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焦點訪談:中國底氣 新思想引領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03-03 15:27: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新時代鑄就新輝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總量不斷躍上新台階、中國糧食產(chan) 量連續八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中國科技創新不斷突破,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新時代十年,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根本在於(yu)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掌舵領航,在於(yu)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科學指引。從(cong) 今天(3月1日)開始,《焦點訪談》推出係列節目《中國底氣》,聚焦中國迎難而上、勇毅前行的底氣所在。今天的節目,我們(men) 首先關(guan) 注中國經濟十年來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新春伊始,餐飲、旅遊等行業(ye) 快速回暖,熱門景點人聲鼎沸,我國消費市場實現“開門紅”。

  大江南北,各地正全力抓經濟、謀發展,處處生機勃勃。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研究室主任郭麗(li) 岩:“近期,我們(men) 到地方針對實體(ti) 企業(ye) 和製造業(ye) 開展了一係列調研,調研過程中發現,無論是先行指標還是高頻數據,反映當前經濟活躍的程度和景氣度是明顯回升的。與(yu) 企業(ye) 麵對麵訪談和實際調研我們(men) 也發現,當前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鏈升鏈是在加快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鏈建鏈也是進一步在強化的。”

  今年1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2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這一年,中國經濟總量突破120萬(wan) 億(yi) 元,穩居世界第二位,同比增長3%;人均GDP達到85698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2741美元,連續兩(liang) 年保持在1.2萬(wan) 美元以上。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yi) :“這是繼2020年、2021年連續突破100萬(wan) 億(yi) 元、110萬(wan) 億(yi) 元之後,又躍上新的台階。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持續提高,意味著我國的綜合國力、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國際影響力、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

  麵對諸多超預期因素衝(chong) 擊,中國經濟總量邁上120萬(wan) 億(yi) 元新台階,殊為(wei) 不易。穿越疫情的陰霾,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而回望新時代10年,中國經濟也正是在風雨洗禮中不斷成長壯大的。從(cong) 2012年經濟總量近54萬(wan) 億(yi) 元,到一步步邁上100萬(wan) 億(yi) 元、120萬(wan) 億(yi) 元新台階,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曆史性躍升,成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國。

  郭麗(li) 岩:“新時代十年,我們(men) 不僅(jin) 是經濟總量連連邁上幾個(ge) 台階,年均保持6.5%的增速水平,與(yu) 此同時在區域協調發展、促進民生福祉等等方麵,也是取得了顯著成效。方方麵麵高質量的成績,都說明高質量發展是適合中國的正確道路,這得益於(yu) 我們(men) 有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掌舵領航,有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作為(wei) 科學遵循。”

  偉(wei) 大思想引領偉(wei) 大征程。經濟數據背後,折射的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思路之變、結構之變、動力之變。

  時間回到2012年。經過改革開放後幾十年的高速增長,粗放的發展方式之下,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不斷顯現。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當時中央已經看到我們(men) 在傳(chuan) 統動能上麵臨(lin) 很多問題,比如產(chan) 業(ye) 粗放發展的問題,比如發展付出環境代價(jia) 過大的問題。如果再按照老路走下去,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不但難以為(wei) 繼,而且有可能會(hui) 出現失速的情況。”

  此後,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相繼作出了兩(liang) 個(ge) 重大判斷——“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和“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並對發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時調整,引領中國經濟開啟了一場深刻變革。

  董煜:“對形勢的研判,是宏觀經濟治理中非常重要的前置條件。如果對形勢認識得不清晰、不冷靜、不客觀,那麽(me) 所作出的戰略決(jue) 策也許就會(hui) 偏離方向。總書(shu) 記作出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判斷,作出從(cong) 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判斷,後來會(hui) 影響和改變一係列宏觀經濟決(jue) 策,使我們(men) 在經濟中更加注重創新的引領,更加注重產(chan) 業(ye) 結構的優(you) 化和提升,更加注重區域和城鄉(xiang) 的協調發展,也更加注重民生的改善和公共服務水平的提高。”

  2016年年初,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hui) 在重慶召開,沿岸省市正準備大幹一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卻從(cong) 長江“病了”講起,明確要求“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wei) 長江經濟帶發展立下規矩、劃定紅線。

  長江經濟帶覆蓋我國11個(ge) 省市,是中國經濟的大動脈。然而,長期以來,化工圍江、汙水入江等,讓長江水質告急、生態惡化,環境汙染也嚴(yan) 重影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

  破題高質量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為(wei) 長江經濟帶確立了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鮮明定位。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麵啟動,大量沿江化工企業(ye) “關(guan) 改搬轉”,生態環境改善的同時為(wei) 優(you) 質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騰出了空間。

  在江蘇南通,這個(ge) 曾以化工為(wei) 主的工業(ye) 園區,如今已經轉型為(wei) 高科技產(chan) 業(ye) 園區,年產(chan) 值突破百億(yi) 元。

  被稱為(wei) “水中大熊貓”的江豚,如今已經成為(wei) 長江生態的“晴雨表”。隨著生態的持續改善,江豚也越來越多出現在人們(men) 的視線當中。

  董煜:“如果用更長遠的曆史周期去觀察,現在這個(ge) 階段給了長江更多休養(yang) 生息的時間,也是為(wei) 未來的發展留下了更多更好的空間。在這個(ge) 過程中既實現了沿江各省經濟繼續往前走,與(yu) 此同時也更好地保護了我們(men) 的母親(qin) 河。類似這樣的思路,就是中國式現代化中特別重要的一個(ge) 中國特色,那就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和拓展中,高質量發展是重點。從(cong) 高速度到高質量,黨(dang) 中央經濟工作思路也進行了重大調整。對此,在鋼鐵行業(ye) 工作多年的李末卓也感觸頗深。2015年前後,鋼材市場需求回落,價(jia) 格不斷下降,鋼鐵行業(ye) 進入寒冬。

  不僅(jin) 僅(jin) 是鋼鐵,當時,煤炭、水泥等多個(ge) 行業(ye) 都麵臨(lin) 產(chan) 能過剩、利潤減少的問題。而與(yu) 部分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同時存在的,還有供給不足。有的產(chan) 品賣不出去、賣不上價(jia) ,而有的產(chan) 品人們(men) 卻紛紛去海外高價(jia) 購買(mai) 。

  麵對供給過剩與(yu) 供給不足並存的矛盾,經濟結構性改革成為(wei) 重大而緊迫的課題。2015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症下藥,提出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新思路,這也成為(wei) 此後串起我國經濟政策框架的主線。圍繞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向舊的發展方式告別。

  在鋼鐵大省河北,一場轟轟烈烈的產(chan) 業(ye) 變革拉開大幕,李末卓所在的唐鋼公司也開始轉型升級之路:拆高爐,壓減落後產(chan) 能120萬(wan) 噸,之後又退城搬遷,再造智能化管理的新唐鋼。通過增加研發投入,企業(ye) 在高端產(chan) 品上不斷取得新突破。

  河鋼集團唐鋼公司生產(chan) 製造部部長李末卓:“企業(ye) 科技含量高的品種鋼,產(chan) 量比例從(cong) 初期的不足25%上升到了80%以上,高端產(chan) 品占比也提高到了60%以上。通過轉型升級,實現了產(chan) 品質量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的雙提升,以及產(chan) 業(ye) 技術革新,為(wei) 企業(ye) 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不斷解答時代發展提出的新課題,適應時代變化而不斷發展,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新時代經濟工作提供了戰略指引,也為(wei) 中國經濟成功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注入了強大信心和動力。

  三年前,疫情突襲。驚濤駭浪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掌舵領航,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及時作出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大決(jue) 策。

  疫情三年來,麵對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中國經濟頂住壓力,保持了4.5%左右的年均增長,經濟總量陸續突破100萬(wan) 億(yi) 、110萬(wan) 億(yi) 和120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

  郭麗(li) 岩:“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的衝(chong) 擊,我們(men) 之所以還能夠取得這樣的經濟增長績效,經濟實力又邁上了一個(ge) 新的台階,關(guan) 鍵在於(yu) 黨(dang) 中央的掌舵領航,還有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科學指引,使我們(men) 能夠團結動員各個(ge) 方麵的力量形成合力,應對超預期的衝(chong) 擊。”

  越是形勢嚴(yan) 峻,越要堅定高質量發展的信心與(yu) 決(jue) 心。在疫情防控的關(guan) 鍵時刻,外出考察調研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根據形勢變化,又在思考引領發展的新思路。不久後,總書(shu) 記提出了關(guan) 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新戰略——加快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郭麗(li) 岩:“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形成國內(nei) 強大市場,進一步增強國內(nei) 大循環的內(nei) 生動力和可靠性,這是我們(men) 應對外部的狂風暴雨、掌握發展主動權非常重要的一個(ge) 工作。中國有產(chan) 業(ye) 體(ti) 係齊全、國內(nei) 市場規模大的優(you) 勢,我們(men) 要把這種優(you) 勢牢牢地把握住、壯大,把它變成我們(men) 參與(yu) 國際市場競爭(zheng) 的優(you) 勢。”

  曆經新時代十年的偉(wei) 大變革,中國經濟發展站上新的更高曆史起點,中國式現代化得到成功推進和拓展。

  新征程上,形勢越複雜,任務越艱巨,越要加強黨(dang) 對經濟工作的全麵領導,形成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

  董煜:“今年是全麵貫徹落實二十大戰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開啟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推進今年的各項經濟工作都要跟中國式現代化的新開局緊密聯係在一起。我們(men) 要處理好短期和中長期的關(guan) 係,要通過今年的發展,既使中國經濟能夠走出疫情三年的影響,也要為(wei) 了麵向2035年、2050年現代化目標的實現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礎。”

  今天的中國,是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經濟暖流不斷湧動,發展脈動愈發強勁。人們(men) 信心滿滿,幹勁十足。新征程上,有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有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科學指引,有新時代十年偉(wei) 大變革奠定的堅實基礎,有14億(yi) 多中國人同心協力,中國經濟必定披荊斬棘,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麵,譜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央視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