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燃”當“先立後破”
經過多輪談判,日前歐盟委員會(hui) 、歐洲議會(hui) 和歐盟成員國達成協議,要求汽車製造商在2035年前全麵禁售傳(chuan) 統內(nei) 燃機車型,實現零排放目標。這一協議的通過,讓此前一直爭(zheng) 論不休的“禁燃論”再次升溫。甚至有人呼籲,我國有關(guan) 部門應盡快出台禁售燃油汽車時間表。
進入電動化時代,有關(guan) 停售燃油車的討論就一直沒有斷過。此前比亞(ya) 迪董事長王傳(chuan) 福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呼籲“禁燃”。今年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hui) 上,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輪值會(hui) 長、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說,“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已經初步具備了停售燃油車的基本條件”,建議國家相關(guan) 部委和產(chan) 業(ye) 、行業(ye) 可以考慮開始研究和明確傳(chuan) 統燃油車的停售期限。最近一次則是在奇瑞科技日上,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在演講中再次提及“禁燃”,被輿論認為(wei) 是對上述呼籲的呼應和聲援。
從(cong) 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變革來看,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是大勢所趨。由於(yu) 我國在全球最早推進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化,贏得了先發效應。客觀上,我國主導了這樣一場波瀾壯闊的全球汽車革命。然而,當前全麵禁售燃油車的時機是否成熟?是否要急於(yu) 出台全國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筆者認為(wei) ,還須多些戰略思維、辯證思維、係統思維和底線思維。
作為(wei) 全球最大汽車生產(chan) 和消費大國,出台“禁燃”時間表是個(ge) 大戰略和大決(jue) 策。在這個(ge) 過程中,國家、產(chan) 業(ye) 、企業(ye) 、市場因素縱橫交織,能源、資源、基礎設施、產(chan) 品乃至消費者心理都需要充分準備。近期發生的碳酸鋰價(jia) 格暴漲、關(guan) 鍵資源供給不足的問題再次提醒我們(men)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牽一發動全身,“禁燃”當“先立後破”,而非“未立先破”。
隨著技術進步和政策法規的倒逼,新能源汽車對燃油車的替代會(hui) 逐步增加,但更多還是要靠市場力量。要看到,汽車取代馬車,智能手機取代傳(chuan) 統手機,數碼相機取代膠卷相機,都不是因為(wei) 任何政府鼓勵前者或者反對後者,而是因為(wei) 前者比後者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考慮到技術進步的漸進性、資源的不平衡性和地域氣候的複雜性,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ei) 都將並駕齊驅。因此,大國即使製定禁售燃油車時間表,也不可能“一刀切”。
現在社會(hui) 上還有一種觀點,以為(wei) “禁燃”就是不要生產(chan) 內(nei) 燃機了。其實,這是誤讀。歐洲禁售的是傳(chuan) 統內(nei) 燃機車型,而非停止生產(chan) 發動機。很多企業(ye) 呼籲的“禁燃”“斷油”,也不是車上不要發動機。今年4月初,比亞(ya) 迪官宣成為(wei) 全球首個(ge) 停產(chan) 傳(chuan) 統燃油汽車的車企,但比亞(ya) 迪的插電混合動力車型依然需要專(zhuan) 用發動機。對此我們(men) 要有一個(ge) 清醒的認識。須知,“禁燃”不等於(yu) 全麵切換純電動汽車,而是采取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等多種技術路線並舉(ju) 的方式,在一定時間內(nei) ,實現平穩過渡。
歐盟出台“禁燃”時間表當然值得肯定,背後也有些無奈之舉(ju) 。但這並不意味我們(men) 就要與(yu) 其完全對標,國情不一樣,在能源轉型、減碳降排、產(chan) 業(ye) 升級等問題上的應對舉(ju) 措也不應相同。特別是對於(yu) 歐美等汽車強國而言,“禁燃”或將使其過去百年構建起的傳(chuan) 統燃油車技術優(you) 勢和壁壘崩塌,全球汽車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格局因此改寫(xie) 。對於(yu) 中國而言,這或許正是汽車產(chan) 業(ye) 換道超車、由大變強的機遇期。這就要求我們(men) ,在麵對“禁燃”問題時要有與(yu) 歐美等發達國家並不完全一樣的思維,才能從(cong) 過去的跟跑實現未來的領跑。 (楊忠陽 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