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下一個“萬億之城”?
中新網北京2月2日電 題:誰是下一個(ge) “萬(wan) 億(yi) 之城”?
中新財經記者 李金磊
對於(yu) 一座城市來說,GDP躋身“萬(wan) 億(yi) 之城”是城市經濟實力的體(ti) 現。
目前,中國有24座“GDP萬(wan) 億(yi) 之城”。2023年,“萬(wan) 億(yi) 俱樂(le) 部”有望繼續擴容,兩(liang) 座城市極有可能晉級“萬(wan) 億(yi) 之城”,它們(men) 是誰?
常州、煙台距離萬(wan) 億(yi) 僅(jin) 一步之遙
雖然2022年GDP“萬(wan) 億(yi) 俱樂(le) 部”沒有擴容,但在2023年,有兩(liang) 座城市有望拿到“萬(wan) 億(yi) 俱樂(le) 部”的門票,分別是江蘇常州、山東(dong) 煙台。
常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GDP邁上9000億(yi) 元新台階,達9550.1億(yi) 元,比上年增長3.5%。
煙台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GDP為(wei) 9515.86億(yi) 元,同比增長5.1%。
常州、煙台2022年GDP均超過9500億(yi) 元,距離萬(wan) 億(yi) 大關(guan) 隻有一步之遙。新的一年,這兩(liang) 座城市也是鉚足了勁,向“GDP萬(wan) 億(yi) 之城”全力衝(chong) 刺。
常州市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是衝(chong) 刺“GDP萬(wan) 億(yi) 之城”的決(jue) 勝之年。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常州經濟總量和規模即將完成曆史性的一躍,站上新的更高台階和起點。2023年GDP預期增長目標為(wei) 5.5%。
站在萬(wan) 億(yi) 門檻前的常州,決(jue) 心把打造新能源之都作為(wei) 能級躍升、破圈突圍的落筆點。數據顯示,2022年常州新能源領域產(chan) 值突破5000億(yi) 元,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光伏三大產(chan) 業(ye) 同比增長96.5%、對全市規上工業(ye) 產(chan) 值增長貢獻率達102.2%。
1月28日,兔年首個(ge) 工作日,常州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能源之都建設推進大會(hui) ,常州市委書(shu) 記陳金虎表示,今年常州將滿懷豪情邁進GDP萬(wan) 億(yi) 之城。新能源產(chan) 業(ye) 是我們(men) 鍛造發展優(you) 勢的“製勝之道”和“獨門絕技”。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江蘇已經有蘇州、南京、無錫、南通4座“GDP萬(wan) 億(yi) 之城”,如果今年常州GDP突破萬(wan) 億(yi) ,江蘇將擁有5座“GDP萬(wan) 億(yi) 之城”,成為(wei) 擁有萬(wan) 億(yi) GDP城市最多的省份。
而煙台在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預期目標:2023年GDP增長5.5%以上,爭(zheng) 取突破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
對於(yu) 煙台來說,今年是實現GDP過萬(wan) 億(yi) 元目標的衝(chong) 刺之年。煙台要求,推動各項工作在全省“保三爭(zheng) 二奔第一”,昂首奮進萬(wan) 億(yi) 級城市行列,打造山東(dong) 發展重要增長極。
抓項目建設、抓招商引資、抓工業(ye) 生產(chan) 、抓擴大消費,作為(wei) 山東(dong) 經濟大市、工業(ye) 大市的煙台,擺出了“起步就是衝(chong) 刺、開局就是決(jue) 戰”的姿態。
1月28日,煙台發改委印發2023年市級重點項目名單,市級重點項目總量537個(ge) 、總投資2.2萬(wan) 億(yi) 、年度計劃投資2625億(yi) 元。
目前,山東(dong) 已有濟南和青島兩(liang) 個(ge) 萬(wan) 億(yi) GDP城市,煙台有望成為(wei) 第三個(ge) ,這對於(yu) 中國第三經濟大省山東(dong) 來說意義(yi) 重大。
“萬(wan) 億(yi) 之城”還有哪些“後備軍(jun) ”?
從(cong) 2022年GDP數據來看,唐山、徐州、大連、溫州等城市GDP處於(yu) 8000億(yi) 元的陣營,今年衝(chong) 擊“萬(wan) 億(yi) 之城”有一定難度,屬於(yu) “第二梯隊”。
其中,唐山2022年GDP為(wei) 8900.7億(yi) 元,同比增長4.7%。徐州2022年GDP為(wei) 8457.84億(yi) 元,同比增長3.2%。大連2022年GDP為(wei) 8430.9億(yi) 元,同比增長4.0%。溫州2022年GDP達8029.8億(yi) 元,首次突破8000億(yi) 元大關(guan) ,同比增長3.7%。
“萬(wan) 億(yi) 之城”前五位次有變化
目前的24座“GDP萬(wan) 億(yi) 之城”分別為(wei) 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天津、蘇州、武漢、成都、杭州、南京、青島、無錫、長沙、寧波、鄭州、佛山、福州、泉州、南通、合肥、西安、濟南、東(dong) 莞。
其中,18座位於(yu) 南方,6座位於(yu) 北方。
從(cong) 時間順序來看,2006年上海GDP率先超過萬(wan) 億(yi) 元,2008年北京GDP破萬(wan) 億(yi) 元,2010年廣州GDP破萬(wan) 億(yi) 元,2011年深圳、天津、蘇州、重慶4個(ge) 城市GDP突破萬(wan) 億(yi) 元,2014年武漢、成都GDP超過萬(wan) 億(yi) 元,2015年杭州GDP超過萬(wan) 億(yi) 元,2016年南京和青島GDP突破1萬(wan) 億(yi) 元,2017年無錫、長沙GDP破萬(wan) 億(yi) 元,2018年寧波、鄭州GDP突破萬(wan) 億(yi) 元,2019年佛山GDP總量突破萬(wan) 億(yi) 元,2020年福州、泉州、南通、合肥、西安、濟南GDP突破萬(wan) 億(yi) 元,2021年東(dong) 莞GDP突破萬(wan) 億(yi) 元。
隨著2022年GDP數據的公布,“GDP萬(wan) 億(yi) 之城”前五位次迎來變化。
其中,上海2022年GDP為(wei) 44652.8億(yi) 元,北京為(wei) 41610.9億(yi) 元,深圳為(wei) 32387.68億(yi) 元,重慶為(wei) 29129.03億(yi) 元,廣州為(wei) 28839億(yi) 元。重慶GDP超過廣州,躋身GDP“第四城”。
在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重慶提出2023年GDP預期增長目標為(wei) “6%以上、爭(zheng) 取實現更好的結果”。
將2023年GDP預期增長目標設定為(wei) “6%以上”的廣州,近日在高質量發展大會(hui) 上提出,以全年固定資產(chan) 投資、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進出口總額“三個(ge) 一萬(wan) 億(yi) ”支撐全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突破3萬(wan) 億(yi) 元、增長6%以上。(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