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終身租房能否成為青年的選擇

發布時間:2023-02-23 15:5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聶晨至今還記得,2007年剛到英國與(yu) 導師見麵的場景。麵對聶晨希望借鑒英國經驗,破解住房保障難題的想法,英國社會(hui) 科學院院士雷·福裏斯特(Ray Forrest)很是驚訝。

  “為(wei) 什麽(me) 來英國學習(xi) 住房保障問題?這裏是一團糟。”導師笑著回複他。

  事實證明,導師的話,並不全是玩笑。在一定程度上青年住房問題幾乎成為(wei) 所有大城市發展的通病。

  畢業(ye) 4年,95後青年王凜(化名)已經換了4次房了,每次換房都像開盲盒,不知道接下來會(hui) 遇到什麽(me) 樣的室友,什麽(me) 樣的房屋環境。

  她向記者講述了一次失敗的租房經驗。當時剛工作,租房沒經驗,通過長租公寓平台租住在一個(ge) 回遷房小區,房子是兩(liang) 居室改造成的三居室,她租住在其中一個(ge) 10平方米左右的小臥室。

  小區不僅(jin) 離公司遠,附近還沒公交車站,每天都要轉兩(liang) 趟公交車,花費1小時左右時間。“更受不了的是鄰居,一家三口還經常吵架。那段時間,紊亂(luan) 的情緒導致每天都睡不好,整個(ge) 人非常疲憊。”後來,王凜被迫搬離了住處,生活才回歸正常。

  在聶晨的調研中,有超過20%的租賃青年,至少親(qin) 身經曆過一項不規範租賃經曆,包含假房源、合同不規範、到期不退押金、二房東(dong) 、黑中介等。

  和王凜相似,李軍(jun) (化名)在租房過程中也經曆過“坎坷”。他2019年來到北京,如今在一家互聯網企業(ye) 供職。在一次剛入住出租房後,發現房屋門鎖有問題,同時室內(nei) 網速也很慢。於(yu) 是,找到房屋中介,希望他們(men) 能夠幫助解決(jue) 。“租房合同上也寫(xie) 明了中介承擔維修服務,而且我們(men) 還專(zhuan) 門交了服務費。”李軍(jun) 解釋說。

  麵對李軍(jun) 提出的正常需求,房屋中介卻推三阻四,以門鎖、網速沒問題為(wei) 由,搪塞他和室友。

  “中介覺得我們(men) 是沒事找事,說話也不好聽,眼見那種形勢,最後隻能不了了之,從(cong) 那以後,有問題我就自己解決(jue) ,盡量不找中介。”李軍(jun) 說。

  在他看來,租房最大的問題就是穩定性,“想找一個(ge) 合適且能長租的不容易。”王凜說,能否找到合適的人和安全的租房方式有的時候比租金還重要。

  “我現在租的房子已經是打破了我之前的預算,但是發現交通時間和費用完全能抵消兩(liang) 處房租價(jia) 格差異。”她說,“租金貴不貴,需要取舍。選擇了很好的舍友和極其短的上班時間,讓我有更多精力幹別的事情。”

  那麽(me) ,租房如此困難,我們(men) 國內(nei) 會(hui) 不會(hui) 出現如西方那樣的“租房一代”(Rent Generation)現象呢?

  據聶晨介紹,“租房一代”是指,有近三分之一的“千禧一代”青年群體(ti) 因難以實現住房自有,而將長期甚至終生租房的社會(hui) 現象。

  通過調研,聶晨發現,5年內(nei) ,在北京保持租賃現狀的比例最高,達到了32.04%。同時,在京購買(mai) 商品房的青年群體(ti) 比例排第二,占比23.94%;尋求在京依靠公共部門的支持申購產(chan) 權性保障住房,如共有產(chan) 權之類的,青年群體(ti) 的比例排名第三,占比17.61%。

  “也就是說,共有41.55%的青年群體(ti) 計劃5年之內(nei) 在京告別租賃居住,尋求實現住房自有。”聶晨總結說。

  麵對這個(ge) 問題,李軍(jun) 認為(wei) ,5年之內(nei) ,不管是留在北京還是去其他城市,買(mai) 房都會(hui) 納入到考慮範圍之內(nei) 。“目前,國內(nei) 很少有可以租住很多年的房子,政策環境與(yu) 社會(hui) 環境都不滿足靠終身租房的條件。”他說。

  王凜打算5年之內(nei) 繼續租房。“我不打算買(mai) 房也不會(hui) 一輩子留在北京,等30歲左右就找個(ge) 舒服點的城市生活。我也可以接受終身租房。”她說。

  聶晨關(guan) 注青年租賃群體(ti) 的長期住房情況後發現,超過60%的青年群體(ti) (62.32%)都不接受終身租房,而37.68%的青年租賃住房群體(ti) 表示可以接受終身租房。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居住在公共租賃住房中的青年群體(ti) 更能夠接受終身租房。

  他分析,青年群體(ti) 能夠接受終身租房主要是受到住房市場和就業(ye) 市場的雙重影響。

  目前,一線城市長期保持高位運行的房價(jia) ,已經讓部分青年群體(ti) 形成了缺乏父母經濟支持,難以籌齊購房首付的觀念。同時,近年來就業(ye) 市場的波動,也讓部分青年群體(ti) 對未來收入預期持有不確定性,進而不敢或者不願意依靠長期貸款進行購房。

  而之所以大部分青年不願意成為(wei) “租房一代”,主要是受到住房觀念的影響。“當下不少青年將為(wei) 租房支付租金視為(wei) 消費,而將為(wei) 購置自有住房還貸視為(wei) 資產(chan) 建設。”聶晨說,在心理上,大多數青年群體(ti) 認為(wei) 自有住房能夠帶來歸屬感,而租賃住房隻是過渡。

  聶晨提醒說,根據西方發達社會(hui) 的經驗顯示,隨著自有和租賃兩(liang) 大住房體(ti) 係的雙軌運行,在社會(hui) 層麵很有可能會(hui) 出現,租賃住房社會(hui) 認同低的偏見現象。

  在他看來,在大城市高房價(jia) 下,缺乏積極有效的政策幹預,完全放任租房市場自由運行,就有可能出現類似西方的“租房一代”。

  他認為(wei) ,之前在房價(jia) 上漲過程中,青年群體(ti) 主要依靠家庭代際的經濟支持來應對房價(jia) ,陸續實現了住房自有。如果大城市的房價(jia) 繼續高位運行,缺乏家庭經濟支持的背景下,大量青年群體(ti) 隻能進入租房市場,進而增加租房需求,導致市場化租金上漲,結果會(hui) 讓青年群體(ti) 不僅(jin) 麵臨(lin) 買(mai) 不起房的問題,還會(hui) 加重租金負擔,甚至難以進行自身的資產(chan) 建設,陷入惡性循環。到那時,大城市就有可能出現終身租房的青年群體(ti) 。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寶光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