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餑餑“醒獅兔”走紅癸卯年 煙台95後女孩雲端傳非遺
(新春走基層)花餑餑“醒獅兔”走紅癸卯年 煙台95後女孩雲(yun) 端傳(chuan) 非遺
中新網煙台2月2日電 題:花餑餑“醒獅兔”走紅癸卯年 煙台95後女孩雲(yun) 端傳(chuan) 非遺
作者 王嬌妮 孫睿姣
和麵、揉麵、壓麵、造型……在山東(dong) 煙台95後女孩臧釵瑗的一雙巧手下,麵團仿佛經曆了“七十二變”,一會(hui) 兒(er) 成了笑眯眯的小白兔,一會(hui) 兒(er) 成了威風的紅色醒獅,兩(liang) 部分巧“合體(ti) ”後,一隻可愛的“醒獅兔”就誕生了。
“花餑餑是膠東(dong) 地區常用的麵點,每年春節前幾天,家家戶戶都會(hui) 準備花餑餑,寓意生活‘蒸蒸日上’。今年是兔年,我們(men) 製作的‘醒獅兔’花餑餑頗受市場歡迎。”臧釵瑗稱。
膠東(dong) 花餑餑習(xi) 俗曆史悠久,被廣泛用於(yu) 走親(qin) 訪友、生日祝壽、婚慶喬(qiao) 遷等場合,入選山東(dong) 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
懷著想把花餑餑“做好做新做潮”的念頭,兩(liang) 年前,臧釵瑗開啟了創業(ye) 之路。從(cong) 無人支持到全網點讚,從(cong) 租用車庫當店麵到建起五百平方米的工廠,借助互聯網,臧釵瑗的事業(ye) 越來越火,並將花餑餑這項非遺手藝傳(chuan) 播到各地。
“食物一定要安全健康。”臧釵瑗告訴記者,過去人們(men) 做花餑餑,受條件限製,常用色素染色,皮是不能吃的,因此她對“染料”做了改良。
“綠色取自菠菜,紅色取自紅曲米,黃色取自南瓜。”臧釵瑗稱,她的每個(ge) 花餑餑都是純手工製作,原料隻有麵粉、雞蛋、牛奶、白砂糖、酵母等,沒有任何添加劑。
臧釵瑗做的花餑餑不僅(jin) 鬆軟、香甜,而且還好看。在工作室中,她現場製作了一隻憨態可掬的“醒獅兔”,胖嘟嘟的兔臉上嵌著一雙笑眼,頭上還戴著威風的醒獅帽,讓人愛不釋手。
憑借吸睛的外貌和香甜的口感,臧釵瑗的花餑餑漸漸被關(guan) 注,訂單從(cong) 小縣城走向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同時,她還開發出婚慶、喬(qiao) 遷、抓周、過壽等係列,以及十二生肖、花束、聚寶盆、福袋、葫蘆等單品造型的花餑餑。
2022年下半年,臧釵瑗將製作花餑餑的短視頻上傳(chuan) 至網絡。“很多年輕人通過短視頻了解到我,都來找我學習(xi) ,給花餑餑的製作帶來了許多新創意。”臧釵瑗稱,通過短視頻平台,老手藝有了新的生機與(yu) 活力,不少學員學會(hui) 後,回去自己做花餑餑,再通過電商、自媒體(ti) 等途徑銷售,每個(ge) 月也有可觀的收入。
“一開始大家覺得年輕人做花餑餑不適合,沒有出路。”臧釵瑗卻認為(wei) ,傳(chuan) 承老手藝最需要年輕人,隻有讓年輕人把傳(chuan) 統手藝“揉”在手中,才是真正的傳(chuan) 承。(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