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外賣運營師”讓商家更懂消費者

發布時間:2022-10-18 11:0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紮起馬尾,穿上T恤牛仔褲,戴著防曬冰袖,騎上小電驢,成為(wei) 邢紫嫣工作的日常標配。23歲的邢紫嫣是一名“外賣運營師”,每天的工作就是穿梭在廣州CBD的珠江新城,幫商家上線外賣、推廣運營。

  兩(liang) 年前從(cong) 廣州大學畢業(ye) 入職某外賣平台前,邢紫嫣幾乎沒有逛過珠江新城,更不知道這裏聚集了廣州最多的高端餐飲商家。從(cong) 一開始被餐飲老板拒絕,到如今能分析外賣數據,協助商家改善經營狀況,邢紫嫣享受著這種被人需要的依賴感。她說,自己儼(yan) 然從(cong) 一名“吃貨”變成了一名專(zhuan) 業(ye) “吃貨”。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餐飲商家開始接觸和使用數字化工具,紛紛上線了外賣服務。據公開數據顯示,外賣市場規模已突破6500億(yi) 元,以美團外賣為(wei) 例,早在2020年,單日完成訂單量已經突破4000萬(wan) 元。據廣東(dong) 省餐飲行業(ye) 協會(hui) 此前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品質餐廳數字化的進程,目前廣州已有過半五星級酒店以及逾八成老字號上線了外賣。外賣市場走勢良好,越來越多的餐飲商家紛紛跟隨潮流觸網,也推動了餐飲數字化的發展進程,與(yu) 此同時,外賣專(zhuan) 業(ye) 人才的需求也水漲船高,“外賣運營師”應運而生,這個(ge) 一度讓外界頗感神秘的職業(ye) 也逐漸被大眾(zhong) 所認識、了解。

  “其實,還挺難的。”邢紫嫣說,有很多朋友對她的工作有誤解,認為(wei) 她每天逛逛街,吃喝玩樂(le) ,應該挺輕鬆的。但是,邢紫嫣手頭上管理著珠江新城近200家餐飲門店,每天的工作滿滿當當。她分析說,每個(ge) 商圈都不一樣,午餐與(yu) 晚餐的客群也不一樣,這裏麵有好多學問,全部都是靠自己“跑”出來的。

  一開始,邢紫嫣頻吃“閉門羹”,由於(yu) 專(zhuan) 業(ye) 知識不紮實,也沒有人脈關(guan) 係,很多老板不願意跟她聊。“珠江新城跟其他地方最大的不一樣是,很難在餐廳裏碰到老板。”邢紫嫣說,有段時間她幾乎天天在門口守著,就是為(wei) 了“蹲老板”,“CBD的餐飲老板不是拉拉家常就行的,需要用過硬的專(zhuan) 業(ye) 運營知識來說服他們(men) ,告訴他們(men) 外賣是對他們(men) 有幫助的”。

  調整好心態,邢紫嫣把工作重心放在已經入駐的老商家上,通過拜訪、運營推廣,跟老板們(men) 建立起了一定的客群關(guan) 係。在業(ye) 內(nei) 積累了一定口碑後,老商家逐漸開始給邢紫嫣介紹新商家。

  簽下商家,隻是上線外賣的第一步,更大的難題是後續的運營。邢紫嫣說,作為(wei) 外賣運營師,需要緊盯著餐廳外賣出品情況。商家的食材質量是否過關(guan) ,打包嚴(yan) 不嚴(yan) 謹,服務態度怎樣,哪怕一個(ge) 細節不過關(guan) ,也會(hui) 直接影響到商家的訂單。遇到下單轉化率不太高的商家,就需要重新搭建外賣餐單,甚至從(cong) 線下門店裝修,到宣傳(chuan) 推廣,都要幫商家優(you) 化、反饋。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珠江新城有一家商家上線了外賣,當時賣的菜品比較貴,外賣的客群基本上是熟客。邢紫嫣了解情況後,建議商家把招牌菜“小炒黃牛肉”拿出來做單人套餐,主食配米飯、蔬菜,把成本壓下來。商家的外賣月銷售一下子從(cong) 近300單飆升到1200單左右。

  在寫(xie) 字樓內(nei) 的一家西餐廳裏,餐廳負責人翻開線上店鋪的數據讓邢紫嫣支招:“這段時間,我們(men) 在平台上新開了一個(ge) 活動,感覺效果不是很好,是不是哪裏設置錯了?”仔細研究一番後,邢紫嫣給出了建議,“可以嚐試在不同時段,匹配不同的套餐和活動;每周周一的訂單量是最低的,然後一路上漲,說明經曆了周末之後,大家消費心態有一個(ge) 恢複的過程……”

  有商家直言:“外賣的門道太多了,沒有人指引真的無從(cong) 下手。多虧(kui) 了像邢紫嫣這樣的‘外賣運營師’。”看著商家賺錢了,邢紫嫣也很自豪,“我覺得這裏的每一個(ge) 店鋪,其實跟我都是有關(guan) 係的,它們(men) 因為(wei) 我的存在,才會(hui) 變得更好”。

  “外賣運營是一門非常深的學問,也一直在與(yu) 時俱進。”邢紫嫣認為(wei) 做這行需要不停地觀察市場,有沒有新的品類出現,哪一套運營方法是最有效的,“這是一個(ge) 不斷學習(xi) 、迭代的過程,還要總結經驗後,去告訴商家,哪一種方式是最有效的”。

  這兩(liang) 年,邢紫嫣幫助了很多之前壓根沒想過上外賣的中高檔餐廳上了外賣,也幫助過很多完全沒接觸過外賣的餐飲店“從(cong) 零開始”,做到月均過千單。她熟悉珠江新城的每一個(ge) 角落,能準確說出每家餐飲店的上線時間,甚至這些店家的前身。

  有時候,邢紫嫣會(hui) 覺得挺辛苦,特別是冬天或者夏天。但是,她很快用職業(ye) 的吸引力說服了自己,上班時間能在外麵自由“逛街”,還能在路上買(mai) 杯奶茶,和不同的人聊天,這大概就是她最大的收獲和快樂(le) 。

  人們(men) 了解餐飲行業(ye) 的渠道變多了,他們(men) 會(hui) 通過各種平台,主動尋找一些沒有去過的門店,看別人的評價(jia) ,再自己去嚐試。邢紫嫣說,這些平台的工作崗位,都是新的機會(hui) 點。

  如今,點“外賣”成為(wei) 人們(men) 越來越依賴的生活方式,不僅(jin) 體(ti) 現在餐飲行業(ye) ,現實中買(mai) 菜、日用品、甚至母嬰產(chan) 品,隻要能想到的,就沒有送不到的。在外賣數據中,商家總能捕捉消費偏好的細微變化,去及時改善自身的經營策略。

  這幾天,邢紫嫣由於(yu) 腳趾骨折,不能出門工作,但她的電話和手機信息幾乎沒停過。她說,這種狀態一年365天都是如此,壓力比做電商運營大多了,“電商的東(dong) 西隔幾天才送到,外賣是即時配送,也就意味著商家遇到的各種問題都是即時性的,需要快速幫他們(men) 解決(jue) ”。

  “外賣運營師”這一新型職業(ye) 的出現,表明外賣運營逐漸走向專(zhuan) 業(ye) 化,這也向本地生活服務領域釋放了更多就業(ye) 機會(hui) 。招聘平台顯示,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外賣運營”相關(guan) 崗位需求量較大,且多數崗位月薪超過1萬(wan) 元,除了傳(chuan) 統餐飲從(cong) 業(ye) 人員,不少應屆畢業(ye) 生、退役軍(jun) 人、農(nong) 民工、殘障人士等都選擇從(cong) 事“外賣運營師”這一新型職業(ye) 。《2020年中國外賣產(chan) 業(ye) 發展大數據報告》顯示,2015年~2019年,中國餐飲外賣行業(ye) 市場規模呈現快速上升態勢,行業(ye) 年均複合增長率達45.46%。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外賣產(chan) 業(ye) 的發展趨勢形成人才虹吸效應。

  為(wei) 了讓“外賣運營師”這一新職業(ye) 能更體(ti) 係化服務廣大餐飲商戶,2020年5月,美團培訓、美團新餐飲研究院聯合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推出“外賣運營人才培養(yang) 項目”。培訓針對業(ye) 務理解、產(chan) 品研發、平台運營、用戶運營、數據分析共5項核心能力分別開設課程,成功通過課程考核的學員都將獲得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與(yu) 美團聯合頒發的證書(shu) 。這也是行業(ye) 內(nei) 首個(ge) 由政府機構背書(shu) 的外賣運營師項目。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