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浙江經濟如何以“拚”達“穩”?政協委員建言“關鍵三招”

發布時間:2023-01-13 11:1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1月12日電(汪恩民 奚金燕)進入2023年,“拚經濟”成為(wei) 各地的關(guan) 鍵詞,也讓中國經濟的“齒輪”加快轉動起來。作為(wei) 沿海經濟大省,浙江怎麽(me) 拚?預期如何穩?

  12日,在浙江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hui) 議民建、工商聯、經濟界聯組談論會(hui) 上,多位浙江省政協委員認為(wei) ,在穩經濟頂風爬坡的關(guan) 口,浙江要堅定不移吃改革飯、打創新牌、走開放路,依靠“關(guan) 鍵三招”應變局、開新局。

  吃好改革飯 優(you) 化營商發展環境

  作為(wei) 民營經濟先發地,浙江是靠吃改革飯起家的。近年來,浙江大力推進營商環境關(guan) 鍵領域改革,嗬護企業(ye) “放心去飛”。

  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營商環境“一號改革工程”,加快打造營商環境最優(you) 省,讓許多來自民營企業(ye) 的政協委員感觸頗深。

  浙江省政協委員、浙江耀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李建濱坦言,過去三年,因受疫情衝(chong) 擊等因素影響,很多企業(ye) 家心存迷茫,希望各級黨(dang) 委政府更加關(guan) 注當前民營企業(ye) 的營商環境、融資渠道及企業(ye) 傳(chuan) 承等問題,通過政策扶持、教育引導等舉(ju) 措,賦能民營企業(ye) 持續穩健發展。

  “做好經濟工作,尤其要做好穩定民營企業(ye) 預期、提振民營企業(ye) 發展信心的工作。”浙江省政協委員、湖州市政府副市長、民建湖州市委會(hui) 主委金凱認為(wei)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應盡快研究製定浙江省民營經濟產(chan) 權保護相關(guan) 條例或實施細則,推進民營企業(ye) 自身合規建設和風險防控,為(wei) 企業(ye) 權益維護和自身發展打好基礎。

  企業(ye) 的成長離不開“陽光雨露”,也離不開“金融活水”,其中科創金融是關(guan) 鍵變量。就在去年,浙江杭州、嘉興(xing) 兩(liang) 地成功獲批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

  浙江省政協委員、之江創投研究院理事長胡敏翔認為(wei) ,浙江要借助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帶來的機遇,加快落實《浙江省促進創業(ye) 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集中優(you) 勢資源,加大對浙江本地頭部民營創投機構的扶持力度,加快本地創新資本聚集效率,發揮頭部效應,實現跨越式發展,帶動行業(ye) 提質增效。

  打好創新牌 激發內(nei) 生發展動力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建設,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釋放出了強烈信號。

  在浙江省政協委員,省僑(qiao) 聯副主席林東(dong) 看來,民營企業(ye) 研究院在科技創新和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然而高端人才的匱乏製約著民營企業(ye) 研究院發展。

  為(wei) 此,林東(dong) 建議,打通民營企業(ye) 研究院人才與(yu) 高校科研院所之間雙向流通的通道,支持民營企業(ye) 研究院與(yu) 國有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同時整合國有產(chan) 業(ye) 基金與(yu) 民投產(chan) 業(ye) 基金,為(wei) 掌握核心技術項目產(chan) 業(ye) 化提供資金和科技支撐。

  創新離不開量大麵廣的中小企業(ye) 。浙江省政協委員、寧波市工商聯副主席,寧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彥認為(wei) ,企業(ye) 要苦練創新內(nei) 功,建立起完善的產(chan) 業(ye) 平台、體(ti) 係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把企業(ye) 做大做強,努力成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同時通過聚“鏈”成帶,帶動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和核心技術攻關(guan) 。

  討論會(hui) 上,多位政協委員還立足各自領域分享所感所知。浙江省政協委員、杭州微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蓉建議,依托智能化、數字化手段,建立統一的醫療健康信息雲(yun) 平台,打通個(ge) 人、基層醫療、醫院的“信息孤島”和“業(ye) 務壁壘”,為(wei) 民眾(zhong) 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加快推進新時代衛生健康事業(ye) 高質量發展。

  來自建築企業(ye) 的浙江省政協委員、湖州市工商聯副主席,浙江大東(dong) 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淑英認為(wei) ,建築領域是實現“雙碳”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加快研究製定相關(guan) 政策,進一步加快實施綠色建造和綠色建築,大力推進建築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科學建立綠色建築科技創新體(ti) 係,深入推動綠色金融改革和綠色建築產(chan) 業(ye) 鏈發展。

  走好開放路 嵌入全球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

  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道提出,“加快建設貿易強省”“建設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體(ti) 係”“千方百計推動外貿平穩增長”等,再一次為(wei) 外貿發展注入“強心劑”。

  浙江是外貿大省,打好開放牌、走好開放路,是富民強省的關(guan) 鍵所在。以中非貿易為(wei) 例,盡管受疫情影響,浙江對非貿易仍連年超300億(yi) 美元,占全國中非貿易總額15%以上。

  然而隨著浙非合作的深入推進,在非浙商中小企業(ye) 居多,拳頭品牌、區域品牌尚未形成,某些領域還存在同質化競爭(zheng) 的短板也愈加凸顯。

  對此,浙江省政協委員、金華市政協副主席、民建金華市委會(hui) 主委楊堅明建議,商務部門出台打造區域產(chan) 業(ye) 品牌出海的係列政策,政企聯合建設產(chan) 業(ye) 共享品牌,如建設“帶你到中國”展示銷售中心,打造非洲“中國品牌館”,降低成本及風險,做大品牌蛋糕,共享品牌收益。

  參加浙江省兩(liang) 會(hui) 前,浙江省政協委員、浙江萬(wan) 豐(feng) 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錦華剛從(cong) 海外考察回來,跑了9個(ge) 城市,“我認為(wei) 很多企業(ye) 突破海外市場,推進國際化建設的最大瓶頸還是在人才。”

  吳錦華建議,通過政府、高校、企業(ye) 三方聯動,推行國際化人才專(zhuan) 項建設,定向招聘、聯合培養(yang) 一批國際化人才,同時通過國際化隊伍建設,可以助力企業(ye) 更好地、更深地嵌入全球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和創新鏈。

  企業(ye) 走出去,文化也要走出去。浙江省政協委員、浙江農(nong) 林大學茶學與(yu) 茶文化學院院長王磊表示,浙江是產(chan) 茶大省,應加快引領茶文化國際傳(chuan) 播能力建設,如打造茶文化品牌、搭建全球茶產(chan) 業(ye) 茶文化的合作與(yu) 交流線上平台,推進茶文化數字化發展、培育新茶飲,推進茶產(chan) 業(ye) 成為(wei) 浙江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