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兒童劇本殺悄然興起 是寓教於樂還是變相學科培訓?

發布時間:2022-11-01 11:29: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0月31日消息(記者任夢岩)如今火爆的“劇本殺”是一種角色扮演遊戲,玩家們(men) 通過劇情推理、搜證梳理線索完成遊戲任務。但就在劇本殺火爆之際,“兒(er) 童劇本殺”也悄然興(xing) 起,與(yu) “成人劇本殺”不同,遊戲內(nei) 容更像是兒(er) 童版簡易故事表演。

  也有一些聲音認為(wei) ,兒(er) 童劇本殺其本質並非娛樂(le) ,而成了一些教培公司“巧立名目”進行課外輔導的幌子。事實究竟如何?家長們(men) 又該如何麵對?

  通過查詢多位商家信息,記者發現,“兒(er) 童劇本殺”麵向的年齡群體(ti) 標準不一,可參與(yu) 的年齡段大致在5歲-14歲之間。一位商家說,他們(men) 家的兒(er) 童劇本殺,以角色扮演為(wei) 主,更適合兒(er) 童,周末預約火爆到已經沒有位置了,劇本殺的內(nei) 容大多為(wei) 奇幻或曆史題材,比如“荊軻刺秦王”“鴻門宴”一類的曆史事件,或者是像“展覽館奇妙夜”這樣的探案+賞析名畫的扮演。

  “跟成人的劇本殺核心是一樣的,推理、換裝等,什麽(me) 都有,它是兒(er) 童版的劇本殺,跟成人版的劇本殺相比,它不包含暴力血腥等元素,比較適合14歲以下的小孩子。我們(men) 家的場次一般提前一天開始約,現在已經沒有位置了。”該商家說。

  一家劇本殺機構的合夥(huo) 人張女士告訴記者,很看好兒(er) 童劇本殺市場前景,他們(men) 目前經營的一般都是麵向成年人的劇本,但現在經常遇到青少年來玩,隻能選一些比較適合他們(men) 的劇本。“之前市場上沒有專(zhuan) 門針對青少年的劇本,如果說有未成年人去,一般我們(men) 會(hui) 選擇一些家國情懷的劇本,或者是講親(qin) 情的劇本提供給他們(men) 玩,兒(er) 童劇本市場近期比較火。”

  張女士說,目前傳(chuan) 統劇本殺市場競爭(zheng) 激烈,有一些同行已經轉行做兒(er) 童劇本殺,也看到不少家長希望讓孩子在遊戲的同時寓教於(yu) 樂(le) 。“在這種情況下,有一些人會(hui) 把像成語故事或者是典故編成一個(ge) 兒(er) 童劇本殺,讓家長帶著孩子來玩,小孩體(ti) 驗了這幾個(ge) 小時之後,他能把這些東(dong) 西記住,既學到了知識,又覺得很開心,因為(wei) 他是玩著把這個(ge) 過程給經曆下去的。不管是成人的還是兒(er) 童劇本殺,在整個(ge) 環節當中,會(hui) 有人帶領去完成每一個(ge) 環節。現在我接觸到的兒(er) 童劇本殺,多數會(hui) 有換裝環節,是從(cong) 一開始就引導小孩沉浸在這個(ge) 環節當中。”

  張女士還提到,其實兒(er) 童劇本殺主要的推廣對象還是家長。“因為(wei) 我們(men) 不是為(wei) 了讓兒(er) 童去接受劇本殺,而是為(wei) 了讓家長去接受劇本殺。因為(wei) 它有點類似於(yu) 托管,孩子在玩劇本殺的過程中,家長不可參與(yu) ,基本上我們(men) 主持人來帶著,比如今天是6個(ge) 小朋友,我們(men) 帶6個(ge) 小朋友進入房間,然後讓小朋友一步一步完成主持人的指令,這樣整個(ge) 過程大概最少也要在三個(ge) 小時。時長對現在的家長們(men) 算是比較友好的。”

  在北京經營兒(er) 童劇本殺的從(cong) 業(ye) 者廖恪表示,他們(men) 從(cong) 去年開始專(zhuan) 門經營兒(er) 童劇本殺,據他們(men) 對顧客的統計發現,來的家長和孩子們(men) 還是希望娛樂(le) 內(nei) 容多一些,反而是一些第三方機構經常聯絡他們(men) ,希望開發成“教育屬性”更多的產(chan) 品。

  “大部分家長把這個(ge) 當成一個(ge) 娛樂(le) ,我們(men) 也是把它當成一個(ge) 娛樂(le) 屬性的,我們(men) 自己定義(yi) 為(wei) 兒(er) 童新娛樂(le) 。但是也有B端用戶通過互聯網了解到我們(men) 這種兒(er) 童劇本殺形式,他們(men) 想要去做加盟的東(dong) 西,第一類是教培機構想要去轉型,第二類是成人劇本殺想要做市場下沉。”廖恪說。

  廖恪告訴記者,他也從(cong) 事教育培訓多年,並沒有想把兒(er) 童劇本殺加入教學內(nei) 容,他們(men) 一直沒有這樣做,他熟知的市場上其他競爭(zheng) 對手也都沒有這樣做,就是因為(wei) 經營者知道,孩子們(men) 選擇來劇本殺館,是為(wei) 了娛樂(le) 而不是為(wei) 了學習(xi) 。如果加入教育培訓內(nei) 容,不但違反有關(guan) “雙減”規定,效果也不會(hui) 好。他說:“家長沒有提出這樣的問題,家長送過來就跟送去迪士尼、送去歡樂(le) 穀、送去環球影城一樣,大家都是去玩的,沒有人去問在歡樂(le) 穀我能不能學點什麽(me) 東(dong) 西,孩子也不傻,知道這是課還是玩,如果是課,他就不願意去上了。”

  文化、娛樂(le) 產(chan) 業(ye) 評論人張書(shu) 樂(le) 告訴記者,所謂“劇本殺”中的“殺”字,更多的是從(cong) 80後、90後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狼人殺、三國殺遊戲中所被人熟悉的特定詞,其形式是設定故事情節、換裝等玩法而形成的一套娛樂(le) 方式,兒(er) 童劇本殺,和成年人的劇本殺相比,其實更像是“兒(er) 童劇場”。“它不會(hui) 在劇本殺裏的‘殺’字上麵去落腳,而是在劇本上,本質上就是一個(ge) 兒(er) 童小劇場。你再要往深處講,真正劇本殺的東(dong) 西,那種玩法,那種邏輯思維的東(dong) 西,真的要去套到兒(er) 童,他們(men) 其實接受不了這樣的邏輯、這樣的推理、這樣的判斷,他們(men) 很難參與(yu) 其中。”

  記者查詢網傳(chuan) 的某劇本殺涉及變相學科培訓的消息,並沒有查詢到權威媒體(ti) 的相關(guan) 報道,也沒有查詢到有相關(guan) 部門對此進行查處的新聞,隻有一些自媒體(ti) 文章和各家培訓機構的辟謠聲明。那麽(me) ,究竟是誰在把劇本殺和學科培訓聯係在一起?張書(shu) 樂(le) 分析,還是個(ge) 別從(cong) 業(ye) 者利用家長害怕自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怕有人違背“雙減”方針偷偷搶跑的焦慮,而故弄玄虛。

  “‘我的孩子要比別人的孩子知道更多’,從(cong) 業(ye) 人員通過製造這種焦慮,讓家長花錢去搶跑。在第二起跑線上搶跑,它是製造一種焦慮,但是這種焦慮其實是不存在的。”張書(shu) 樂(le) 說。(央廣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