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戰鷹的跑道 追夢的賽道

發布時間:2023-04-07 14:44:00來源: 解放軍報

  “跑道空曠又漫長,當你懷揣夢想,眼前的風景就會(hui) 不一樣”

  那天,驅鳥班班長楊俊峰撥通家裏電話。電話那頭,傳(chuan) 來熟悉的話語:“啥時候能回來,在部隊這麽(me) 多年還沒成家……”

  那一頭絮絮叨叨,這一頭沉默不語。

  掛斷電話,楊俊峰撓了撓頭,站起身看向窗外。透過窗戶,他能看見不遠處的飛行跑道,一直延伸至遠方。“30歲是個(ge) 坎兒(er) ”“要先成家後立業(ye) ”……這幾年,楊俊峰沒少聽到這些嘮叨。

  入伍14年,楊俊峰表現好、本事硬,多次保障重大任務,出過成績立過功,還為(wei) 連隊培養(yang) 了不少骨幹。但因種種原因,他還處於(yu) 單身狀態,這讓父母感到很焦急,總想催他回去。

  楊俊峰並不發愁,常會(hui) 在電話裏寬慰父母。在他眼裏,總有些事需要盡快完成:新兵業(ye) 務有沒有跟上,如何盡可能地降低遷徙鳥類對飛行的影響,怎麽(me) 布控驅鳥點位才能發揮最大效益……

  每天,開飛命令下達後,楊俊峰和戰友迅速到達各自點位,清理鳥網、檢查設備、觀察鳥情,用一聲聲槍響驅趕飛禽走獸(shou) ,確保戰機起降安全。

  已經34歲的楊俊峰,格外珍惜自己的軍(jun) 旅生活。當初,他的成長目標是“成為(wei) 驅鳥能手”;如今,他的目標變成了“再培養(yang) 幾個(ge) 驅鳥骨幹”。

  每次有了新徒弟,楊俊峰都會(hui) 帶他們(men) 到跑道上走一圈。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跑道,楊俊峰總會(hui) 告訴徒弟:“跑道空曠又漫長,當你懷揣夢想,眼前的風景就會(hui) 不一樣。其實,人生也有這麽(me) 一條跑道。”

  00後戰士胡俊就是在這條跑道上,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

  胡俊來自湖南湘西,入伍時是一名大一新生。來到連隊,胡俊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第一次參加夜間飛行保障,他看著眼前閃爍的燈光,聽著震耳欲聾的引擎轟鳴聲,恍如置身夢境。

  然而,夢想與(yu) 現實的距離是實實在在的。班裏首次業(ye) 務測試,胡俊就墊了底。看著同批戰友取得優(you) 異成績,他很困惑:明明自己也是跟著班長認真學的,怎麽(me) 就拉開差距了?

  越急躁越容易出錯。在一次保障中,胡俊急於(yu) 求成,出現了小差錯,雖然沒有影響飛行,但他非常愧疚。保障結束回到連隊,胡俊一頭紮進燈光車中研究設備。班長走過來,拍著肩膀鼓勵他:“別著急,穩紮穩打走好每一步,就會(hui) 有進步。”

  接下來的日子裏,胡俊沉下心認真學習(xi) ,筆記本記得密密麻麻。憑著這股勁頭,他在3個(ge) 月內(nei) 就精通了所有燈光的使用維護,熟練掌握了燈光保障全要素環節。此外,他還幫助優(you) 化外場環境整治措施,研究燈車檢修排障方法,成為(wei) 連隊保障的“智多星”。

  兩(liang) 年服役期滿,是選擇退伍回校完成本科學業(ye) ,還是留在部隊繼續戰鬥,胡俊有些迷茫。當他看到五彩斑斕的助航燈點亮長長的跑道,看到戰友們(men) 在跑道上忙碌穿梭的身影,他的眼裏散發出堅定的光芒:“這就是我人生的夢想跑道,我要在這裏繼續證明自己!”

  “跑道承托著戰機騰飛,隻要奮力奔跑,夢想也會(hui) 起飛”

  “沒想到我能留隊,還能當上班長。”講台上,中士劉子銘正在給新戰友講述自己的經曆。

  劉子銘曾因用網違紀受到處分。有段時間,他的情緒十分低落,工作中缺少幹勁,常常一個(ge) 人悶著。一想到身上的處分,劉子銘就感到在部隊發展無望,不如退伍回家。

  “劉子銘頭腦靈活、有責任心,之前表現一直不錯。如果放任他消沉下去,是對他本人不負責,也是連隊的損失。”連隊主官達成共識,一定要幫助劉子銘重振信心、重燃鬥誌。

  經過交談發現,劉子銘很想在部隊長幹,但由於(yu) 心裏有了疙瘩,故而自暴自棄。了解情況後,連隊主官多次對其進行開導。漸漸地,劉子銘卸下心理包袱,決(jue) 心在崗位上幹出一番業(ye) 績。

  很快,機會(hui) 來了。由於(yu) 保障任務重,機械班急需一名愛學習(xi) 、肯吃苦、有韌勁的戰士。劉子銘毛遂自薦,準備在新崗位上重新開始。

  來到機械班後,劉子銘不負眾(zhong) 望,不僅(jin) 新專(zhuan) 業(ye) 上手很快,還能靈活處理各種公差勤務,展現了較好的組織協調能力。半年後,表現優(you) 異的他榮獲“優(you) 秀士官”,並很快入了黨(dang) 。

  當劉子銘在機械班幹得如火如荼時,連隊主官又向他遞去一副擔子——原消防班班長退役,崗位出現空缺。得到認可的劉子銘堅定地表示:“請組織放心,我一定帶好消防班!”

  再一次換崗,劉子銘的底氣更足了。他抓住一切能用的時間學習(xi) 掌握消防專(zhuan) 業(ye) 技能,帶領戰友們(men) 細化裝備操作標準、研究特情處置辦法。劉子銘還在連裏開創了交叉訓練法和輪流值班製度,有效強化了團隊的協作意識。

  在劉子銘的帶領下,消防班在當年年底榮獲集體(ti) 嘉獎。得獎後,劉子銘在日記本上寫(xie) 下一段話:“跑道承托著戰機騰飛,隻要奮力奔跑,夢想也會(hui) 起飛。”

  深夜,學習(xi) 室裏的燈還亮著。最近連裏買(mai) 了一批專(zhuan) 業(ye) 書(shu) 籍,機械操作手雷學榮如饑似渴,一邊翻閱書(shu) 籍,一邊快速記錄。因幹活不惜力,戰友們(men) 都叫他“雷鐵人”。

  雷學榮從(cong) 小就想當特種兵,沒想到入伍後會(hui) 來到場務連。一開始雷學榮有些氣餒,可隨著日複一日的工作,他越來越感受到自己所在崗位的重要性。

  一次夜間緊急工程機械作業(ye) ,挖掘機突然“趴窩”,雷學榮生怕耽誤進度,沒顧上帶防護手套就鑽進車底搶修。結果,掉落的零件在他手上結結實實地“咬”開一個(ge) 口子。當時鮮血直湧,他強忍著疼痛,堅持搶修完畢,才從(cong) 車底鑽出前往醫院縫針。

  如今,雷學榮的手上留下了一道4厘米長的傷(shang) 疤。每當有人問起,這位“鐵人”總是自豪地說:“這可是青春給我留下的‘勳章’!”

  “機場跑道有終點,但逐夢之路可以無限延伸”

  隨著最後一架戰機轟鳴聲停歇,一天的飛行保障工作結束了。看著晚霞灑滿天際,養(yang) 場分隊長張鵬波申請在跑道上多留一會(hui) 兒(er) 。

  第一時間知道自己保送提幹成功時,張鵬波非常高興(xing) ,但很快,一種淡淡的不舍情緒包裹著他。

  清晨,天微亮,一群人就來到跑道上,或彎腰、或蹲下,從(cong) 一頭走到另一頭,仔細檢查跑道道麵。張鵬波就是其中一員。

  入伍以來,張鵬波一直表現優(you) 異。在戰友們(men) 眼中,張鵬波堪稱“全能選手”:切割鑿鉚、提漿配比、道麵養(yang) 護樣樣在行;灌縫機、畫線機、壓路機、推土機個(ge) 個(ge) 精通,麵對“疑難雜症”,隻要他在保準“藥到病除”。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yun) 。張鵬波的母親(qin) 檢查出腫瘤,這讓張鵬波萌生了退伍的想法。連隊主官和機關(guan) 領導了解情況後,紛紛做他的思想工作,還發動親(qin) 朋好友幫忙在當地腫瘤醫院聯係專(zhuan) 家做手術。

  在大家的幫助下,張鵬波的母親(qin) 手術成功,並囑咐張鵬波一定要在部隊好好幹。此後,張鵬波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自創“望、聞、問、切、補”道麵故障排除法,自製“場道應急修補工具箱”“場道異物登記櫃”,總結出《養(yang) 場業(ye) 務口袋書(shu) 》,不僅(jin) 榮立個(ge) 人三等功,還帶領分隊榮立集體(ti) 三等功。

  那天,站在榮譽室裏,仔細撫摸著一塊塊獎牌,一個(ge) 念頭在張鵬波腦中逐漸清晰:“機場跑道有終點,但逐夢之路可以無限延伸。我想提幹,開啟軍(jun) 旅生活新篇章。”

  目標選定,隻需奮鬥。張鵬波勤勤懇懇紮根在崗位上,最終成功圓夢。

  離開單位前,連隊骨幹幫張鵬波梳理了4年來的工作數據:駕駛機場清掃車清掃道麵累計上萬(wan) 公裏,灌縫補料數千處,修補掉邊、掉角、龜裂、錯台等道麵故障共計萬(wan) 餘(yu) 處……

  這樣的工作量,也是連隊官兵的常態。

  如今,張鵬波一有時間就會(hui) 與(yu) 連裏的戰友視頻通話。看著手機屏幕中一張張親(qin) 切的麵龐,他感覺全身都充滿力量。張鵬波在心裏告訴自己,一定要學有所成,滿載而歸,絕不辜負戰友們(men) 的期望。

  當張鵬波圓夢軍(jun) 校時,更多戰友也在夢想的跑道上加速奔跑——

  下士梁超從(cong) 軍(jun) 械股調入場務連,因為(wei) 脾氣火爆,常常和別人發生口角。一次查夜崗,連長王曉陽發現梁超在自學計算機編程,其中CAD課程已達到大三專(zhuan) 業(ye) 課水平。看著眼前這個(ge) 隻有中專(zhuan) 學曆的戰士,王曉陽決(jue) 定從(cong) 他的興(xing) 趣入手,鼓勵他、支持他。

  在學習(xi) 編程過程中,梁超也在逐步培養(yang) 自己的耐性,工作中開始收斂“壞脾氣”,越來越融入集體(ti) 。如今,他已成為(wei) 連裏的電腦專(zhuan) 家,連隊電腦出現故障,他都能快速排除,研發的小程序,大大提高了連隊統計數據效率。

  驅鳥班戰士閆文豪,在無數次挑燈夜戰後,終於(yu) 拿到海軍(jun) 航空大學無人機飛機係統維修專(zhuan) 業(ye) 錄取通知書(shu) ……

  有夢就去追,勇敢向前跑。在這裏,一群年輕人不僅(jin) 找到了屬於(yu) 自己的“跑道”,也找到了不斷加速奔跑的勇氣和力量。

  點亮夢想

  ■學員 閆文豪

  上軍(jun) 校後,我時常想起在連裏備考的日子。那段時間,白天驅鳥,晚上做題,充實且難忘。

  在場務連工作,任務量大、業(ye) 務麵廣,枯燥繁瑣、又髒又累。讓我沒想到的是,正是這個(ge) “苦”地方,點亮了屬於(yu) 我的軍(jun) 旅夢想。

  一次談心,指導員、連長發現了我想考學的成長目標。之後,從(cong) 連隊主官到班長紛紛開啟“鬧鍾”模式,在我耳畔叮嚀,給我免費答疑。他們(men) 的鼓勵和支持,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

  去年,我如願拿到軍(jun) 校錄取通知書(shu) 。離開前,指導員給了我一本“戰友錄”,裏麵是連隊每名戰友寫(xie) 給我的祝福。帶著這些期待,我會(hui) 更勇敢地向前衝(chong) 鋒。

  “重金屬”搖滾

  ■上等兵 張洪丞

  入伍前,我學習(xi) 的是動物醫學專(zhuan) 業(ye) ,分到驅鳥班也算是“專(zhuan) 業(ye) 對口”。

  不到一年時間,我從(cong) 驅鳥員崗位走向驅鳥值班員,戰友戲稱我為(wei) 基地最年輕的“塔台驅鳥總指揮”。四五輛車、七八個(ge) 點位、10餘(yu) 名戰友,我在塔台的驅鳥指揮點位上找到了屬於(yu) 自己的一方天地。

  每天,隻要耳畔響起“轟轟”的槍炮聲,戰友們(men) 都知道,驅鳥班又開始工作了。我喜歡音樂(le) ,喜歡打架子鼓。在我聽來,這一聲聲槍響好比我們(men) 軍(jun) 旅青春的“重金屬”搖滾曲。

  (項前 劉昊鑫、鞠智暘整理)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