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自主品牌駛入百萬級豪車賽道

發布時間:2023-01-10 15:49:00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記者 趙語涵

  自主品牌汽車要賣到百萬(wan) 元?!這個(ge) 在燃油車時代始終難以企及的目標,似乎在新能源賽場有了可能。

  剛剛過去的2022年,成為(wei) 新晉全球新能源汽車年度銷冠的比亞(ya) 迪春風得意。1月5日,這家車企趁勢在深圳召開“敢越星河”仰望品牌暨技術發布會(hui) ,正式發布了全新高端汽車品牌“仰望”及兩(liang) 款百萬(wan) 級別新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比亞(ya) 迪並非唯一瞄準超豪華賽道的自主品牌。廣汽埃安、新造車品牌BeyonCa也表示要競逐新能源百萬(wan) 級豪車市場,已經在40萬(wan) 元以上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所建樹的自主品牌,正集體(ti) 繼續向上衝(chong) 擊。

  “仰望”兩(liang) 款百萬(wan) 級豪車亮相

  在仰望品牌發布會(hui) 上,比亞(ya) 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chuan) 福著重介紹了其核心技術平台“易四方”。

  作為(wei) 國內(nei) 首個(ge) 量產(chan) 的四電機驅動技術,“極致安全”是其主打亮點。王傳(chuan) 福表示,“易四方”技術可以通過感知力更強的電驅係統,以毫秒級的速度獨立調整車輛四輪動態,從(cong) 而更好地控製車身姿態。王傳(chuan) 福舉(ju) 例,在車輛單輪爆胎後,“易四方”能以每秒1000次的頻率精準調整剩餘(yu) 三輪的扭矩,幫助駕駛員將車輛穩定可控地停下來。搭載“易四方”技術的車型,還擁有良好的車身及座艙密閉性,甚至可以憑借四輪獨立矢量控製功能獲得應急浮水脫困能力。

  仰望品牌首次亮相,發布了兩(liang) 款百萬(wan) 級車型。其中,仰望U8是該品牌首款量產(chan) 車型,定位為(wei) 百萬(wan) 級新能源硬派越野,其車長超過5米,車寬超過2米,整體(ti) 設計既硬朗又前沿。仰望U9定位為(wei) 百萬(wan) 級純電動性能超跑,整車搭載“易四方”動力係統,號稱零至百公裏加速僅(jin) 需2秒。

  多家自主車企鍛造豪華品牌

  衝(chong) 擊百萬(wan) 級豪車市場,比亞(ya) 迪並非自主品牌中的孤例。

  去年9月,廣汽埃安就曾發布全新品牌Hyper昊鉑及旗下首款車型HyperSSR,其中,HyperSSR車型預售價(jia) 為(wei) 128.6萬(wan) 元,HyperSSR Ultimate賽道版預售價(jia) 格為(wei) 168.8萬(wan) 元,號稱“中國第一超跑”,預計今年10月正式開始交付。

  這款“第一超跑”的最大亮點是動力係統。根據廠商披露的信息,新車將搭載高性能集成電驅,采用900伏特碳化矽芯片,零至百公裏加速隻需要2.3秒,HyperSSR Ultimate賽道版百公裏加速僅(jin) 需1.9秒。

  在廣汽埃安之後,去年10月,前大眾(zhong) 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蘇偉(wei) 銘創辦的賓裏信息科技,正式發布全新汽車品牌BeyonCa,同樣瞄準豪華智能電動汽車市場。據悉,BeyonCa旗下首款車型GranTurismo Opus 1概念車,將采用純電驅動,外形類似GT跑車,未來量產(chan) 版預計價(jia) 格在100萬(wan) 元左右。其首款車型將對標保時捷Taycan,預計由東(dong) 風公司代工,並計劃在今年春天正式發布。

  品牌向上不可能一蹴而就

  自主品牌向上“仰望”,底氣從(cong) 何而來?

  在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看來,在汽車電氣化、智能化轉型浪潮之下,新能源車市迎來了重新洗牌的機會(hui) 。在燃油車時代領銜豪華市場的德係、美係、日係品牌,目前來看並沒能在新能源市場上延續統治力,豪華燃油車的代表BBA(奔馳、寶馬、奧迪)推出的豪華電動車型市場銷量始終不高,在華年銷量甚至不及比亞(ya) 迪、特斯拉的月銷量。反觀自主品牌,理想、蔚來、高合汽車等造車新勢力不斷將產(chan) 品價(jia) 格上探至40萬(wan) 元、50萬(wan) 元,甚至80萬(wan) 元,並且還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以蔚來為(wei) 例,在去年1至11月國內(nei) 成交均價(jia) 40萬(wan) 元以上的高端純電市場中,蔚來占有率超過70%。

  理想、蔚來等新品牌的成功,讓自主品牌獲得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進一步向上“仰望”的信心。崔東(dong) 樹認為(wei) ,當前百萬(wan) 級新能源汽車還未誕生具有絕對統治力、影響力的品牌,這也給自主品牌帶來了機遇。“比亞(ya) 迪等車企有機會(hui) 彎道超車去搶占這一市場,但必須拿出能與(yu) 百萬(wan) 級別所匹配的技術實力和產(chan) 品。”

  奧緯谘詢董事合夥(huo) 人張君毅也認為(wei) ,當前新能源汽車百萬(wan) 級別領域還相對空白,這意味著所有車企都在接近起跑線的位置,國產(chan) 品牌大可向上嚐試。此外,一個(ge) 現實原因是,目前除特斯拉外,各家新能源車企都麵臨(lin) 著單車毛利率不高的問題,特別是去年以來供應鏈原材料價(jia) 格普遍上漲,進一步擠壓車企生存空間,這也讓不少自主品牌不得不進一步向上突圍。

  不過,想要打造讓車主們(men) 心甘情願一擲千金的品牌,並非堆砌概念、比拚配置那麽(me) 簡單。汽車流通協會(hui) 專(zhuan) 家王萌認為(wei) ,進入50萬(wan) 元以上,乃至百萬(wan) 級別賽道後,考驗車企的將不僅(jin) 僅(jin) 是性能、科技實力,還有品牌光環的塑造能力,如市場推廣、為(wei) 高端用戶提供附加服務,建立和維護高端社群等,都需要腳踏實地、持之以恒的精細化投入。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