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遊園既是保護動物 也是保護自己
胡欣紅
近日,河北唐山動物園一男子私自闖進大熊貓館,近距離逗大熊貓一事,引發了輿論熱議。網傳(chuan) 視頻顯示,該男子蹲在一隻成年大熊貓麵前,伸手去摸它的頭部,熊貓猛地甩頭,男子和熊貓幾乎是零距離接觸。現場遊客發出驚呼,勸男子趕緊離開。發布視頻的網友表示:“唐山動物園剛免費開放第一天,就有遊客搞事情。我們(men) 希望大家都能遵守規則,誰都喜歡大熊貓,但不能想幹嗎就幹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憨態可掬的國寶大熊貓應該沒啥攻擊性。殊不知,大熊貓外表看似是“萌獸(shou) ”,實則也是“猛獸(shou) ”,從(cong) 其“食鐵獸(shou) ”的古稱中亦可見一斑。大熊貓雖然現在以賣萌為(wei) 主,但還是很有戰鬥力的,一旦被逼急了,也會(hui) 做出令人想象不到的事情。
人工飼養(yang) 的大熊貓比較溫順,但不代表沒脾氣,一旦出現傷(shang) 亡,誰來負責?該男子的行為(wei) ,令人捏了一把汗。事實上,這樣的擔憂絕非多餘(yu) 。查閱新聞就會(hui) 發現,看似呆萌的大熊貓其實也有過多次傷(shang) 人記錄。北京動物園從(cong) 2003年到2016年,就發生了4起大熊貓咬人的事件。
人和熊貓都沒有受到傷(shang) 害,固然值得慶幸,但這種不文明的遊玩行徑,卻不能一笑了之。近年來,因遊客在參觀遊覽動物園的過程中不守規則導致猛獸(shou) 襲人的事件時有發生。例如,2016年7月,幾名遊客自駕進入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一女性中途下車被身後一老虎拖走,隨後同車兩(liang) 人追上去也被老虎攻擊,造成母女兩(liang) 人一死一傷(shang) 。此事一度引發輿論熱議,令人記憶猶新。
血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但為(wei) 何依然有人無視規則,任性而為(wei) 。男子翻護欄零距離逗熊貓的做法不僅(jin) 破壞遊覽規則,更是在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如何有效防止類似事件再度上演,值得深思。
遊客是自身生命安全第一責任人,對於(yu) 肆意踐踏規則的遊客,不能因為(wei) 沒引發嚴(yan) 重後果就不了了之。除了考慮將當事人納入黑名單之外,還應該按照相關(guan) 法規,追究其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擾亂(luan) 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chan) 權利,妨害社會(hui) 管理,具有社會(hui) 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幾年前,一位遊客在北京野生動物園自駕遊覽區,不聽園內(nei) 工作人員的勸阻衝(chong) 向虎群,就被依法刑事拘留。此次男子翻護欄零距離逗熊貓後,涉事男子已被警方帶走,相信其會(hui) 為(wei) 自己的不文明行為(wei) 付出應有的代價(jia) 。
遊客要為(wei) 自己的錯誤行為(wei) 負責,園方也要加強管理,切實做到防患於(yu) 未然。據悉,唐山動物園的大熊貓館裝有玻璃護欄,將遊客和熊貓分開。據園方工作人員介紹,正常情況下人是翻不進去的,隻能隔著玻璃看。雖然不知道涉事男子是怎麽(me) 進去的,但既然能翻進去,就表明玻璃護欄的高度還存在一定的“攀爬”空間,防得了“君子”,但防不住“小人”。園方應該以此為(wei) 戒,既要加強對遊客的教育和引導,更要切實提升安保措施,不讓破壞規則的人有空子可鑽。
文明遊園是每個(ge) 遊客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ang) ,不幹擾動物的正常生活,既是對動物的保護與(yu) 尊重,也是保護自己。(北京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