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國內32款新冠抗原檢測產品獲批 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產品產銷進度

發布時間:2022-12-05 16:39:00來源: 新京報

  近期,隨著新冠抗原檢測需求有所增加,資本市場中,投資者對於(yu) 相關(guan) 企業(ye) 的關(guan) 注度亦有所升高。

  據了解,目前國內(nei) 獲批的新冠抗原檢測產(chan) 品共32款,涉及14家上市公司。在投資者的密集詢問之下,多家涉及該項業(ye) 務的公司針對自身新冠抗原檢測業(ye) 務的進展發聲。

  今年前三季度,部分上市公司業(ye) 績受到新冠抗原檢測產(chan) 品的銷售增加的促進。也有尚未布局國內(nei) 市場的公司正在加速推進產(chan) 品在國內(nei) 的獲批上市。

  國內(nei) 32款產(chan) 品獲批 涉及14家上市公司

  新京報貝殼財經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檢索發現,目前擁有“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醫療器械注冊(ce) 證的產(chan) 品有32種,包含膠體(ti) 金、乳膠及免疫層析三種方法,據不完全統計,其中涉及之江生物、亞(ya) 輝龍、熱景生物、諾唯讚、麗(li) 珠集團等14家上市公司。

  其中,奧泰生物新冠抗原檢測產(chan) 品在公司營收中的占比較大,其2021年度業(ye) 績說明會(hui) 上,公司管理層曾經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其新冠抗原檢測產(chan) 品營收占比在95%左右,大概出廠價(jia) 在1-2美元左右,視市場和客戶訂單數量多少而定。目前公司新冠抗原產(chan) 品國內(nei) 國外都在陸續接單中。

  截至上半年末,其在研產(chan) 品中仍包括“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唾液一體(ti) 化試劑”和“新型冠狀病毒抗原檢測試劑改進”兩(liang) 項目,目前前者已經完成立項和可行性研究,後者正在進行臨(lin) 床研究和相關(guan) 注冊(ce) 。

  而之江生物、麗(li) 珠集團相關(guan) 產(chan) 品亦於(yu) 今年在國內(nei) 獲批,開始貢獻收入。11月14日,麗(li) 珠集團在接受投資者調研和現場參觀時表示,公司的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乳膠法)已於(yu) 今年四月獲批上市,助力疫情防控的同時,也有望為(wei) 公司發展貢獻新的增量,從(cong) 前三季度看,該抗原檢測試劑盒已有一定銷售收入。

  8月22日晚間,之江生物發布公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原檢測試劑盒(膠體(ti) 金法)獲得國家三類醫療器械注冊(ce) 證。公司在新冠核酸檢測產(chan) 品的基礎上,增加了新冠抗原檢測試劑。11月22日,之江生物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產(chan) 品目前主要銷往專(zhuan) 業(ye) 機構或政府部門,針對國內(nei) 居民需求公司正在籌備線上對於(yu) C端的直接銷售。

  上證e互動平台上,針對投資者谘詢的購買(mai) 渠道,萬(wan) 泰生物表示,公司的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可在京東(dong) 、淘寶、藥店等渠道購買(mai) 。如需大量采購,可直接向公司谘詢。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登錄相關(guan) 網購平台發現,上圖中多個(ge) 獲批產(chan) 品,目前在相關(guan) 公司的官方旗艦店有銷售,售價(jia) 在2.3-3.95元/份不等。

  多家上市公司披露抗原自檢產(chan) 品生產(chan) 、銷售進展

  投資者互動平台上,投資者對涉及新冠抗原檢測業(ye) 務的上市公司較為(wei) 關(guan) 注,與(yu) 相關(guan) 公司互動頻繁。

  12月2日,互動易平台上,麵對投資者針對公司是否具有抗原產(chan) 品、相關(guan) 產(chan) 品銷售情況等問題,美康生物表示,公司國內(nei) 抗原檢測產(chan) 品處於(yu) 臨(lin) 床試驗階段,產(chan) 品的臨(lin) 床時間及審批時間具有不確定性。達威股份則回應稱,公司投資的安徽文生有新冠抗原檢測相關(guan) 產(chan) 品,目前銷售情況良好。

  11月24日,邁得醫療在上證e互動平台上回複投資者稱,公司有新冠抗原試劑盒自動化包裝線,目前尚未形成訂單。12月2日,九州通亦在該平台上對投資者表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初,九州通抗原檢測類產(chan) 品含稅銷售收入為(wei) 11.9億(yi) 元,公司已與(yu) 明德生物、東(dong) 方生物、華大基因、萬(wan) 泰生物、樂(le) 普診斷、熱景生物、華科泰以及奧泰生物等廠家建立了戰略合作關(guan) 係,全渠道銷售抗原檢測產(chan) 品,助力防控工作。

  據了解,目前仍有安旭生物、基蛋生物等公司的新冠抗原檢測產(chan) 品尚未在國內(nei) 獲批上市。相關(guan) 公司正在積極報批,擬布局國內(nei) 市場。11月1日,安旭生物在e互動上對投資者表示,新冠抗原自測產(chan) 品須先獲得國內(nei) 注冊(ce) 證書(shu) 才可銷售,目前公司已向國家藥監局提交注冊(ce) 申請,正在積極推進相關(guan) 工作。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丁爽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