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權威訪談·“強信心·抓落實”丨勇當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訪上海市市長龔正

發布時間:2023-01-13 11:07: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上海1月12日電 題:勇當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訪上海市市長龔正

  新華社記者薑微、何欣榮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cong) 現在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對上海做好2023年各項工作提出了高要求。在GDP連續兩(liang) 年突破4萬(wan) 億(yi) 元之後,上海作為(wei) 中國經濟中心城市,將如何拿出新作為(wei) 、開創新局麵? 新華社記者采訪了上海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龔正。

  穩中求進抓好“三個(ge) 著力”

  問: 麵臨(lin) 困難挑戰,2023年上海如何“穩中求進”?

  答: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2023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這是基本方法,也是成功經驗。“穩”是主基調,行穩方能致遠。“進”是大方向,進得好才能穩得住。對上海來說,新的一年關(guan) 鍵是在“三個(ge) 著力”上下更大功夫:

  一是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上海將以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為(wei) 牽引,促進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要素質量和配置效率持續提升。

  二是著力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上海將強化科技自立自強和成果轉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升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培育成勢、未來產(chan) 業(ye) 搶先布局。

  三是著力推進城鄉(xiang) 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上海將全力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ti) 化發展,加快五個(ge) 新城建設、南北轉型發展,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為(wei) 高質量發展持續拓展新空間。

  總之,做好今年經濟工作,上海將更好地破解“兩(liang) 難、三難、多難”問題,努力在多重目標中把握動態平衡、在多重約束中取得最優(you) 突破。通過一係列努力,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在現代化建設中勇立潮頭。

  把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作為(wei) 重中之重

  問:上海一直是國家戰略集中承載地、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地,新的一年如何推動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走深走實?如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好參與(yu) 國際合作與(yu) 競爭(zheng) ?

  答:上海作為(wei) 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連續兩(liang) 年全市生產(chan) 總值突破4萬(wan) 億(yi) 元,躋身全球城市第四位。在新征程上,上海將堅持把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作為(wei) 重中之重,勇當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著重抓好“三個(ge) 加強”:

  一是加強重大改革開放先行先試。今年,上海將推動出台浦東(dong) 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上海自貿區及臨(lin) 港新片區建設行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政策升級版等,著力實施一批含金量高、突破性大的政策舉(ju) 措。

  二是加強重大平台協同建設。聚焦創新型、服務型等“五型經濟”,上海將著力實施全球營運商計劃、大企業(ye) 開放創新中心計劃等,同時打造國際金融資產(chan) 交易平台,建設一批專(zhuan) 業(ye) 貿易平台和國別商品交易中心。

  三是加強重大項目示範帶動。2022年,上海在“潮湧浦江”係列活動中啟動了一批重特大項目,總投資約1.8萬(wan) 億(yi) 元。下一步,上海要聚焦科技產(chan) 業(ye) 、社會(hui) 民生等重點領域,著力推進一批具有全局性、引領性、標誌性意義(yi) 的項目。

  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you) 勢,持續培育國際經貿合作的新增長點,上海將重點抓好“三個(ge) 聚焦”:

  一是聚焦擴大高水平製度型開放。上海將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在綠色低碳、數字經濟、公平競爭(zheng) 等重點領域進行差異化探索,不斷完善新型貿易、離岸金融等新業(ye) 態發展的製度體(ti) 係。

  二是聚焦提高要素跨境流動效率。上海將深化服務業(ye) 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以製造業(ye) 為(wei) 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深化建設外高橋、虹橋國家級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打造聯動長三角、服務全國、輻射亞(ya) 太的進出口商品集散地。

  三是聚焦營造一流對外開放環境。上海將實施好營商環境6.0版方案,進一步完善政企溝通圓桌會(hui) 議機製、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zhuan) 班機製,持續為(wei) 外企提供優(you) 質精準服務。

  樹牢“全過程創新”理念

  問: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新的一年,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有什麽(me) 重點部署?

  答:上海正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必須樹牢“全過程創新”理念,著眼從(cong) 0到1、從(cong) 1到10的創新全過程。

  關(guan) 鍵是加快健全“兩(liang) 項機製”。一項是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製。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創新主體(ti) 合理均衡承擔創新風險,形成科學家敢幹、資本敢投、企業(ye) 敢闖、政府敢支持的創新資源優(you) 化配置方式。另一項是全鏈條加速機製。善於(yu) 把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底層技術和市場前景結合起來,在不同技術領域和不同階段實施有針對性的支持政策。

  持續增強創新這個(ge) 第一動力,根本靠科技,基礎在教育,關(guan) 鍵是人才。上海將加快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ti) ”融合集成,下一步著重抓好三件大事。

  一是構建高質量教育體(ti) 係。加快推進國家“雙一流”和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支持高校開展基礎研究和重大科研攻關(guan) 。二是擴大高水平科技供給。深入實施基礎研究特區、“探索者”等計劃,盡快形成自主可控的可替代技術。三是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強化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設施、世界一流大學等平台人才集聚效應,持續壯大科技創新國家隊、地方隊、民間隊、國際隊。

  產(chan) 業(ye) 是城市重要的核心競爭(zheng) 力。當前,上海工業(ye) 總產(chan) 值邁上了4萬(wan) 億(yi) 元新台階。新的一年,上海還將下氣力提高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現代化水平,著力推進“一個(ge) 突破、兩(liang) 個(ge) 轉型、三個(ge) 強化”。

  “一個(ge) 突破”,就是集中優(you) 勢資源突破一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推動“科技—產(chan) 業(ye) —金融”良性循環。“兩(liang) 個(ge) 轉型”,就是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轉型。“三個(ge) 強化”,一是強化重大項目支撐。二是強化園區載體(ti) 支撐,引導全市53個(ge) 特色產(chan) 業(ye) 園區錯位競爭(zheng) 。三是強化產(chan) 業(ye) 人才支撐。上海將實施海內(nei) 外頂尖人才引育、青年科技人才隊伍鍛造、卓越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振興(xing) 等工程,助推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快升級發展。

  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

  問:新的一年裏,上海如何讓市民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答:上海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次提出地。建設人民城市,新的一年上海將著重做好三方麵工作。

  一是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目前,黃浦江45公裏、蘇州河42公裏岸線已貫通開放,接下來,上海還要推動黃浦江兩(liang) 岸公共空間南拓北延,加快建設環城生態公園帶,努力營造宜業(ye) 、宜居、宜樂(le) 、宜遊的良好環境。

  二是用優(you) 質的供給服務人民。上海將不斷提高教育、醫療、養(yang) 老、托育、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的均衡化、優(you) 質化水平。在去年完成中心城區成片舊改的基礎上,今年將全麵推進“兩(liang) 舊一村”改造,實施12萬(wan) 平方米中心城區零星二級舊裏以下房屋改造、28萬(wan) 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舊住房改造,啟動10個(ge) 以上城中村改造項目。

  三是讓更多發展成果惠及人民。今年上海要新增就業(ye) 崗位55萬(wan) 個(ge) 以上,著力推進體(ti) 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ti) 係建設,穩妥做好民生保障待遇標準調整,讓群眾(zhong) 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