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聲回響】 科技創新增加虹吸力 重慶跑出加“數”度
習(xi) 近平:我們(men) 要推動營造科技創新的生態“小氣候”,增加我們(men) 的虹吸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有如我們(men) 先人所講,要苟日新、日日新,要天行健、自強不息。
這段話出自2018年3月1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
2018年3月10日晚,全國人大代表、重慶某數字化企業(ye) 服務平台創始人朱明躍迫不及待地發了一條朋友圈,分享自己與(yu)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麵對麵時的心情。
“當麵聆聽總書(shu) 記的話,感到了自己作為(wei) 科技創新創業(ye) 者的使命與(yu) 責任。”回想起五年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跟自己討論“創業(ye) 真經”,朱明躍仍激動不已。“總書(shu) 記不時與(yu) 發言的代表互動,現場氣氛很活躍。”
“在過去5年這一波數字化浪潮中,重慶人‘不虛’。近幾年重慶數字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我們(men) 乘著這股東(dong) 風,持續加碼科技創新,構建起了企業(ye) 用人全場景服務能力。”朱明躍說,公司每年的研發占比超過10%,平台自主創新研發能力不斷增強。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強化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幹企業(ye) 引領支撐作用,營造有利於(yu) 科技型中小微企業(ye) 成長的良好環境。
重慶兩(liang) 江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園·互聯網園黨(dang) 委書(shu) 記劉春燕告訴記者,豬八戒網在重慶本土數字經濟領域企業(ye) 中很有名氣。與(yu) 其他互聯網企業(ye) 不同的是,它還是一個(ge) 超級孵化器,依托自身平台為(wei) 更多企業(ye) 嫁接市場資源,幫助企業(ye) 數字經營提供創意支撐。
同樣取得亮眼成績的還有重慶某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該科技公司成立於(yu) 2017年10月,在全國擁有15大運營基地,年產(chan) 值約5億(yi) 元人民幣,是國家工信部發布的中西部首個(ge) 國家級跨行業(ye) 跨領域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首批國家級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試點示範項目。
“目前,公司已連接工業(ye) 設備近百萬(wan) 台,沉澱工業(ye) 模型3551個(ge) ,匯聚工業(ye) App9573個(ge) ,服務企業(ye) 近4萬(wan) 家,注冊(ce) 開發者27萬(wan) 名,標識注冊(ce) 量突破30億(yi) ,位列西部第一、全國前十;在全國範圍內(nei) 在建標識解析行業(ye) 二級節點近30個(ge) ,位列全國第一。”重慶某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高級副總裁王藝諺告訴記者。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重慶代表團提出加快推動重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全團建議。重慶市大數據局融合發展處處長呂宏慶表示,重慶將加快科技創新、智能產(chan) 業(ye) 發展,紮實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2023年將力爭(zheng) 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增加值增長10%以上。
“各行各業(ye) 的每個(ge) 個(ge) 體(ti) 都需要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創新能夠推動整個(ge) 國家發展‘苟日新,日日新’。作為(wei) 教育工作者,我們(men) 的職責就是要培養(yang) 出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型人才,有他們(men) ,我們(men) 的國家才會(hui) 越來越壯大。”這是連任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重慶謝家灣學校黨(dang) 委書(shu) 記劉希婭30年躬身實踐教育改革的真切體(ti) 會(hui) ,也是她10年履職的深刻感悟。
重慶不沿邊、不靠海,之所以能發展成為(wei) 西部經濟的領頭羊,靠的就是創新意識。未來已來,在數字變革的引領下,重慶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發展插上“智慧翅膀”,正在新時代的天空中加“數”翱翔。
總監製:張軍(jun) 於(yu) 鋒
總策劃:夏淩雲(yun) 伍剛
統籌:王薇 陶玉德
策劃:高藝寧 肖慶華
製作:白刁尹 陳智列 朱冠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