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文化論壇發倡議推動海絲文化遺產領域合作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記者 應妮)記者17日從(cong) 中國國家文物局獲悉,為(wei) 期兩(liang) 天的“海上絲(si) 綢之路”國際文化論壇11月17日在澳門閉幕,現場發布了《關(guan) 於(yu) 海上絲(si) 綢之路保護與(yu) 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an) 的澳門倡議》。
論壇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公約》50周年為(wei) 背景,以“海上絲(si) 綢之路文化遺產(chan) 保護與(yu) 可持續發展”為(wei) 主題,聚焦海絲(si) 遺產(chan) 的保護科學與(yu) 技術、當代價(jia) 值與(yu) 意義(yi) 、公眾(zhong) 參與(yu) 和社區發展、可持續利用及保護交流與(yu) 合作等議題,對海絲(si) 遺產(chan) 的保護管理工作、學術研究前沿及未來發展方向等進行探討交流。
來自中國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chan) 中心亞(ya) 太處、國際文化財產(chan) 保護與(yu) 修複研究中心,以及新加坡、日本、韓國、印度尼西亞(ya) 、英國和中國相關(guan) 科研機構的專(zhuan) 家學者在論壇上發言,從(cong) 曆史考古研究、價(jia) 值闡釋、景觀保護、社會(hui) 參與(yu) 等多角度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論壇閉幕式上,在廣泛征集海絲(si) 聯盟城市、海內(nei) 外專(zhuan) 家學者、海絲(si) 文化遺產(chan) 海外城市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從(cong) 深化國際合作、夯實學術基礎、推動申遺進程、加強保護能力、充實專(zhuan) 業(ye) 隊伍、提升數字化水平、探索活化利用等七方麵凝聚共識,發布了《關(guan) 於(yu) 海上絲(si) 綢之路保護與(yu) 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an) 的澳門倡議》(簡稱《澳門倡議》),該文件將對國際業(ye) 界共同推進並深化相關(guan) 工作發揮重要指導作用。
《澳門倡議》提出,將海上絲(si) 綢之路申報世界遺產(chan) ,並加以妥善保護、有效管理、活化利用,將極大推動沿線各國家、族群、文化之間的交流互鑒,共同守護屬於(yu) 全人類的海洋相關(guan) 遺產(chan) 。基於(yu) 此,倡議深化國際合作、夯實學術基礎、推動申遺進程、加強保護能力、充實專(zhuan) 業(ye) 隊伍、提升數字化水平、探索活化利用。
《澳門倡議》期待,在共同價(jia) 值框架下,通過形成廣泛的研究與(yu) 保護合力,為(wei) 更多的海上絲(si) 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福祉;以申報世界遺產(chan) 為(wei) 契機,推進麵向全球海洋遺產(chan) 的富有持續活力的學術研究和保護實踐,為(wei) 全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共同譜寫(xie) 新的華章。
此次論壇是國家文物局慶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公約》頒布50周年主場活動,旨在回顧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an) 發展曆程,總結經驗和挑戰,抓住時代機遇,繼往開來,共謀新篇。同時以此為(wei) 契機,促進“海上絲(si) 綢之路”文化遺產(chan) 保護國際交流與(yu) 合作,實現跨國申報世界遺產(chan) 的既定目標。
論壇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社會(hui) 文化司與(yu) 國家文物局主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