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醫藥防治的“中國方案”如何助力中國疫情防控?

發布時間:2023-01-04 09:5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月3日電 題:中醫藥防治的“中國方案”如何助力中國疫情防控?

  中新社記者 李純

  日前,中新社記者來到位於(yu) 北京市東(dong) 城區的北京同仁堂中醫醫院,發現醫院新開設了新冠康複門診。該科室以中藥飲片為(wei) 主、中成藥為(wei) 輔,輔以針灸、艾灸等中醫特色診療方式,為(wei) 患者解決(jue) 新冠康複問題。

  在1月3日的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新聞發布會(hui) 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新聞發言人米鋒指出,疫情發生以來,在各級醫療救治實踐中,中國始終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重,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you) 勢,篩選出“三藥三方”等臨(lin) 床有效方藥,對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促進患者早日康複發揮了重要作用。

  全程參與(yu) 、深度融入中國疫情防控,中醫藥防治開出的“藥方”包含哪幾味“藥”?

  一曰“治”。三年來,中醫藥在新冠感染者尤其重症患者的治療中取得了積極成效。

  日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製定《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幹預指引》,對成年人、兒(er) 童及老年人、孕婦等特殊人群分別給出治療方案,指導新冠感染者更好運用中醫藥方法居家治療及康複。

  對患者進行分層幹預是中醫藥發揮的一項重要作用。“當前,流感、感冒、新冠交織在一起。對於(yu) 患者,可以選擇對症使用的中藥,居家進行治療,減輕醫療機構、醫療資源的擠兌(dui) 風險和壓力。”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指出。

  另一項重要作用則是重症救治。及早進行中醫藥幹預治療,可以降低轉重率;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能夠有效阻斷或減緩重症向危重症發展,促進重症轉輕,降低病亡率。

  中藥湯劑、中成藥、針灸、熱敷法……廣東(dong) 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表示,中醫在治療重症過程中,用“組合拳”解決(jue) 四大症狀,與(yu) 現代醫學共同努力,達到留命治病、治病不傷(shang) 正的效果,為(wei) 患者後期康複打下基礎。

  二曰“供”。麵對當前藥品供需矛盾,中藥當如何保障有效供應?

  黃璐琦對此表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積極配合相關(guan) 部門,做好重點中藥的保障供應,配合工信部建立醫療物資生產(chan) 保供的日調度機製,提供相應需求清單,統一調度重點醫療物資保障品種,摸清產(chan) 能產(chan) 量,推動企業(ye) 穩產(chan) 達產(chan) 、擴能增產(chan) 。

  多元化中藥產(chan) 品供給也得到推動。例如,前述中醫藥幹預指引針對不同症狀,推薦了70個(ge) 中成藥,供民眾(zhong) 居家治療使用。

  黃璐琦也提及,指導各地因地製宜製定防治方案、用藥指南和指引,擴大中藥選用範圍。推動支持中醫醫院、基層醫療機構加強院內(nei) 製劑、協定處方的生產(chan) 供應,加強中藥湯劑使用,提供多元化的中藥選擇。

  中藥原料來自人工種植、養(yang) 殖和天然野生,采收有其時限。“疫情發生以來,我們(men) 持續跟蹤全國的中藥材市場,尤其是抗疫中藥材品種的供應和價(jia) 格情況。”黃璐琦也提到,科學研判抗疫中藥材的蘊藏量,加強對種植企業(ye) 和農(nong) 戶的引導,也引導中藥企業(ye) 保持合理庫存,做好原料儲(chu) 備,保證中藥的供應與(yu) 生產(chan) 。

  三曰“養(yang) ”。常言道:三分治,七分養(yang) 。對於(yu) 康複期間的咳嗽、乏力等症狀,中醫藥亦有調節之法。

  近期,張忠德到訪了廣東(dong) 鬱南和廣西陽朔,看到當地用無核黃皮幹、金橘等當地藥材治療新冠病毒感染後的咳嗽症狀,“這就是中醫藥在防病治病和康複過程中很好的辦法”。

  據張忠德介紹,中醫藥對於(yu) 新冠病毒感染康複也有“組合拳”。藥膳、飲食注重補氣、健脾、潤肺、安神。對於(yu) 疲倦、乏力、睡眠不好,則鼓勵運用非藥物方法,如睡前用生薑、艾葉泡腳,打太極拳,練八段錦、五禽戲等。

  味覺、嗅覺下降也是新冠感染康複期可能出現的情況,中醫藥對其成因與(yu) 治療也有獨到見解。

  “中醫認為(wei) 新冠感染主要侵犯手太陰肺和足太陰脾”,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說,肺開竅於(yu) 鼻,脾開竅於(yu) 口,肺、脾功能沒有完全恢複,就會(hui) 遺留嗅覺、味覺障礙。“所以在恢複期治療上,主要針對肺和脾這兩(liang) 個(ge) 髒器進行調理。”

  醫治、用藥、康複,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已得到各方肯定。全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入疫情防控,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重,中醫藥防治的“中國方案”為(wei) 中國防疫提供了新動能,作出突出貢獻。(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