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空聯動?吉祥航空母公司均瑤集團官宣跨界造車!新品火速上線
作者:韓忠楠
新能源汽車賽道持續吸引著跨界者進入。今年二月,吉祥航空母公司均瑤集團宣布正式入局造車,並發布了“吉祥大出行”戰略構想。
據悉,按照規劃,均瑤集團將從(cong) 硬件、軟件和服務三個(ge) 維度,通過吉祥航空以及雲(yun) 度汽車覆蓋航空和陸地兩(liang) 大主要出行場景,為(wei) 用戶提供一體(ti) 化服務。
2月28日晚間,均瑤集團與(yu) 雲(yun) 度汽車宣布合作後的首個(ge) 階段化成果正式落地,旗下的全新純電SUV雲(yun) 兔上市。
新能源汽車賽道是否還能容納下全新的汽車品牌?選擇在此時跨界入局還有機會(hui) 嗎?汽車遇上航空公司會(hui) 碰撞出怎麽(me) 樣的火花?伴隨著均瑤集團的入局,這一係列問題變得格外引起業(ye) 內(nei) 關(guan) 注。
布局造車棋局已久
公開信息顯示,均瑤集團此次牽手的合作對象雲(yun) 度汽車成立於(yu) 2015年,是國內(nei) 較早進行造車的新勢力公司代表。
雲(yun) 度汽車的背後是福建省汽車工業(ye) 集團,雲(yun) 度汽車於(yu) 2017年1月獲得發改委頒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許可證,成為(wei) 國內(nei) 第十家獲得新建純電動車生產(chan) 資質的企業(ye) ,也是第二家獲得工信部審查通過的新能源乘用車企。
在公司成立後的兩(liang) 年時間內(nei) ,雲(yun) 度汽車快速完善產(chan) 品布局,推出了雲(yun) 度π1、π3兩(liang) 款車型,且在2018年克服量產(chan) 和交付難關(guan) ,完成9300輛銷量並100%實現交付。
但在短暫的高光之後,由於(yu) 市場競爭(zheng) 驟然升溫以及自身產(chan) 品力不足等原因,雲(yun) 度汽車開始陷入發展困境。
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2021年雲(yun) 度汽車淨虧(kui) 損分別為(wei) 0.95億(yi) 元、1.38億(yi) 元、1.77億(yi) 元、2.04億(yi) 元和2.13億(yi) 元,2022年一季度虧(kui) 損5571.36萬(wan) 元。
2022年4月13日,海源複材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將持有的雲(yun) 度汽車11%股份轉讓給珠海宇誠,轉讓價(jia) 款為(wei) 0.22億(yi) 元。在上述交易完成後,海源複材將不再持有雲(yun) 度汽車股權。
上述公告顯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未經審計),雲(yun) 度汽車的資產(chan) 總額為(wei) 16.52億(yi) 元,負債(zhai) 總額為(wei) 16.82億(yi) 元,淨資產(chan) 則為(wei) -3079.64萬(wan) 元。
正是在此背景下,均瑤集團向雲(yun) 度汽車進行了增資,並高調宣布跨界進入造車領域。公開資料顯示,均瑤集團成立於(yu) 1991年7月,現已形成航空運輸、金融服務、現代消費、教育服務、科技創新五大業(ye) 務板塊,旗下擁有吉祥航空、愛建集團、大東(dong) 方、均瑤健康4家上市公司。
此次跨界造車,均瑤集團主打的概念是希望借助公司在航空領域的優(you) 勢,形成覆蓋航空和陸地兩(liang) 大主要出行場景的一體(ti) 化服務。
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表示,均瑤集團作為(wei) 國內(nei) 首家同時擁有航空公司和汽車公司的集團企業(ye) ,有責任,更有義(yi) 務去促進出行大生態的融合,提升社會(hui) 整體(ti) 出行的效率。
跨界造車還有機會(hui) 嗎?
近年來,來自互聯網、出行、科技、電池、白酒等多個(ge) 領域的公司集體(ti) 看好新能源汽車賽道,進入跨界造車,而像均瑤集團這樣從(cong) 航空領域跨界至汽車行業(ye) 的尚屬首例。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zheng) 已日趨白熱化的當下,外界對於(yu) 均瑤集團選擇此時入局新能源汽車存在諸多擔憂。
對此,王均金認為(wei) ,隨著國內(nei)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多年發展,國內(nei) 的法規、政策、供應鏈,以及技術、市場、人才隊伍等正在逐漸成熟,均瑤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時機並不晚。
“造車新勢力這些年風起雲(yun) 湧,競爭(zheng) 相對來說很激烈“,王均金表示,我們(men) 相信伴隨著資本市場理性和用戶的觀念的成熟,燒錢造車的模式已行不通了,所以大家對市場的打法要逐步趨於(yu) 理性,回歸電動汽車本源和可持續發展的商業(ye) 模式當中來。
據悉,幾年前,均瑤集團便啟動了汽車板塊和研發中心的組建。在整車、三電、全域安全、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等技術領域均有探索。
對於(yu) 正式跨界造車,王均金指出,均瑤集團要做新能源汽車的2.0版模式,這個(ge) 模式是要有盈利、有毛利的模式,要靠自身造血、靠技術、靠產(chan) 品體(ti) 驗,靠產(chan) 品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去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除了剛剛上市的雲(yun) 兔外,均瑤集團聯合雲(yun) 度汽車打造的第二款產(chan) 品已經提前曝光,預計將於(yu) 明年正式亮相。(e公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