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讓每一件包裹都不“遲到”

發布時間:2023-01-10 14:56:00來源: 光明日報

  【新春走基層】

  臘月清晨的北京,氣溫僅(jin) 有零下5攝氏度,天還未亮,位於(yu) 西城區的某快遞公司營業(ye) 部卻已是一片繁忙景象。

  在堆積滿櫃的包裹中,王毅拿著手中的掃碼機,熟練地挑揀、錄入著上午需要派送的快遞,再整整齊齊地放進快遞三輪車裏。

  28歲的王毅來自河南安陽,已經在北京工作生活了6個(ge) 年頭,今年是他從(cong) 事快遞行業(ye) 的第5年。5年來,不論風吹日曬,隻要身體(ti) 允許,他總會(hui) 在7點整出現在營業(ye) 部,準時開始一天的工作。

  和往常一樣,這天上午,王毅的工作就是將馬連道茶城各商戶的包裹送往每個(ge) 門店。對不熟悉這裏的人來說,身處6.8萬(wan) 平方米的茶城內(nei) 仿佛置身迷宮之中,但對王毅來說,長期的工作已經使他可以熟練地在小門、小路、樓梯中繞來繞去,一路上遇到商管和商戶還熟悉地打著招呼。

  “毅哥還堅守崗位呢!準備啥時候回家過年哩?”路過一家綠茶鋪子時,店員操著標準的河南話問。

  “今年估計不回去了,春節值班有補貼,留在這多掙點錢!”王毅一邊拿著包裹向前走,一邊扭頭對店員說,“我先幹活兒(er) 去了,等閑了再聊!”

  王毅告訴記者,這個(ge) 店員是他老鄉(xiang) ,因為(wei) 他常在茶城派件,所以一來二去大家就熟絡了起來,閑暇時還會(hui) 一起吃飯。“這裏的好多店員和我都是朋友,不管是不是老鄉(xiang) ,大家都是在北京的異鄉(xiang) 人,都有共同語言。”

  上午10點左右,拉貨板車上待派件包裹數量越來越少,王毅手中的快遞巴槍(手持物流終端)響鈴的次數卻越來越多:“叮,您有新的訂單,請盡快取件。”

  “這邊商戶多,寄件業(ye) 務比較多,我習(xi) 慣全派完件後再統一取件,要不然容易手忙腳亂(luan) ,萬(wan) 一弄錯就麻煩了。”王毅拿袖子擦了把汗推著車說,這裏收取的包裹一般以茶葉、茶具為(wei) 主,現在茶城內(nei) 店鋪逐漸恢複營業(ye) ,訂單不斷增加。

  11點半左右,當板車中的包裹再次堆滿,王毅上午的工作也正式收工,看著手機上顯示的9000多步的數字,記者深感快遞員的不易。

  “這都沒什麽(me) ,最難的時期已經挺過去了,接下來會(hui) 越來越好的。”王毅告訴記者,去年12月上旬是最艱難的,因為(wei) 營業(ye) 點超過一半的快遞員都“陽”了,不能工作。在“減員增件”的情況下,為(wei) 數不多在崗的快遞小哥每天處於(yu) “拉滿”的狀態,有時派件到淩晨,一天4萬(wan) 步都是常態。

  “收不到快遞的焦慮我們(men) 很理解,但這種情況快遞員心裏更著急,好在現在大家都重新上崗了,恢複正常的感覺真好!”王毅說,雖然幹快遞員很辛苦,但他覺得很有奔頭,生活忙碌又充實,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

  如今,雖然已近年關(guan) ,但王毅和他全國各地的同行卻比平時更加忙碌。數據顯示,今年的前5天,全國快遞業(ye) 務量日均數據已經達到了3.7億(yi) 件,與(yu) 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6.7%。國家郵政局專(zhuan) 門製定了《郵政快遞業(ye) 2023年春節期間寄遞服務保障工作方案》,快遞企業(ye) 也紛紛推出“春節不打烊”服務,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活需要和溫暖過冬。

  “現在許多包裹裝的都是重要的藥品和防疫物資,這種情況下客戶對時效性的要求就更高,我們(men) 都會(hui) 打起十二分精神,更快地把這些包裹送到客戶手中。”王毅說。

  談起新年的願望,王毅思索了幾秒後說:“新年有新氣象,希望在2023年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工作,讓大家的每一件包裹都不‘遲到’。”

  (光明日報 記者 訾謙)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