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青年成長 過半受訪青年期待國家加強支持創業就業
青年強,則國家強。要實現個(ge) 人更好的發展,青年還有哪些期待?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開展的一項有3210名青年參與(yu) 的調查顯示,要更好地助力青年成長成才,55.2%的受訪青年期待國家在創新創業(ye) 上加強支持,其次是就業(ye) 求職,獲選率為(wei) 54.3%。
00後孫凱目前在重慶理工大學讀大三,之前參加過大學生創新創業(ye) 競賽,並在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ye) 大賽中獲得了國家級銀獎。孫凱覺得這次經曆更像是組建創業(ye) 團隊的初體(ti) 驗,十幾名成員分工合作,有的負責產(chan) 品設計,有的負責財務,有的負責營銷和售後,“這次經曆讓我收獲很大,不僅(jin) 提升了自身的抗壓能力,解決(jue) 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
孫凱希望,未來國家能加大對大學生創新創業(ye) 的支持力度,比如為(wei) 大學生創業(ye) 提供資金補貼,在公司創立之初給予稅收優(you) 惠等。在學校層麵,孫凱希望學校能搭建起大學生創新創業(ye) 的培訓基地或平台,為(wei) 初創團隊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如果能有創業(ye) 成功的學兄學姐回來分享經驗,一定會(hui) 更有幫助”。
95後王樂(le) 是2022年的應屆畢業(ye) 生,目前在成都市某中學任高中教師。從(cong) 自身找工作的經曆來看,王樂(le) 希望學校能夠安排好學生在學習(xi) 和就業(ye) 方麵的培養(yang) 計劃,“由於(yu) 課程安排,不少大學生隻有在臨(lin) 近大四時才有時間實習(xi) ,而這時候的實習(xi) 往往會(hui) 和秋招、春招存在衝(chong) 突,不太容易應付得過來”。她認為(wei) ,學校應該在學生入學之初就做好安排,引導學生在不同時期去實習(xi) ,參與(yu) 社會(hui) 實踐和社會(hui) 服務活動,讓學生能夠盡快適應身份的轉變,為(wei) 走向社會(hui) 提前做好準備。“這兩(liang) 年的就業(ye) 形勢比較嚴(yan) 峻,希望社會(hui) 能為(wei) 年輕人提供更多的機會(hui) ,讓年輕人能更多參與(yu) 到社會(hui) 事務中去,實現人生價(jia) 值”。
更好地助力青年成長成才,在哪些方麵還需要繼續加大支持力度?調查顯示,創新創業(ye) 和就業(ye) 求職排在前兩(liang) 位,獲選率均超過半數,分別為(wei) 55.2%和54.3%。46.6%的受訪青年期待在職業(ye) 培訓上加強支持,44.5%的受訪青年表示是教育升學。
其他還有:社會(hui) 保障(44.0%)、租房住房(42.1%)、老人贍養(yang) (41.2%)、子女養(yang) 育(38.5%)、社會(hui) 參與(yu) (32.7%)、身心健康(30.5%)、婚戀交友(27.4%)等。
24歲的陳正目前正在讀碩士研究生,他更期待國家能在職業(ye) 規劃和就業(ye) 選擇方麵繼續加大對青年的支持,“企業(ye) 單位在招聘時要嚴(yan) 格執行國家政策,不搞就業(ye) 歧視,積極承擔社會(hui) 責任”。陳正覺得,學校應及時及早加強職業(ye) 規劃教育,增加學生校外實踐機會(hui) ,為(wei) 畢業(ye) 生提供更多個(ge) 性化輔導,有針對性地幫扶重點就業(ye) 對象。
陳正感覺,當前社會(hui) 對青年的社會(hui) 參與(yu) 、身心健康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高。“青年的社會(hui) 參與(yu) ,不僅(jin) 需要青年自身積極作為(wei) ,也需要社會(hui) 和學校加強引導、拓寬渠道,多一些容錯機會(hui) 和試錯空間,讓青年能放開手腳,在社會(hui) 上嚐試展現自我,在社會(hui) 實踐中提高本領”。此外,陳正希望,家庭、學校和社會(hui) 能夠加強協同,降低青年尋求支持的成本和顧慮,比如增加體(ti) 育運動設施,開放心理輔導預約,讓青年能真正敞開心扉,保持身心健康。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王誌偉(wei) 實習(xi) 生 張家悅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