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學社上海製造論壇舉行 助推新賽道產業創新發展
中新網上海2月16日電(記者 範宇斌)由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員會(hui) (以下簡稱“九三學社上海市委會(hui) ”)與(yu) 中共上海市閔行區委員會(hui) 共同主辦的閔行未來新賽道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論壇暨第三屆九三學社上海製造論壇15日在上海市閔行區舉(ju) 行。會(hui) 上,上海全市首個(ge) “九三學社上海市委會(hui) 專(zhuan) 家工作站”揭牌。
本次論壇圍繞上海正在大力發展的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等新賽道和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五大未來產(chan) 業(ye) 集群,深入分析未來新賽道產(chan) 業(ye) 帶給上海的挑戰和機遇,提出閔行區未來新賽道產(chan) 業(ye) 發展的相關(guan) 建議,積極為(wei) 閔行區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作為(wei) 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wei) 主的參政黨(dang) ,九三學社上海市委會(hui) 以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為(wei) 己任。
“目前,上海正在大力發展四大新賽道,加速布局五大未來產(chan) 業(ye)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上海市委會(hui) 主委、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鋒表示,閔行作為(wei) 上海的老工業(ye) 基地,鍛造了上海製造業(ye) 的深厚底蘊。近年來,閔行區始終以落實國家戰略為(wei) 牽引,在鞏固原有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的基礎上,堅持提升“製造業(ye) 立區”水平,構建“4+4”產(chan) 業(ye) 體(ti) 係,奮力打造製造新優(you) 勢,推進區域經濟發展走在全市前列。
“本次論壇舉(ju) 辦地大零號灣區域是閔行助力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主引擎、主陣地,大零號灣區域已有近70萬(wan) 平方米科創載體(ti) 投入使用,約50萬(wan) 平方米載體(ti) 正在加快建設。”中共上海市閔行區委書(shu) 記陳宇劍介紹,閔行已落地一批智能網聯汽車、數字工具等新賽道細分領域項目,成立了氫能源產(chan) 業(ye) 聯盟,推動“未來能源與(yu) 智能機器人未來產(chan) 業(ye) 科技園”獲批科技部、教育部建設試點,致力於(yu) 打造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和孵化高地。
會(hui) 上,錢鋒作題為(wei) 《數實融合助力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的主旨報告,針對中國製造業(ye) 麵臨(lin) 的諸多挑戰,從(cong) 生產(chan) 製造過程和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出發,探討通過工業(ye) 元宇宙“由虛向實”實現“虛實協同”,突破虛擬製造與(yu) 現實工業(ye) 生產(chan) 融合的瓶頸,推進中國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思路與(yu) 途徑。
錢鋒指出,虛實融合的智能調控技術是製造業(ye) 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通過對供應鏈生產(chan) 鏈價(jia) 值鏈協同智能決(jue) 策、製造過程實時自主智能調控、安全環保運維智慧管控等,實現製造業(ye) 製造過程資源能源高效利用、生產(chan) 綠色低碳、產(chan) 品高值高端、價(jia) 值鏈最大化,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推動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搶占產(chan) 業(ye) 數字化發展新賽道的製高點。
搶占未來產(chan) 業(ye) 新賽道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hui) 總工程師張宏韜介紹,上海競逐未來產(chan) 業(ye) 賽道,目標到2030年,在五大未來產(chan) 業(ye) 領域湧現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硬核成果、創新企業(ye) 和領軍(jun) 人才,努力實現未來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達到5000億(yi) 元左右。
上海市閔行區副區長李銳表示,閔行區將以建設“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為(wei) 契機,加快建設未來產(chan) 業(ye) 先導區,推進未來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閔行將重點發展通用AI、量子科技、新型能源、新型儲(chu) 能以及空天資源利用五個(ge) 細分領域,樹立大零號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未來產(chan) 業(ye) 集群品牌。
會(hui) 上,九三學社社員圍繞如何服務生產(chan) 型製造到服務型製造的智能升級,人工智能的突破、存在的瓶頸和未來機遇,工業(ye) 、文旅、城市級元宇宙應用和元宇宙的價(jia) 值等提出未來新賽道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的專(zhuan) 業(ye) 建議。(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