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具可提前30天預測糧食不安全
科技日報北京3月22日電 (記者張夢然)最新一期《科學報告》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稱,一種新工具能預測一個(ge) 國家未來最多30天內(nei) 麵臨(lin) 食物獲取不足,也就是糧食不安全的個(ge) 體(ti) 比例。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工具有望指導麵臨(lin) 糧食不安全風險的國家製定決(jue) 策,從(cong) 而做出更及時的響應。
奧地利中歐大學研究團隊利用來自布基納法索、喀麥隆、馬裏、尼日利亞(ya) 、敘利亞(ya) 和也門2018年至2022年的食物消費數據開發了這個(ge) 工具,這幾個(ge) 國家近年都出現過嚴(yan) 重的糧食不安全事件。團隊利用這一時期內(nei) 關(guan) 於(yu) 衝(chong) 突相關(guan) 死亡率、食物價(jia) 格、極端天氣事件和齋月時間(每個(ge) 國家的大部分地區在回曆齋月裏的食物消費習(xi) 慣會(hui) 發生改變)的數據優(you) 化了他們(men) 的工具。隨後再用這一工具估算了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麵臨(lin) 食物獲取不足風險的家庭的比例。
團隊發現,他們(men) 的工具預測也門和敘利亞(ya) 未來一天的糧食不安全發生率的準確率為(wei) 99%,預測未來30天的準確率分別為(wei) 72%和47%。
研究人員指出,他們(men) 的工具能利用實時數據進行快速可及的預測,或能補充當前評估糧食不安全的模擬技術。他們(men) 的工具或能通過融合手機數據或對新聞的自動化文本挖掘進一步提升預測能力。(科技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