沒有,想不到現在三期項目即將建成。”10日,在位於(yu) 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鎮的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yang) 護中心(以下簡稱燕達養(yang) 護中心)三期項目施工現場,李東(dong) 輝和同事們(men) 深入工地現場,根據老人的實際需要,逐一確定每一間樣板間的裝修要點和功能。
李東(dong) 輝是河北承德人,大學畢業(ye) 後成為(wei) 一名北漂。“從(cong) 事過金融投資,做過人力資源管理。”原以為(wei) 會(hui) 紮根北京的他,卻在河北燕郊結婚、定居,如今已近20年。
2010年底,一個(ge) 偶然機會(hui) ,李東(dong) 輝應聘進入燕達養(yang) 護中心。“在北京,養(yang) 老問題尤其受到關(guan) 注,燕郊離北京近,有發展機遇和空間。”李東(dong) 輝借助北京龐大的養(yang) 老需求向外延伸的“新風口”,帶著滿腔熱忱投身養(yang) 老事業(ye) 。
入職之初,李東(dong) 輝的工作並不順利。因燕郊屬於(yu) 河北,京冀兩(liang) 地醫保標準不統一,老人跨省看病報銷難,一河之隔的異地養(yang) 老推進起來有很大難度。“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以後,北京、河北持續開展養(yang) 老方麵的合作,養(yang) 老政策、保障持續‘延伸’和‘通關(guan) ’,我看到了燕郊養(yang) 老事業(ye) 的未來。”李東(dong) 輝堅定地說,京冀兩(liang) 地一定能把異地養(yang) 老遇到的瓶頸逐一打通,這堅定了他留在燕達養(yang) 護中心的決(jue) 心。
伴隨社會(hui) 進步和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北京老人轉變傳(chuan) 統養(yang) 老觀念,開始接受機構養(yang) 老的生活方式,追求高品質的養(yang) 老生活。隨著異地養(yang) 老服務不斷完善,通過對北京及周邊養(yang) 老機構進行考察,從(cong) 2014年開始,很多京籍老人選擇到河北燕郊入住養(yang) 老機構。
李東(dong) 輝介紹說,燕達養(yang) 護中心與(yu) 燕達醫院是燕達國際健康城兩(liang) 大核心板塊,健康城醫養(yang) 結合一體(ti) 化的發展戰略,讓入住老人在健康城內(nei) 的醫院就能看北京專(zhuan) 家的門診,刷一刷自己的醫保卡就能直接醫保結算。最關(guan) 鍵的是,養(yang) 護中心和燕達醫院就在一個(ge) 院內(nei) ,當老人身體(ti) 發生大病、急病時,能第一時間送到燕達醫院進行及時救治,保障老人的健康安全。
“就醫看病不需要兩(liang) 地來回跑,方便極了。”北京老人宋德銘說,2018年,經過一番考察,燕達養(yang) 護中心溫馨舒適的居住環境、優(you) 越的區位交通優(you) 勢和與(yu) 北京互聯互通的係列醫療服務保障政策,最終讓他下定決(jue) 心在這裏“安家”。
走在燕達養(yang) 護中心內(nei) ,李東(dong) 輝收獲了滿滿的自豪感,“我們(men) 參與(yu) 了京冀協同養(yang) 老的一次次擴容,如今這裏吸引了5000多名老人入住,其中九成以上來自北京。”
堅守養(yang) 護中心13年初心不變的李東(dong) 輝見證著京津冀養(yang) 老服務協同發展的“變”。他憶起初到養(yang) 護中心時,老人購藥要坐1個(ge) 多小時公交車到北京購買(mai) ,有病了要回北京看專(zhuan) 家。如今,北京和河北之間醫療人才引進、醫療體(ti) 製等方麵政策有效銜接,京冀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原來北京養(yang) 老助殘卡出了北京就不能使用,現在在河北燕郊和在北京一樣使用了。”李東(dong) 輝說,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逐步深入,北京老人到河北養(yang) 老也越來越便利。
“越融入養(yang) 老事業(ye) 就越熱愛,也因為(wei) 熱愛才更願意堅守。”談及未來的規劃,已經是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yang) 護中心副總經理的李東(dong) 輝表示,他願意繼續紮根養(yang) 老事業(ye) ,抓住時代機遇,在第二故鄉(xiang) 逐夢未來,“我和老人的故事還要再講十年”。(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