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壽險市場遠未飽和 推進專業化、數字化發展是當務之急

發布時間:2022-11-10 14:44: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冷翠華

  在11月9日舉(ju) 行的第三屆中國壽險業(ye) 轉型發展峰會(hui) 上,業(ye) 界專(zhuan) 家聚焦當前壽險行業(ye) 麵臨(lin) 的發展難題,探討轉型發展的思路。

  對當前壽險市場的現狀,太平洋壽險總經理兼CEO蔡強表示,盡管數據顯示我國的重疾險保單及保單持有人數巨大,且近兩(liang) 年重疾險保單銷量大幅下滑,但壽險市場遠未飽和,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盡管市場發展空間大,蔡強表示,老辦法很難獲得新市場,壽險業(ye) 必須堅定轉型。“轉型就是轉‘心’。‘心’就是觀念,一定要把觀念轉過來。”在轉型過程中,要有戰略定位和決(jue) 斷。“舊模式下的‘三板斧’:人海戰術、自保件、短期激勵已經行不通,必須進行根本性、蛻變性、全麵性轉型。”

  友邦人壽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曉宇表示,麵對壽險業(ye) 當前的環境,要做到不因短期承壓而喪(sang) 失對長期發展的信心;不因短期承壓而忽視自身的風險管理,尤其不能漠視長期風險。

  中國人壽總裁助理白凱認為(wei) ,針對當前人口老齡化突出的特點,壽險行業(ye) 應圍繞第三支柱養(yang) 老保險、健康險等業(ye) 務領域,積極創新產(chan) 品,重點著力大健康、大養(yang) 老的領域布局;同時,針對新生代、新市民等人群的保險需求,壽險行業(ye) 要加快推進細分市場的開發和經營,提升其保障水平。

  張曉宇表示,堅持保障和長期儲(chu) 蓄,持續開拓新客戶市場和新興(xing) 產(chan) 品,是壽險業(ye) 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險企紛紛推行多渠道業(ye) 務並行的策略,在渠道方麵也必須進行轉型。以銀保業(ye) 務為(wei) 例,銀保不應是貨架式銷售的淺層合作,而要做到險企和銀行進行產(chan) 品共創,隻有如此,壽險行業(ye) 才能走向真正的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壽險業(ye) 麵臨(lin) 著發展挑戰,傳(chuan) 統人力資源密集型的模式效率不斷下降。對此,安聯集團總部亞(ya) 太部執行副總裁、亞(ya) 洲業(ye) 務負責人明悟非認為(wei) ,推進專(zhuan) 業(ye) 化、數字化發展是當前中國壽險公司的當務之急,要兼顧發展速度和質量。

  平安人壽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楊崢表示,在壽險業(ye) 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科技賦能”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wei) 科技賦能金融的重要實踐,數字化是當前行業(ye) 發展進步的一大趨勢。

  楊崢介紹,平安人壽自2019年開始探索數字化轉型,至今已在多個(ge) 方麵取得成效。例如,在產(chan) 品開發管理數字化方麵,通過建立規模龐大的數字化產(chan) 品責任庫,將該公司及同業(ye) 千餘(yu) 款產(chan) 品納入其中,並對產(chan) 品責任進行精細化、結構化拆解,以此更好地把握客戶需求。(證券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