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奮戰在守護生命健康的第一線——浙大二院全力救治新冠病毒感染者

發布時間:2023-01-08 15:28:00來源: 人民日報

  歲末年初,為(wei) 確保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診需求得到滿足,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全體(ti) 醫護人員不畏艱辛、勇毅堅守,保持堅忍不拔、甘於(yu) 奉獻的精神風貌,始終奮戰在守護生命健康的第一線。

  應收盡收 應治盡治

  浙大二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心血管病專(zhuan) 家王建安表示:“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秉承患者與(yu) 服務對象至上的價(jia) 值觀,我們(men) 確保做到應設盡設、應開盡開、應收盡收、應治盡治,牢牢守住患者生命健康防線。這場疫情是對全院職工的一場考驗,考驗的是醫院搶救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我相信全院職工一定能戰勝困難,不辱使命。”

  連日來,王建安與(yu) 院長王偉(wei) 林及班子成員一起,開啟“白+黑”“5+2”模式,隻要醫療救治工作有需要,就隨時召開線上或線下會(hui) 議,緊急研議救治需求、討論部署工作任務、迅速調整全盤工作。

  針對患者就診情況,醫院多措並舉(ju) ,動態調整救治診療政策,對全院醫護人員統一調度,科室床位統一調配。

  班子成員劃定分管區域,各自帶隊、輪流值班,各黨(dang) 支部、臨(lin) 床、醫技、行政科室幹部職工擰成一股繩、鉚足一股勁,奮戰在患者所需的各個(ge) 崗位。

  醫院致力於(yu) 整合資源,統籌調配,優(you) 化流程:創新打造患者急救鏈,有效打通“急診與(yu) ICU”“急診與(yu) 病房”運行鏈,加速院內(nei) 患者分流和消化;全麵強化重症救治力量,第一時間成立疫情相關(guan) 重症救治討論專(zhuan) 家組;擴容重症病區,新建ICU病房由原重症醫學科室“對口托管”,托管科室全權負責病區建設與(yu) 管理;各院區創新開設專(zhuan) 門病區,促進危重症患者的院內(nei) 高效流轉,緩解全院ICU收治壓力,並在保障患者得到適宜和有效照護的前提下優(you) 化院內(nei) 醫療資源配置。

  在此基礎上,醫院還格外關(guan) 注基層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研判推出協同救治新方法。去年12月23日,浙大二院牽頭,30家緊密型協作醫院共同成立急危重症專(zhuan) 科聯盟,整合醫院重症監護資源,全力做好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疫情重症救治工作。

  有序分流 高效救治

  發熱、呼吸道症狀是新冠的典型表現。如何按患者需求等級對有限的醫療資源進行最優(you) 配置?浙大二院開設了呼吸綜合門診,所有新冠病毒感染相關(guan) 症狀的患者均可在此就診。

  呼吸綜合門診的時間為(wei) 每周一至周日的早8點至晚12點,每日不限號源,統籌安排高年資醫生出診。

  為(wei) 應對患者需求,浙大二院還擴容了發熱門診。“目前發熱門診已完成5倍擴容,並向各科室抽調大量有抗疫經驗的醫護人員前來支援。”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徐峰說道。目前,發熱門診患者人均就診時間縮短至30分鍾之內(nei) 。

  為(wei) 實現有序分流、高效救治,確保生命通道暢通無阻,自去年12月26日起,醫院兩(liang) 院區的行政一、二黨(dang) 總支的黨(dang) 員誌願者們(men) ,每天早7點至晚10點協助急診維持秩序、分流患者。

  醫院還對就診流程和門診布局進行了優(you) 化。“優(you) 先安排65歲以上老年病人就診,並派護士陪診,同時建立了發熱門診轉急診流程和發熱門診預檢評估製度,以保證高風險患者得到及時的轉送和救治。”門診護士長範清秋說。

  針對老年患者和孕產(chan) 婦、兒(er) 童等特殊患者,醫院也提早進行了安排部署。副院長王良靜透露,醫院預備了部分病房給這些患者使用,還對陪同家屬進行培訓,嚴(yan) 格規範用餐等事宜。

  互聯網醫院也起到了分流作用。近3年來的常態化疫情防控,讓浙大二院在互聯網醫院方麵積累了豐(feng) 富經驗,通過綠色通道、綠色專(zhuan) 窗等形式,提供不間斷的線上醫療健康服務。

  統籌調配 實時聯動

  “護士長,給我排班吧!休息了幾天,身體(ti) 已經好很多了,不能耽誤科裏工作!”“我還沒有被感染,哪位同事吃不消,我可以頂上!”

  各個(ge) 科室的工作群裏,這樣的消息一條接一條。在人手緊缺時,自身也拿著“病案號”的醫護人員互相協調、實時補位、隨時頂上,往往是吃顆退燒藥就衝(chong) 往前線,隻為(wei) 最大限度保證人力、盡最大能力保障患者安全。

  麵對疫情迎難而上。抗疫近3年來,浙大二院醫護人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相繼奔赴全國各地抗疫一線。如今,醫院全體(ti) 醫護人員“輕傷(shang) 不下火線”,為(wei) 打贏這場“家門口”的決(jue) 戰全力以赴。

  醫院調配1000餘(yu) 名醫生納入統籌池,成立了呼吸危重症治療、營養(yang) 支持、康複治療、用藥指導、影像支持等5個(ge) 指導小組。還組織開展包括感染患者診療方案、重症救治、藥物介紹、影像診斷、營養(yang) 診治、中醫治療等內(nei) 容的新冠救治培訓,培訓醫務人員4000多人次。

  全院新冠患者分流以來,許多科室在保證既往住院手術患者日常管理的前提下,還集體(ti) 組織了新冠治療的係統學習(xi) ,動態補充診療力量,以保證患者得到標準化、同質化的科學救治。

  麵對實時變化的形勢,醫院打通所有科室護理人力,實行統籌調配。利用護理人力資源預警係統,實時聯動、快速調整,將有限的人力資源用於(yu) 保障最重要的護理工作。

  關(guan) 鍵時刻,隻有團結、擔當、拚搏,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浙大二院全體(ti) 醫護人員團結一致,為(wei) 曙光的破曉、暖春的回歸傾(qing) 盡全力。(人民日報 記者 竇 皓)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