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魚躍”,口碑碎地
楊月涵
魚躍醫療血氧儀(yi) 價(jia) 格狂飆的故事迎來了最終章。2月1日,國家企業(ye) 信用信息公示係統的消息顯示,因哄抬血氧儀(yi) 價(jia) 格,魚躍醫療被罰款270萬(wan) 元。
生產(chan) 入庫平均成本上漲47%,銷售平均價(jia) 格卻上漲了131.78%,魚躍醫療此前“血氧儀(yi) 產(chan) 品沒有漲價(jia) ,因成本上漲,取消了折扣和優(you) 惠”的說法,被調查後的鐵證光速打臉。當天,魚躍醫療發布公告回應稱,積極配合調查,推進相應整改,杜絕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逐利是企業(ye) 的天性,但逐利本身與(yu) 企業(ye) 倫(lun) 理從(cong) 不是魚與(yu) 熊掌的關(guan) 係。魚躍醫療恰恰提供了一種標誌性的反麵教材——疫情本就屬於(yu) 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擾亂(luan) 醫療衛生用品價(jia) 格,無異於(yu) 戰疫雪上加霜。
處罰書(shu) 明確指出,魚躍醫療在疫情期間推動血氧儀(yi) 市場價(jia) 格過快、過高上漲,“屬於(yu) 情節較重情形,符合從(cong) 重情節”。
對魚躍醫療來說,270萬(wan) 元的罰款可能九牛一毛。有網友為(wei) 魚躍醫療算過一筆賬,每台血氧儀(yi) 哄抬後的價(jia) 格較成本上漲近200元,270萬(wan) 元的罰款不過隻是1.3萬(wan) 台血氧儀(yi) 的利潤。
魚躍醫療也在公告中強調,目前公司各項業(ye) 務正常開展,本次行政處罰不會(hui) 對公司業(ye) 績造成重大影響,未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根據魚躍醫療此前發布的財報,2022年前三季度,魚躍醫療營收達51.16億(yi) 元。
資本市場看財報看數據,同樣看口碑看人心。在血氧儀(yi) 、家用製氧、家用無創呼吸機等市場,魚躍醫療均占據頭部位置,在血氧儀(yi) 領域,此前魚躍醫療的產(chan) 品更是拿下了京東(dong) 超70%的份額。
常理來說,越是知名企業(ye) ,越該珍惜自己的羽毛。血氧儀(yi) 成本不過幾十元,作為(wei) 國內(nei) 醫療器械行業(ye) 的頭部企業(ye) ,魚躍醫療更應該為(wei) 國民健康保駕護航,而不是趁火打劫,大賺特賺,這是典型的短視行為(wei) ,因小失大,得不償(chang) 失。
換種角度想,在疫情的特殊時期下,當全社會(hui) 的目光高度集中在血氧儀(yi) 身上,魚躍醫療但凡能夠拿出一絲(si) “保供穩價(jia) ”的態度,便足以形成一波天然的流量和廣告,何以落得如今一朝被罰,眾(zhong) 人叫好的下場。
不是所有錯誤都能夠用錢買(mai) 單。魚躍醫療這番操作,看似賺了一筆快錢,實則丟(diu) 了人心,砸了招牌。錢沒了能再賺,口碑重建卻並非朝夕之功。
富貴險中求,也在險中丟(diu) ,魚躍醫療不是個(ge) 例。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從(cong) 口罩、退燒藥、抗原試劑等涉疫物資價(jia) 格的瘋漲,到核酸檢測企業(ye) 的亂(luan) 象頻出,始終藏著個(ge) 別人、個(ge) 別企業(ye) 囤積居奇,哄抬物價(jia) 趁火打劫,借“疫”生財最終逃不過恢恢法網。
對監管而言,在這種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罰款是事後處罰的手段之一,更重要的是在發現問題前置處理,需要監管執法部門積極承擔起監管主體(ti) 的責任,加大檢查的力度,嚴(yan) 查加上嚴(yan) 懲,共同掐滅借“疫”生財,大發不義(yi) 之財的苗頭,讓違法者不敢為(wei) 、不能為(we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