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專家解讀“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調查進展情況通報
新華社北京3月20日電 題:民航專(zhuan) 家解讀“3·21”東(dong) 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調查進展情況通報
新華社記者
中國民用航空局於(yu) 3月20日發布《關(guan) 於(yu) “3·21”東(dong) 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調查進展情況的通報》。記者就相關(guan) 問題采訪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民航學院副院長邵荃和中航技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客戶服務部訓練與(yu) 飛安辦主任高俊。
問:民航局為(wei) 何在此時發布此次調查進展情況通報?
邵荃:運輸航空事故往往社會(hui) 影響大,公眾(zhong) 關(guan) 注度高。在事發周年向公眾(zhong) 披露有關(guan) 調查進展信息是國際民航業(ye) 界的通行要求和做法。
國際國內(nei) 相關(guan) 法律規定都對航空器事故調查報告公布時限提出了明確要求。《國際民用航空公約》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調查》規定,進行事故或事故征候調查的國家必須盡快並在可能時於(yu) 12個(ge) 月之內(nei) 將最終報告公開發布。如果不能在12個(ge) 月之內(nei) 公開發布報告,進行調查的國家必須在每個(ge) 事發周年日公開發布一份臨(lin) 時聲明。中國民航規章《民用航空器事件技術調查規定》要求,事故和嚴(yan) 重事故征候的最終調查報告應當在事發12個(ge) 月內(nei) 依法及時向社會(hui) 公布,依法不予公開的除外。未能在事發12個(ge) 月內(nei) 公布最終調查報告的事故或者嚴(yan) 重事故征候,組織事件調查的部門應當在事件周年日向社會(hui) 公布調查進展情況。需要強調的是,無論“臨(lin) 時聲明”還是“調查進展情況”,都不是“最終調查結果”。
從(cong) 曆史上看,法航AF447、埃塞航B737MAX等事故在該階段都發布過中期報告或中期聲明,對調查進展情況進行介紹,回應遇難者家屬及社會(hui) 關(guan) 切。
問:為(wei) 何“最終調查結果”的公布需要更長的時間?
邵荃:一般來說,大型運輸航空事故調查的周期往往都超過一年,這主要是由於(yu) 調查所麵臨(lin) 的技術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很多技術疑點、難點都需要反複論證,一些關(guan) 鍵結論還需要得到工程實驗的驗證支撐,這都要耗費大量時間。統計表明,過去30年全球民航所發生的千餘(yu) 起商業(ye) 航空事故中,在一年內(nei) 發布最終報告的僅(jin) 占25%。因此,國際民航組織對於(yu) 航空器事故調查報告的公布時限做出了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製度安排,我國民航規章在這方麵與(yu) 國際規則保持了一致性。
問:關(guan) 於(yu) 調查進展情況通報的內(nei) 容和形式,是否有相關(guan) 規定或慣例?
邵荃:調查進展情況通報,也稱“中期聲明”,由於(yu) 每次事故的具體(ti) 情況和調查進度都不一樣,國際民航組織對其內(nei) 容和形式沒有統一的規定。在實踐中,有的國家公布的是一份中期報告,有的則是一份中期聲明。本次中國民用航空局所發布的情況通報,從(cong) 形式上來看與(yu) 國際上曾經發布過的案例具有共同特征,即給出了目前已經掌握的情況、通報調查的大致進度等,內(nei) 容上基本涵蓋了事故調查工作中的重點要素,諸如對飛機殘骸的搜尋、辨識、檢查、實驗驗證,對機組成員資質能力、航班運行、飛機適航維修、空中交通管製服務、機場地麵保障等方麵的調查。這些都是整體(ti) 調查的關(guan) 鍵步驟,也是支撐後續研究分析的重要基礎。
當然,一般情況下進展情況通報所能披露的範圍和程度,則主要由調查工作的實際複雜性和調查進度所決(jue) 定。
問:此次調查進展情況通報提到“本起事故非常複雜、極為(wei) 罕見”,如何理解這句話?
高俊:航空器事故調查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通常需要從(cong) 人員資質及操作、航空器適航狀態、天氣環境、地麵保障、空管指揮、公司組織管理等多方麵開展全麵深入的調查。
從(cong) 目前了解的情況看,此次事故與(yu) 以往存在很大差異。飛機高速墜地後幾乎完全解體(ti) ,殘骸瑣碎且分布較散,這都極大增加了現場搜尋勘查和殘骸取證工作的難度。按照事故調查程序,調查組需要對所有尋獲的殘骸進行辨識,對重要殘骸進行詳細檢查和實驗分析,以便確定失效機理和最後階段的工作狀態,為(wei) 後續調查分析提供證據,這些都是非常複雜專(zhuan) 業(ye) 的工作。還有通報中所提及的對飛機適航維修等情況開展調查,一般來講,這個(ge) 調查工作量也很大,需要調查飛機全生命周期的適航維修情況,如航線和定檢、各類修理改裝、適航指令及服務通告執行等工作記錄,涉及的資料可能達成千上萬(wan) 份,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這些都反映出本次調查工作的技術複雜性。當然,除了殘骸分析驗證和飛機適航維修調查,事故調查涉及的其他方方麵麵同樣紛繁複雜,都需要調查組嚴(yan) 謹細致、客觀深入地開展工作,確保最終調查結論經得起曆史檢驗。(新華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