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研究揭示大腦精細調控進食行為的全過程

發布時間:2023-03-17 11:2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深圳3月16日電 (記者 鄭小紅 朱族英)記者16日從(cong)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獲悉,該院腦認知與(yu) 腦疾病研究所、深港腦科學創新研究院王立平團隊關(guan) 於(yu) 大腦精細調控進食行為(wei) 全過程的最新研究成果,15日晚在神經科學頂級期刊《神經元》發表。

  為(wei) 什麽(me) 小孩子總是不好好專(zhuan) 注吃飯,而是邊吃邊玩?這種行為(wei) 特征是否受到大腦的精準調控?該研究團隊首次詳細描述動物進食與(yu) 非進食行為(wei) 循環出現的“片段化進食”行為(wei) 特征,並闡明了下丘腦與(yu) 腦幹的三群神經元依次調控每次進食的“準備—發起—維持”行為(wei) 序列的過程。

  王立平團隊在實驗中發現,實驗對象小鼠的進食行為(wei) 並不是簡單地“吃飯吃到飽”。一整天沒吃東(dong) 西的小鼠,即使很餓,也無法持續專(zhuan) 注地“好好吃飯”。與(yu) 人類幼兒(er) 相似,它們(men) 在進食過程中也表現出了“邊吃邊玩”的特點。因此,對進食行為(wei) 的科學描述,應該更加傾(qing) 向於(yu) 是一個(ge) “循環的行為(wei) 序列”,而不僅(jin) 僅(jin) 是“進食量”這個(ge) 單一變量。

  攝食障礙疾病是一類精神疾病,最直接的表現是進食行為(wei) 的異常。一方麵包括暴食症等,會(hui) 導致肥胖並引發其他代謝疾病;另一方麵包括神經性厭食症,會(hui) 導致嚴(yan) 重的營養(yang) 不良甚至死亡。

  據介紹,由於(yu) 人們(men) 對攝食障礙類疾病發病機理的認識還不夠清楚,許多患者會(hui) 出現病程的反複,難以達到有效的治療。研究團隊認為(wei) ,該研究也有望為(wei) 肥胖症、厭食症等疾病的研究和幹預提供新的思路,為(wei) 深入理解本能行為(wei) 過程中的精細神經調控機製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論框架。

  中國科學院院士、神經生物學家段樹民表示,王立平課題組借助深度學習(xi) 的方法對動物進食過程中的各種自發行為(wei) 做了客觀精準的描述,並在此基礎上發現了調控進食行為(wei) 的準備、發起和維持的神經反應序列,為(wei) 精準解析特定複雜行為(wei) 背後的神經學原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