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明星元宇宙炒房大虧敲響炒作警鍾

發布時間:2023-04-11 10:26:00來源: 新京報

  ■ 觀察家

  元宇宙地產(chan) 縮水,說明了科技風口的成長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行業(ye) 的試錯成本巨大。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目前全球最大的元宇宙地產(chan) 銷售平台Decentraland的成交價(jia) 中位數已從(cong) 2022年的45美元跌至5美元,下跌近90%。而在2021年11月,某歌手花12.3萬(wan) 美元在Decentraland購買(mai) 的3塊虛擬地產(chan) ,目前價(jia) 值僅(jin) 約1萬(wan) 美元,浮虧(kui) 91%。

  Decentraland是元宇宙中較大的業(ye) 主之一,不過並沒有對國內(nei) 開放。在行情火爆的時候不少公司和個(ge) 人都購買(mai) 了地產(chan) ,這位歌手也是其中之一。最近一段時間以來,ChatGPT等聊天AI成為(wei) 備受追逐的新熱點後,元宇宙更是備受冷落。

  明星“虧(kui) 損”的消息本身更像是一個(ge) 娛樂(le) 新聞,畢竟12.3萬(wan) 美元對於(yu) 一位一線明星來說大概也談不上多大損失。但對於(yu) 無數普通跟風投資者來說,當他們(men) 拿出了自己努力積攢的辛苦錢入場,最後卻血本無歸,這大概就不那麽(me) 娛樂(le) 了。

  遙想元宇宙火爆之時,各類房產(chan) 、名畫、收藏品一時間大量出現,新聞中動輒出現“暴漲”“售罄”之類刺激眼球的字眼,價(jia) 格也令人瞠目結舌。一年多過去,情境卻已天差地別了。不少當年動輒數十萬(wan) 元的虛擬房產(chan) ,如今價(jia) 格隻有幾百、數千元。

  其實,在這個(ge) 過程中相關(guan) 部門包括行業(ye) 不是沒有警示。2022年初,當時銀保監會(hui) 發布了關(guan) 於(yu) 防範以“元宇宙”名義(yi) 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公告;隨後由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hui) 元宇宙產(chan) 業(ye) 委員會(hui) 發布的《元宇宙產(chan) 業(ye) 自律公約》,提出堅決(jue) 抵製利用元宇宙熱點概念進行資本炒作,避免形成市場泡沫;再之後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hui) 等三協會(hui) 發出倡議,堅決(jue) 遏製NFT(區塊鏈網絡裏具有唯一性特點的可信數字權益憑證)金融化證券化傾(qing) 向。

  但這些警示不知道投資者們(men) 有沒有聽進去。而如今的元宇宙產(chan) 品價(jia) 格暴跌,又一次強調了一個(ge) 老生常談的道理:炒作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無論炒作的標的物多麽(me) 酷炫,多麽(me) 具有顛覆性的科技含量,但投資基本道理從(cong) 來沒變過。

  單個(ge) 產(chan) 品的虧(kui) 損影響倒還有限,但如果元宇宙的概念變成了層層嵌套、牽連廣泛的金融衍生品,那麽(me) 一旦行業(ye) 萎靡,其產(chan) 生的破壞作用也會(hui) 成倍擴大。這些都是瞬息萬(wan) 變的元宇宙留給人們(men) 的教訓。

  元宇宙地產(chan) 縮水,至少說明了科技風口的成長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行業(ye) 的試錯成本巨大。人們(men) 還是應當對各類熱點保持理性,謹慎投資、遠離炒作。

  而考驗人們(men) 的下一個(ge) 事物並不遙遠,就比如最近大火的AI。元宇宙的殷鑒不遠,也希望這一次人們(men) 可以表現得更成熟、更理智。

  □江城(媒體(ti) 人)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