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甘肅省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逾17萬人安家亦安心

發布時間:2023-04-11 10:3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蘭(lan) 州4月10日電 (戴文昌)“生態環境極敏感區域占甘肅省國土麵積的12.14%,地質災害高發易發區域超過全省國土麵積的50%,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多達2.07萬(wan) 處,受威脅人口243.27萬(wan) 人。”10日,甘肅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王馳介紹說,同時,甘肅省位於(yu) 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生態敏感區、地震災害危險區、河湖管理範圍及暴雨山洪災害受災區範圍有群眾(zhong) 60.61萬(wan) 人。

  當日,“實事惠民生 實幹興(xing) 隴原”甘肅省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新聞發布會(hui) 在蘭(lan) 州召開。會(hui) 議披露,截至目前,甘肅省已完成搬遷安置45785戶、170452人;建成集中安置點141個(ge) ,新建改建農(nong) 村中小學27所、幼兒(er) 園33所、村衛生室36個(ge) 、養(yang) 老服務中心36個(ge) 。

  甘肅省地處黃河中上遊,位於(yu) 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nei) 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匯地帶,地形地貌複雜,山脈縱橫交錯,大部分位於(yu) 中國地勢二級階梯,各地氣候差別較大,生態環境複雜多樣,是全國生態最脆弱的地區之一。

  會(hui) 議披露,甘肅省委、省政府在認真摸底調查、係統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研究製定《甘肅省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實施方案(2022—2026年)》,計劃分兩(liang) 期搬遷地質災害威脅區、河湖管理範圍、地震災害危險區、生態敏感區、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6類範圍的26.43萬(wan) 戶、103.95萬(wan) 人。

  王馳說,當地堅持產(chan) 業(ye) 支撐,就業(ye) 優(you) 先、持續發展,一體(ti) 化配套學校、醫院、托幼等公共服務設施,因地製宜同步謀劃後續產(chan) 業(ye) 發展,各地投資127.33億(yi) 元,扶持產(chan) 業(ye) 項目157個(ge) ,采取特色種養(yang) 、鄉(xiang) 村旅遊、公益性崗位、技能培訓、土地流轉等多種措施,拓寬持續穩定的增收渠道,安置群眾(zhong) 就業(ye) 35274人,努力讓搬遷群眾(zhong) “搬得放心、住得安心、生活舒心”,提升幸福感和滿意度。

  王馳還介紹說,該廳支持有條件的城鎮安置區新建改建擴建產(chan) 業(ye) 園區、倉(cang) 儲(chu) 物流、集貿市場等,指導農(nong) 村集中安置區發展特色種養(yang) 、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等產(chan) 業(ye) ,做足“糧頭食尾”“農(nong) 頭工尾”文章,拓展群眾(zhong) 就業(ye) 增收渠道;舉(ju) 辦就業(ye) 培訓、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等,增加公益性崗位,確保每戶至少有1名適齡勞動力穩定就業(ye) 。

  據悉,甘肅省財政安排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資金5000萬(wan) 元,支持5個(ge) 規模較大安置點完善水電路、汙水管網、網絡通信等基礎設施,帶動各安置點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教育、醫療、養(yang) 老、托幼等公共服務水平,努力將安置區建成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高地、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載體(t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新地標。全年新建續建集中安置點204個(ge) ,9月底前建成,12月底高質量完成年度4萬(wan) 戶搬遷任務。(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