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之年”:全力攻堅確保按期完成

發布時間:2022-11-01 11:1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財經10月31日電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國務院國資委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初,各中央企業(ye) 和各地改革工作台賬完成率均已超過98%。

  隨著三年行動主體(ti) 任務基本完成,中央企業(ye) 各方麵改革正在不斷取得新的成效。

  在江蘇徐州,混合所有製改革一直在積極推進。徐州市國資委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ye) 、提高效率的要求,推進高質量、優(you) 治理的國有企業(ye) 混合所有製改革,截至2022年6月底,市屬監管各級混合所有製子企業(ye) 達到59家,比例達到25.76%。2020年,國內(nei) 工程機械行業(ye) 排頭兵徐工混改取得關(guan) 鍵性重大突破,當年9月下旬,成功簽約戰略投資,成功引入16家新股東(dong) ,募資210.56億(yi) 元,成為(wei) 近年全國裝備製造業(ye) 混改第一大單,同時獲評國務院國資委“雙百企業(ye) ”三項製度改革A級。2022年8月29日,徐工機械吸收合並徐工有限新增股份正式上市,標誌著近年來資本市場最大的一筆裝備製造業(ye) 重組取得圓滿成功。

  作為(wei) 國資委管理央企、世界500強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自2018年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企改革“雙百行動”綜合改革試點企業(ye) 以來,積極推進各項改革措施落地,在完善激勵機製、推進混合所有製改革、解決(jue) 曆史遺留問題等方麵取得諸多進展,綜合性改革取得積極成效。“雙百行動”開展以來,鐵五院加快構建“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以市場為(wei) 導向,產(chan) 學研聯合”的創新發展體(ti) 係步伐,企業(ye) 競爭(zheng) 力不斷增強,創新成果轉化進一步加快。2020年以來,鐵五院完成國家重大專(zhuan) 項“北鬥鐵路行業(ye) 綜合應用示範工程”,相關(guan) 工程研究中心被認定為(wei) 首批十家鐵路行業(ye) 科技創新基地之一,研發的世界首台千噸級架橋機“昆侖(lun) 號”為(wei) 中國高鐵建設再添“大國重器”,成立中國鐵建首個(ge) EOD研究中心,構建生態引領、產(chan) 業(ye) 協同、創新開發、綜合運營和投融資“五位一體(ti) ”的開發新模式。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以來,中國電科堅持全麵深化改革,100%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129項改革舉(ju) 措。深化改革關(guan) 鍵要“活”機製,機製“活”了,企業(ye) 才更有競爭(zheng) 力。瞄準國家戰略需求,中國電科在健全完善市場化經營機製方麵精準發力,抓住“三項製度”改革這個(ge) 牛鼻子,打好精準化激勵、差異化分配、市場化選人用人“組合拳”,充分激勵關(guan) 鍵核心人才,全麵增強企業(ye) 內(nei) 生動力、發展活力。

  中國十七冶集團積極把握入選國企改革“雙百行動”的寶貴契機以及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戰略機遇,聚焦治理機製、用人機製、激勵機製“三大機製”,推行與(yu) 市場化經營相匹配的經理層任期製和契約化管理、工程項目契約化管理、市場化程度單元職業(ye) 經理人管理,切實提升主業(ye)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品牌影響力和持續發展能力,支撐和引領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做大。與(yu) 2018年公司入選“雙百”試點同期相比,2021年市場新簽合同額、營業(ye) 收入、利潤、淨資產(chan) 收益率等主要財務指標分別增長76%、84%、93%、28%以上。

  國有企業(ye) 實力活力持續增強,離不開三年行動的深入推進、體(ti) 製機製的不斷完善。如今,99家國有企業(ye) 進入2022年世界500強,其中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ye) 47家;發電、航運、船舶等行業(ye) 中央企業(ye) 主要效率指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航天、深海、能源、交通等領域湧現一批世界級創新成果……

  國務院國資委表示,下一步,要持續推進專(zhuan) 業(ye) 化整合相關(guan) 工作,努力在培育世界一流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上邁出新步伐。主要任務包括,挖掘央企之間、央地之間跨企業(ye) 、跨層級、跨區域的整合空間,強化整合後的深度融合,提升專(zhuan) 業(ye) 化整合的力度廣度深度;充分發揮原創技術策源地、現代產(chan) 業(ye) 鏈鏈長作用,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更大貢獻;壓減工作要更加精準有力,對現有計劃和清單再梳理、再謀劃,做到法人戶數增長與(yu) 企業(ye) 發展協調同步、總量平衡;抓好清退“兩(liang) 非”(非主業(ye) 、非優(you) 勢)“兩(liang) 資”(低效資產(chan) 、無效資產(chan) )掃尾工作,做好“回頭看”,鞏固成果,對尚未完成的任務要掛牌督戰,確保按期完成。(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