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用電結構優化折射經濟向好

發布時間:2023-02-02 11:27:00來源: 經濟日報

  2022年三大產(chan) 業(ye) 用電量均呈增長態勢。其中,第一產(chan) 業(ye) 、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ye) 、城鄉(xiang) 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速亮眼。隨著經濟趨穩向好,新的一年全社會(hui) 用電量將迎來較大增長。

  判斷國民經濟運行狀況,GDP是最常用的指標。對於(yu) 我國這個(ge) 經濟增長與(yu) 能源消費尚未脫鉤的大國,用電量提供了一個(ge) 獨特的觀察視角。從(cong) 國家能源局最新發布的全社會(hui) 用電量數據來看,2022年三大產(chan) 業(ye) 用電量均呈增長態勢,折射出我國經濟穩定恢複、活躍度提升的良好態勢。其中,第一產(chan) 業(ye) 、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ye) 、城鄉(xiang) 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速亮眼,則印證了我國經濟增長的“含金量”不斷提升。

  工業(ye) 是拉動用電增長的主要動力,也是各方關(guan) 注的焦點。從(cong) 整體(ti) 看,2022年第二產(chan) 業(ye) 用電量5.7萬(wan) 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1.2%,表現平平。但從(cong) 內(nei) 部用電結構看,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ye) 用電量同比增長2.8%,高於(yu) 同期製造業(ye) 平均水平1.9個(ge) 百分點。其中,光伏設備及元器件製造、新能源車整車製造行業(ye) 全年用電量同比增長超過70%,醫療儀(yi) 器設備及器械製造、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等行業(ye) 用電量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與(yu) 此同時,四大高載能行業(ye) 全年用電量同比僅(jin) 增長0.3%。新增用電動能從(cong) 高耗能企業(ye) 逐步轉向高端製造業(ye) ,反映出當前我國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強勁的內(nei) 生發展動力。

  城鄉(xiang) 居民是用電增速最快的主要部門。2022年城鄉(xiang) 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增長13.8%,高達兩(liang) 位數的快速增長,表麵上主要是因為(wei) 2022年夏季和冬季氣溫因素的拉動。但“十三五”以來,我國城鄉(xiang) 居民生活用電量年均增速達到了9.1%,高於(yu) 同期全社會(hui) 用電量年均增速3個(ge) 百分點。居民生活用電量的較快增長,是我國城鎮化、電氣化水平持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hui) 發展顯著進步的結果,也順應了多數發達國家的用電趨勢。

  農(nong) 業(ye) 部門已成為(wei) 用電增長的後起之秀。由於(yu) 用電量占比極低,以往第一產(chan) 業(ye) 的用電情況關(guan) 注度不高。2020年以來,第一產(chan) 業(ye) 用電量連續三年保持兩(liang) 位數增長。這主要得益於(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全麵推進下,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生產(chan) 方式轉型升級,並疊加近年來農(nong) 村電網持續改造升級,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電氣化水平持續提升。同時也反映出我國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保持良好運行態勢。未來,隨著農(nong) 業(ye) 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不斷提升、深加工比例加大、植物工廠規模化發展,農(nong) 業(ye) 有望從(cong) “看天吃飯”轉變為(wei) “看電吃飯”。

  電力是經濟的“血液”。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優(you) 化調整,生產(chan) 生活加快恢複正常,2023年電力供需是否會(hui) 出現緊張局麵?電力需求方麵,2023年在政策利好影響下,房地產(chan) 市場逐步修複將推動鋼鐵、水泥、玻璃等用電大戶用電量回升。同時,疫情防控措施的優(you) 化調整,為(wei) 服務消費、線下消費恢複創造良好條件,住宿餐飲業(ye) 、交通運輸業(ye) 、文化旅遊等接觸類行業(ye) 的電力消費也將帶動第三產(chan) 業(ye) 用電量增速明顯恢複。隨著經濟趨穩向好,新的一年全社會(hui) 用電量將迎來較大增長。

  電力供應方麵,降水、風光資源、燃料供應等方麵存在不確定性,同時,煤電企業(ye) 持續虧(kui) 損導致技改檢修投入不足帶來設備風險隱患上升,均增加了電力生產(chan) 供應的不確定性。電力供應和需求多方麵因素交織疊加,給電力供需形勢帶來不確定性。考慮到特殊天氣條件下用電需求急劇變化,2023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ti) 緊平衡,部分區域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是大概率事件。

  保障電力供需平衡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涉及發電、輸電、用電等多個(ge) 環節,需要多措並舉(ju) 保障電力安全穩定供應。在發電端,從(cong) 供應、價(jia) 格兩(liang) 方麵夯實電力燃料保障能力,繼續加大煤炭優(you) 質產(chan) 能釋放力度,提高煤炭長協兌(dui) 現率、確保煤價(jia) 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強發電機組及相關(guan) 電力設備檢修,減少用電高峰期非計劃停運,推動各類電源應並盡並、應發盡發。

  在輸電端,加快推進跨省跨區特高壓輸電工程規劃建設,提升重要通道輸送能力,發揮跨省跨區電網錯峰支援、餘(yu) 缺互濟作用,持續提高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外送規模和新能源消納能力。通過省間現貨市場、應急調度等手段,對電力供需形勢緊張的地區進行緊急支援,減少電力缺口。強化電網骨幹網架,全力提升重大自然災害等極端條件下電力係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平。

  在用電端,充分挖掘電力需求響應潛力,持續強化負荷管理。提前製訂需求響應及有序用電實施方案並提前演練。大力宣傳(chuan) 節能節電知識,引導社會(hui) 持續提高節能節電意識,同時不斷完善價(jia) 格補償(chang) 機製,以市場化方式降低高峰用電負荷需求。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