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我國長護險已覆蓋1.45億人 各地多渠道破解資金和服務難題

發布時間:2022-10-27 16:41: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截至2021年底,我國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已經超過4000萬(wan) 人。為(wei) 了讓更多的失能老人享受有尊嚴(yan) 、有質量的晚年生活,我國試點建立長期護理險製度已經有6年,至今已覆蓋全國49個(ge) 城市、1.45億(yi) 人。

  長期護理保險製度的保障對象是喪(sang) 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也就是“失能老人”。按照國際通行的6項評判指標:吃飯、穿衣、上下床、上廁所、室內(nei) 走動、洗澡,其中一到兩(liang) 項做不了的,定義(yi) 為(wei) 輕度失能,三到四項做不了的定義(yi) 為(wei) 中度失能,五到六項做不了的定義(yi) 為(wei) 重度失能。不同程度的失能參保人員享受不同的長期護理保險待遇。

  從(cong) 2016年開始,我國已有49個(ge) 城市試點建立了長期護理保險製度,從(cong) 參加城鎮職工醫保的人群起步,從(cong) 其繳納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中籌資,並由商業(ye) 保險公司經辦,向長期護理機構購買(mai) 專(zhuan) 業(ye) 的服務。如果選擇居家護理,就會(hui) 有定點護理機構上門提供專(zhuan) 業(ye) 護理服務。成都市溫江區居民王米渠老人,失能評估為(wei) 重度2級,從(cong) 去年9月開始,每月可獲1437元的照護補助,還有專(zhuan) 業(ye) 機構8次上門護理服務,包括按摩、洗澡、洗頭、剪指甲等。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天府街道學府社區居民 陳宇:特別是他們(men) 上門來給我們(men) 做護理,減輕了我很多負擔,而且教會(hui) 了我很多護理的方法和護理的知識。

  長護險的參保人員,還可以在養(yang) 老院享受到費用上的減免。江蘇如皋96歲老人倪華英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生活不能自理,被評定為(wei) 中度失能。入住當地長護險定點護理院,每天75元的床位費,通過照護險補貼40元,老人子女個(ge) 人隻需付35元。她所在的護理院,“帶”險入住的老人已經占到9成左右。

  江蘇南通如皋市申丞護理院院長 劉純:因為(wei) 我們(men) 基本上都是這種失能的老人為(wei) 主的,我們(men) 的服務實際上是醫養(yang) 融合。

  長護險的保費怎麽(me) 繳?各地正在探索多渠道籌資機製。在深圳,長護險的保費以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wei) 基數,按照0.1%的比例逐月收取,其中職工由用人單位和個(ge) 人各按50%比例繳費,退休人員、居民以及其他人員由個(ge) 人繳費,困難人群繳費由財政給予補助。在江蘇南通,長護險的籌資標準,為(wei) 每人每年100元。

  江蘇省南通市醫療保障局二級調研員 顧忠賢:個(ge) 人每年隻需要繳納三十塊錢,我們(men) 醫保基金也補貼了三十塊錢,另外財政補助了四十塊錢。

  為(wei) 了減輕長護險保費對醫保基金支出的壓力,專(zhuan) 家建議,應遵循“財政要支持,個(ge) 人要繳費”的原則,加快建立多元籌資機製,同時,當前我國養(yang) 老護理人才大約有500萬(wan) 人的缺口,加快培養(yang) 專(zhuan) 業(ye) 照護人才也迫在眉睫。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杜鵬:要吸引更多的人才,需要的一個(ge) 是建立穩定的職業(ye) 生涯的一個(ge) 預期。像醫護人員一樣,他可以從(cong) 護士到護師到主任,有一係列晉升的渠道,我們(men) 養(yang) 老機構的護理人員能夠有一個(ge) 清晰的職業(ye) 生涯發展的路徑。第二個(ge) 就是通過政府加大在這個(ge) 方麵的補貼,使得相應的收入待遇能夠吸引到專(zhuan) 業(ye) 的人員加入 。(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