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際中文教育大會暨交流周會議活動收官
中新網北京12月24日電 以“語言為(wei) 媒 特色發展 深化友城合作”為(wei) 主題的首屆友好城市語言文化交流合作論壇22日在線舉(ju) 辦,標誌著從(cong) 12月8日開始的2022年國際中文教育大會(hui) 暨交流周會(hui) 議活動圓滿落幕。
語合中心副主任胡誌平出席論壇並致辭。來自讚比亞(ya) 、意大利、法國、瑞典和中國的有關(guan) 友好城市的市長、官員及相關(guan) 教育文化機構和企業(ye) 代表、專(zhuan) 家等在線參會(hui) 。
胡誌平在致辭中表示,國之交在於(yu) 民相親(qin) 。城市是現代社會(hui) 人們(men) 生活、學習(xi) 和工作最理想的場所,也成為(wei) 各國政治經濟生活中最具活力的單元和對外交往的中心。不同國家的城市之間通過建立友好姊妹城市關(guan) 係,密切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便利市民之間的自由往來,無疑對增進兩(liang) 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好感情極具推動力。語言是人們(men) 相互交流的橋梁,也是彼此溝通的潤滑劑。如有更多的市民能夠掌握對方的語言,就一定會(hui) 使雙方的交流更加順暢、更加深入。友城之間良好的合作平台,為(wei) 相互之間的語言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條件和機會(hui) 。
他介紹了語合中心致力於(yu) 為(wei) 世界各國民眾(zhong) 學習(xi) 中文、了解中國提供優(you) 質服務、搭建合作平台的使命和成功開展的多方麵活動,表示歡迎中外城市積極參與(yu) 語合中心各類國際中文教育品牌項目合作,並願意支持友好城市結合自身特色,設計和推廣“中文+城市特色”項目,不斷助力中外友城交流取得新發展。
在主旨報告環節,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chuan) 播研究中心主任範紅教授作了“語言文化傳(chuan) 播與(yu) 城市品牌形象打造”主旨演講。中文聯盟主席王錦紅介紹了國際中文教育新發展和網絡中文課堂、中文學習(xi) 測試中心等新項目、新成果。
在論壇嘉賓發言環節,多位友城代表分享了開展中文教學的成功範例和正在實施的計劃。讚比亞(ya) 盧薩卡市長奇蘭(lan) 多·奇坦加拉分享了盧薩卡市與(yu) 中國山東(dong) 德州市、江蘇南京市通過語言文化交流加深友好城市互動的經驗。意大利威尼斯前副市長勞拉·芬卡托指出,學習(xi) 語言是了解一個(ge) 國家的最好方法,現在越來越多意大利人開始選擇學習(xi) 中文。她表示,很高興(xing) 看到中文教學促進了威尼斯和蘇州之間開展的友好城市互動,讓兩(liang) 城市民及年輕人有更多直接接觸和交流的機會(hui) 。
上海市虹口區副區長陳帥介紹了虹口北外灘中央核心區建設情況,希望與(yu) 中外各界朋友一起共享北外灘發展機遇,打造“世界會(hui) 客廳”,歡迎語合中心“HSK中文學習(xi) 測試中心”落戶“世界會(hui) 客廳”,為(wei) 在滬各國朋友學習(xi) 中文提供便利。甘肅蘭(lan) 州市委常委、副市長白喜林介紹了金城蘭(lan) 州“新時代西部開放之都”建設的定位,希望通過語言文化合作加強蘭(lan) 州同世界各國、各地區的交流合作。黑龍江哈爾濱市委常委、副市長蔣傳(chuan) 海指出,哈爾濱正在全力打造向北開放之都、冰雪文化之都等“七大都市”,希望在語合中心的支持和指導下,提升哈爾濱城市國際形象、講好中國故事哈爾濱篇章。陝西省安康市委常委、副市長柴麗(li) 表示,安康寓意“萬(wan) 年豐(feng) 樂(le) 、安寧康泰”,希望能通過與(yu) 語合中心的合作,助力安康城市品牌國際化發展。貴州省貴陽市宣傳(chuan) 部常務副部長戴建偉(wei) 圍繞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陽明文化”,就開展“中文+特色城市”項目提出了方案和建議。
在自由交流環節,北京市教育國際交流協會(hui) 會(hui) 長黃侃認為(wei) ,“中文+城市”可以更好地凸顯城市特色,他著重介紹了北京的“雙奧”城市和中軸線文化這兩(liang) 張獨具特色的城市名片。瑞典斯德哥爾摩瑞中交流協會(hui) 會(hui) 長王梅從(cong) 開拓瑞典國際中文教育新格局的角度出發,介紹了斯德哥爾摩中文教學現狀及發展規劃。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提出,國際中文教育應“沉下去”與(yu) 企業(ye) 相結合,與(yu) 城市相結合,提供更貼心的服務。讚比亞(ya) 中國友好協會(hui) 秘書(shu) 長姆泰薩介紹了中讚悠久的友好交往曆史,強調語言學習(xi) 與(yu) 文化交流對促進兩(liang) 國合作的積極作用。
與(yu) 會(hui) 代表認為(wei) ,本屆友好城市語言文化交流合作論壇以全球化為(wei) 背景,以國際中文教育合作為(wei) 載體(ti) ,為(wei) 進一步深化友好城市的夥(huo) 伴關(guan) 係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新的合作渠道和領域。大家希望以此論壇為(wei) 契機,打造與(yu) 中外地方政府長期合作的特色交流新機製,發揮城市特色優(you) 勢,凝聚“中文+”更多資源和力量,為(wei) 國際中文教育高質量發展、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貢獻力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