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4台“中國造”量子計算機亮相合肥 讓未來機器更“聰明”

發布時間:2023-02-13 11:1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合肥2月12日電 (儲(chu) 瑋瑋 張俊)“量子計算機可為(wei) 人工智能行業(ye) 提供更強的算力工具,讓未來機器算得更快,變得更‘聰明’。”談及近日火爆全球的ChatGPT,中國計算機學會(hui) (CCF)量子計算專(zhuan) 業(ye) 組副主任、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源量子”)總經理張輝博士如是說。

  12日,本源量子的4台“中國造”量子計算機亮相安徽合肥,並首次向中國公民免費開放參觀,來自中國各地的幾十位觀眾(zhong) 零距離了解現實版《流浪地球2》中的量子計算機MOSS的雛形。

  張輝博士介紹說,人工智能行業(ye) 數據量的增長大概每3個(ge) 月就會(hui) 提升一倍。傳(chuan) 統計算機每18至24個(ge) 月才能提升一倍算力,難以支撐該行業(ye) 對算力的渴求。量子計算機海量數據並行運算的優(you) 勢,可以助力人工智能、金融等行業(ye) 發展。

  量子計算機是基於(yu) 量子力學的原理編譯,它能模擬分子、原子、電子微觀體(ti) 係下粒子的運動規律,這一優(you) 勢可應用於(yu) 新材料的研製。“如果沒有很好的計算工具去模擬藥物合成過程,一個(ge) 新藥的研發大概要20年至30年,未來,在量子計算機的幫助下,過程將縮短為(wei) 幾周。”張輝說。

  本科學習(xi) 量子化學專(zhuan) 業(ye) 的嚴(yan) 敘專(zhuan) 門從(cong) 浙江趕來。“親(qin) 眼所見,很受震撼。”他說,最直觀的感受是量子計算機體(ti) 積在變小,這次參觀也讓他對未來的學習(xi) 方向更加清晰。

  本源量子首席科學家郭國平教授表示,培育和增強公眾(zhong) 對量子科技的興(xing) 趣感,可為(wei) 中國未來發現和聚集更多科技人才,為(wei) 國際量子科技發展儲(chu) 備更多中國方案。

  當前,量子科技發展主要有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測量三個(ge) 方向。合肥作為(wei) 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是中國較早布局量子科技研發及產(chan) 業(ye) 化的城市,已集聚了一批量子科技企業(ye) 與(yu) 科技人才。(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