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漁燈影裏話豐年
正月十四入夜,71歲的漁民夏廣義(yi) 將自己製作的漁燈放入海中。從(cong) 岸邊眺望,數百盞燈火隨著海浪漂流,與(yu) 周圍漁船上喜慶的紅燈籠相映成趣。
“在胡蘿卜上摳個(ge) 窩,裝上蠟,漁燈就製作好了。”夏廣義(yi) 製作漁燈依然遵循著老傳(chuan) 統。他17歲就出海打漁,在海上經曆過無數風風雨雨。“祭海、放燈、慶祝漁燈節是傳(chuan) 統,蘊含著我們(men) 漁民新的一年一帆風順、漁獲滿倉(cang) 的美好希望。”
夏廣義(yi) 所在的山東(dong) 煙台黃渤海新區大季家街道蘆洋村,是北方沿海地區典型的漁村,漁燈節是當地特有的傳(chuan) 統民俗節日。
在蘆洋村中心大街上,漁燈節祈福巡遊開始。全村老少一起來到海邊,敲起歡慶鑼鼓,舞起漁家秧歌。記者發現,除了傳(chuan) 統的放燈、祭海等儀(yi) 式和秧歌、舞龍等活動外,今年蘆洋村還迎來了許多來自四麵八方的客人,大家載歌載舞,共同表演漁家號子、水鬥等精彩節目。
記者了解到,蘆洋村目前有村民4000多人,約一半人還是漁民,從(cong) 事捕撈、養(yang) 殖、海產(chan) 品加工等工作。目前,村裏建起了海產(chan) 品養(yang) 殖加工合作社,集體(ti) 年收入近200萬(wan) 元。
大季家街道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蕫冬說,新的一年,他們(men) 將挖掘當地的文化資源,導入節慶活動、海鮮美食、特色漁市、深海垂釣等文旅業(ye) 態,打造漁港風情體(ti) 驗區。“未來這片海域會(hui) 越來越美,越來越有‘文化味’。”董冬說。(記者張武嶽 新華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