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戒毒所裏各有絕技的“特殊園丁”

發布時間:2023-01-29 11:09:00來源: 法治日報

  □ 本報記者  孫立昊洋

  □ 本報通訊員 朱蕾

  他們(men) 既是戒毒人民警察,又是特殊場所內(nei) 的“特殊園丁”,他們(men) 有兩(liang) 份職責,一份是守護平安,一份是傳(chuan) 道授業(ye) 解惑,融堅冰化冥頑育新生。他們(men) 都“各有絕技”,通過文化、法治、心理健康、戒毒康複教育幫助戒毒人員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法治觀念。他們(men) 是戒毒所裏的民警教師。

  “師者,所以傳(chuan) 道授業(ye) 解惑也”。這是陝西省延安強製隔離戒毒所一大隊兼職幹警教師楊鵬程的從(cong) 師信念。作為(wei) 一名語文老師,他常說“文化是立身之本,戒毒人員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吸毒的原因也多是因為(wei) 文化水平低、對毒品的危害缺乏認知,我的責任就是幫助他們(men) 提高文化水平,提升辨別是非的能力,讓他們(men) 懂得真善美。”

  每周的教育日,楊鵬程都會(hui) 利用延安豐(feng) 富的紅色教育文化資源,聲情並茂地講述紅色故事、革命人物及背後的曆史故事。日常教學中他還根據戒毒人員不同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選取不同難易程度的國學書(shu) 籍,列舉(ju) 大量的史實典故,讓戒毒人員走近國學經典,從(cong) 而達到重樹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規範行為(wei) 養(yang) 成的教育目的。

  陝西省漢中強製隔離戒毒所教育矯正中心的專(zhuan) 職幹警老師馮(feng) 向佐始終堅信,思政教育工作做好了,能夠真正起到鑄魂育人的作用。在成為(wei) 一名警察之前,他當過高中老師,有著豐(feng) 富的教學經驗。在為(wei) 戒毒人員講授思政課的過程中,他努力創新,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了很多文學知識,讓思政教育真正發揮“春風化雨”潤人心的作用。

  馮(feng) 向佐還善於(yu) 抓住重要節日等時間節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讓思政課堂變得“有滋有味”,把思政課講到戒毒人員心坎兒(er) 上。

  國家網絡安全周期間,陝西省新周強製隔離戒毒所一大隊大隊長、幹警教師王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給戒毒人員解讀國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通過以案說法的方式,向戒毒人員宣傳(chuan) 講解國家安全的基本知識、公民在維護國家安全中的權利和義(yi) 務等。

  王博是法律專(zhuan) 業(ye) 出身,還是所裏的公職律師,他充分運用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開設法治講堂,每次開講前他都精心設計教案、編製教學內(nei) 容、選擇典型案例,就為(wei) 了更好地呈現法治課程要點,提升法治教育的實效性,真正讓戒毒人員聽得懂、學得會(hui) 。

  韓超是陝西省眉縣強製隔離戒毒所三大隊幹警教師、兼職心理谘詢師,嚴(yan) 格教育、用心關(guan) 愛,是韓超多年從(cong) 事一線工作摸索出來的一套“實用工作法”。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戒毒人員家屬不能來所探訪,每逢傳(chuan) 統佳節來臨(lin) 之際,部分戒毒人員會(hui) 表現出焦躁不安、思親(qin) 想家等情緒,作為(wei) 大隊心理谘詢師,韓超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各種文娛活動,想方設法營造歡樂(le) 的節日氛圍。

  針對戒毒人員複雜的心理問題,韓超還采用多樣的心理矯治手段幫助化解戒毒人員的“心結”。對於(yu) 性格內(nei) 向、不願溝通的戒毒人員,他會(hui) 通過“沙盤遊戲”解讀他們(men) 內(nei) 心的想法,有針對性地進行個(ge) 別談話和開導教育。經過幾年的工作實踐,韓超表示有信心把戒毒人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讓戒毒人員放下心理包袱,安心戒毒,順利回歸社會(hui) 。

  袁軍(jun) 峰是陝西省虢鎮強製隔離戒毒所康複訓練中心康複訓練師,他認真學習(xi) 運動理論,掌握運動健身器械的實操技巧,提升自身身體(ti) 素質和運動專(zhuan) 業(ye) 理論水平,取得了IBFA專(zhuan) 業(ye) 教練認證,為(wei) 從(cong) 事康複訓練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大隊幹警、兼職教師張保萍,是陝西省女子強製隔離戒毒所有名的“百靈鳥”。她積極發揮自己的音樂(le) 特長,根據女性戒毒人員內(nei) 心敏感、心思細膩的特點,組織開設音樂(le) 戒治特色課程,成立由戒毒人員組成的“心聲合唱團”,向戒毒人員分享音樂(le) 對於(yu) 擁抱美好生活的積極意義(yi) ,借助音樂(le) 的力量,搭建教育矯治新橋梁。

  目前在陝西省戒毒場所的專(zhuan) 兼職幹警教師共計342人,他們(men) 在不斷加強教育矯治課堂化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探索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從(cong) 教育矯正、心理矯治、康複訓練等多方麵幫助戒毒人員養(yang) 成良好行為(wei) 習(xi) 慣、增強戒毒信念。

  法治日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