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山地城市公園怎麽建?專家市民出謀劃策點亮“百園之城”

發布時間:2023-02-08 09:2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2月7日電 (記者 劉賢)首屆山地城市公園專(zhuan) 家市民論壇7日在重慶兩(liang) 江新區舉(ju) 行,探討如何建設人與(yu) 人、人與(yu) 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li) 家園。

  重慶依山而建,又稱“山城”,城市風貌獨具一格。作為(wei) 中國內(nei) 陸首個(ge) 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重慶兩(liang) 江新區目前已建成132個(ge) 公園,綠地率34.32%、綠化覆蓋率50.47%、人均公園綠地麵積達17.12平方米,有“百園之城”的美譽。

  這些公園還有鮮明特色。例如,金海灣濱江公園範圍內(nei) 有17公裏嘉陵江岸線,濱江風光令人流連忘返;禮仁公園利用最大高差達50米的“坡坎崖”山地,打造“掛毯”式的邊坡植物景觀。

  此次論壇上,來自重慶市風景園林規劃研究院、同濟大學重慶研究院等高校及研究機構的6名專(zhuan) 家和3名市民代表共聚一堂,為(wei) 公園文化鑄魂、品位提升出謀劃策。

  英國皇家特許注冊(ce) 建築師李向北建議,要從(cong) 係統性角度建構“百園之城”,從(cong) 百園的打造呈現未來城市的係統性建構,從(cong) 而彰顯重慶在全球城市中獨一無二的特征。同時,公共藝術更能激發城市的活力,建議在良好的公園本體(ti) 基礎上,充分發揮公共藝術作用,點亮“百園之城”。

  西南大學景觀設計學教授李良表示,公園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ti) 之一,地方文化的強勢再現是市民的願望,也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的有效路徑之一,建議基於(yu) 地方文化進行創造性表達。

  市民代表丁運時建議,可以充分發揮嘉陵江沿岸自然生態與(yu) 曆史人文的優(you) 勢,打造超大型的環境優(you) 美、風情濃鬱、特色鮮明、人文深遠的開放性的文化旅遊景觀,給市民和遊客提供一個(ge) 優(you) 良的、涵蓋了水上、江岸、石灘、崖壁、溝穀、草灘、綠穀、溪流等的遊覽、嬉戲、休閑、娛樂(le) 的場所,同時借鑒杭州西湖的成功經驗,無須門票,不築圍牆,促進文化、旅遊、餐飲、零售等行業(ye) 的發展。(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