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道·生生不息 馮放作品展”長沙開展
中新網長沙11月13日電 (鄧霞 丁陽亮)作為(wei) 2022第八屆“藝術長沙”的主展之一,“鳥道·生生不息 馮(feng) 放作品展”13日在李自健美術館開幕。
馮(feng) 放,1962年生於(yu) 湖南長沙,現為(wei) 北京電影學院當代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電影美術學會(hui) 副會(hui) 長。
此次展覽匯聚了馮(feng) 放以“候鳥-鶴”為(wei) 主題的全係列藝術作品30餘(yu) 件,涵括了綜合材料繪畫、油畫、水墨、裝置、雕塑、影像等,展現了藝術家在探索這一主題過程中對古與(yu) 今、東(dong) 與(yu) 西、自然與(yu) 人文等一係列問題的哲思。
走進展廳,藝術家為(wei) 此次展覽專(zhuan) 門創作的作品《回風》,以羽化的形態回應著兩(liang) 千年來漢唐文化傳(chuan) 統中對於(yu) 此世與(yu) 彼岸的理想;另一個(ge) 展廳內(nei) 的大型裝置《照見》,形成了一種肅穆神聖的精神場域,高構架內(nei) 的反吊鳥骨雕塑及地麵鏡子表達現實世界“照見”你我。兩(liang) 個(ge) 展廳通道上連接的《候鳥》,以極具衝(chong) 擊力的體(ti) 量和形象隱喻著時間的悲壯和生命的輪回。
據了解,馮(feng) 放對於(yu) 鶴的興(xing) 趣,始於(yu) 舅外公翟翊創作的《龜與(yu) 鶴》,這件作品在童年期的馮(feng) 放心中埋下了對於(yu)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和“鶴”這個(ge) 題材的種子。馬王堆漢墓出土帛畫中對鶴的描繪,則讓他對這一題材所承載的中國人文傳(chuan) 統中的精神特質和哲學思考產(chan) 生了探索的願望,這不僅(jin) 促成了2008年以後一係以鶴為(wei) 題的意象繪畫,更蛻變為(wei) 一係列從(cong) 鶴的視覺形象與(yu) 文化內(nei) 涵展開的跨媒介實驗。
此次展覽是馮(feng) 放首次在家鄉(xiang) 長沙舉(ju) 辦個(ge) 展,將展至2023年1月2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