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上海將三點八萬家單位納入排汙許可監管體係 守護天藍水綠

發布時間:2023-01-06 11:07:00來源: 人民日報

  上海將三點八萬(wan) 家單位納入排汙許可監管體(ti) 係

  一證式管理,守護天藍水綠(傾(qing) 聽)

  核心閱讀

  從(cong) 2017年核發第一張國家版排汙許可證,到2020年實現排汙許可管理全覆蓋,5年來上海大力推進排汙許可製改革,實施汙染物排放一證式管理,探索構建以排汙許可製為(wei) 核心的固定汙染源監管體(ti) 係,取得積極成效,為(wei) 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實踐。

  冬至以後,上海人的微信朋友圈裏“曬”起了一波夕陽紅。人們(men) 在下班途中,被絢爛的晚霞打動,紛紛停下腳步舉(ju) 起手機。剛剛過去的2022年12月,上海創下了近年來當月僅(jin) 一天輕度汙染的曆史新紀錄,圓滿完成2022年全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目標。

  數據顯示,2021年,上海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wei) 27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優(you) 良率為(wei) 91.8%,環境空氣質量6項指標連續兩(liang) 年全麵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生態美、環境優(you) ,排汙許可製改革功不可沒。”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環評處副處長徐易偉(wei) 說。

  2017年,《上海市排汙許可證管理實施細則》出台,在全國率先明確將廢水、廢氣、固廢、噪聲等納入綜合許可,推進一證式管理。利用3年多時間,上海摸清了固定汙染源底數,完成了排汙許可管理分級。截至2020年12月底,上海共排摸5.2萬(wan) 家排汙單位,將3.8萬(wan) 家納入排汙許可管理,實現了排汙許可管理全覆蓋。

  2022年,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建立了固定汙染源信息庫,結合排汙許可日常發證登記情況實施動態更新,並與(yu) 執法部門執法對象庫實現了統一。同時,製定了《上海市固定汙染源生態環境監督管理辦法》和相關(guan) 配套文件,結合排汙許可管理類別,對固定汙染源實施分級、分類管理,探索構建以排汙許可製為(wei) 核心的固定汙染源監管體(ti) 係,取得積極進展。

  收嚴(yan) 排汙標準,倒逼企業(ye) 整改

  “以前進行環保管理,要參考各種標準法規,還難免掛一漏萬(wan) 。現在,一本排汙許可證把要求寫(xie) 得一清二楚。”上海華誼塗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康雲(yun) 鵬說。

  華誼的這本排汙許可證,詳細記載了企業(ye) 廢氣、汙水、噪聲、固廢等各類排放限值和自行監測、環境台賬記錄要求,以及主要產(chan) 品、原材料和汙染治理設施等信息。“排汙許可證把原先分散在各項法規中的排汙要求集中起來,為(wei) 企業(ye) 厘清了相關(guan) 的責任和義(yi) 務。”徐易偉(wei) 說。

  排汙許可證不僅(jin) 是“說明書(shu) ”,也是“助力器”。通過收嚴(yan) 汙染排放總量控製要求,上海倒逼企業(ye) 加大汙染治理力度,實現改善環境質量的目標。

  針對冬季大氣擴散條件不佳的情況,上海對320家大氣重點排汙單位提出要求:從(cong) 11月到次年2月,月度排放量要在全年平均值基礎上減排30%。這項冬防管理要求被載入排汙許可證,通過跟蹤評估和監管督促,將年度減排目標落實到位。

  華誼塗料過去采用活性炭處理廢氣,處理效率低、費用高。發證審核期間,金山區生態環境局建議企業(ye) 對末端治理設施進行改造。企業(ye) 投資640萬(wan) 元引進有機廢氣治理裝置,處置效率從(cong) 60%提高到96%。

  “雖然投資不小,但是花得值。”康雲(yun) 鵬說,再也不用擔心排放超標,生產(chan) 調度更加穩定,員工職業(ye) 健康安全也更有保障。

  隨著排汙許可製度的推進,上海逐步淘汰了一批無法滿足排汙許可發證條件或沒有落實按證排汙要求的企業(ye) 。2018年至2021年期間,全市關(guan) 閉停產(chan) 或轉型的排汙單位超過1.2萬(wan) 家,而地區生產(chan) 總值保持逐年穩健增長,有力促進了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升級。

  提升服務意識,優(you) 化審批程序

  上海雄耐建築材料有限公司曾兩(liang) 次申辦排汙許可證被退回。公司總經理許進索性帶著電腦和資料,在區生態環境局“排汙許可專(zhuan) 用工作室”,跟著工作人員逐條填報。“自己動手填一遍,讓我對每個(ge) 環節的排汙要求和主體(ti) 責任有了更深理解。”許進說。

  寶山區生態環境局執法大隊大隊長葉林介紹,轄區內(nei) 排汙企業(ye) 多是中小企業(ye) ,治汙能力有限。開展排汙許可證核發以來,他們(men) 每年都會(hui) 派出工作人員,同第三方技術單位人員一起,到企業(ye) 現場深度核查,發現並指導企業(ye) 整改各類環保問題1000餘(yu) 項。

  在推進排汙許可製改革過程中,環保部門服務意識不斷提升,營商環境持續改善。針對企業(ye) 反映強烈的部分規範標準和自行監測操作難等問題,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對納管企業(ye) 在線監測和雨水口、鍋爐監測頻次要求進行了優(you) 化調整,監測頻次由每月一次調整為(wei) 每季度一次,一年無異常可放寬至半年一次,減輕了企業(ye) 負擔。

  從(cong) 環境影響報告書(shu) 的技術評估到環評審批,再到排汙許可證的核發,常規流程要走4個(ge) 月左右。2020年7月,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出台規定,明確臨(lin) 港新片區的建設單位在辦理環評審批的同時,可同步申領排汙許可證,“兩(liang) 證合一”廣受企業(ye) 歡迎。梅賽德斯—奔馳零部件製造服務有限公司利用新政,僅(jin) 40多天就走完了全部流程。

  去年,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又向國家申請了開展排汙許可製與(yu) 環評製度銜接試點,進一步將“兩(liang) 證合一”政策範圍拓展到閔行、青浦、奉賢以及上海化工區和24個(ge) 重點行業(ye) ,讓更多企業(ye) 享受政策紅利。徐易偉(wei) 說,“兩(liang) 證合一”試點實施以來,全市已有近30家企業(ye) 享受到政策紅利,審批時間較常規流程減少2/3,大大緩解了企業(ye) 投產(chan) 前“取證”的焦慮。

  搭建信息平台,管理有跡可循

  到了企業(ye) 自行監測的時間點,華誼塗料質量環安部專(zhuan) 員楊渝傑來到廢氣排放口,用手機掃描標識牌上的二維碼,相關(guan) 數據信息一目了然。與(yu) 此同時,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執法總隊通過排汙許可證證後管理係統,也收到了企業(ye) 上傳(chuan) 的信息。

  目前,上海總計核發帶有二維碼的標識牌2萬(wan) 餘(yu) 張,通過掃描排放口標識牌二維碼,實現排汙許可證、監測和監管等信息的快速查詢。近年來,上海著力建設“一個(ge) 平台,兩(liang) 個(ge) 翅膀”的固定汙染源監管平台,並於(yu) 去年升級為(wei) 固定汙染源綜合監管信息係統,將信息化前移到排放口,前移到執法、監測現場,借助信息化手段,環境管理效能持續提升。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高級工程師王躍介紹,通過“一個(ge) 平台”——排汙許可證證後管理平台,企業(ye) 排汙和政府監管過程同時呈現在一個(ge) 大屏幕上,清晰有據,大大提高了監管效能。

  “兩(liang) 個(ge) 翅膀”指的是現場監測移動端和移動執法係統。“一個(ge) 平台,兩(liang) 個(ge) 翅膀”聯動,記錄了持證單位的監督管理過程,實現了對持證企業(ye) 監管、監測、監察聯動的閉環管理。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執法總隊六大隊二級主辦李金婷說,過去,企業(ye) 有時會(hui) 對執法規範提出疑問。現在,執法的每個(ge) 環節都在平台上有跡可循,讓監督工作同樣置於(yu) 監督之下。“信息化讓執法行為(wei) 更加精準、科學和依法,提高了監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人民日報 記者 田 泓)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