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衷“打卡”推拿針灸 “Z世代”愛上中醫理療?
中新網杭州4月13日電(張煜歡)走進杭州市中醫院的推拿科門診,在各色診療室內(nei) ,患者們(men) 或臥或躺,接受著推拿、拔罐、艾灸、貼敷、牽引等中醫治療,其中有大部分是年輕麵孔。
眼下,不少中國“Z世代”開始關(guan) 注傳(chuan) 統中醫診療技藝,在不少社交平台上,各地的中醫院推拿科正在年輕人中悄然“走紅”。“中醫推拿超級舒適”“頭一掰,嘎吱一響,脖子瞬間輕鬆”等分享內(nei) 容,引來不少點讚評論。
在杭州市中醫院的推拿科門診,26歲的袁青剛結束了半小時的推拿診療。在企業(ye) 做文案工作的她需長期伏案,最近感覺“背部肌肉酸痛無比”,聽了朋友的推薦,立馬來到推拿科掛號。
“剛剛我做了腰部推拿和頸椎正骨,這是我第一次嚐試中醫推拿治療,感覺很‘神奇’。做的時候突然聽見骨頭‘哢嚓’一聲,然後身體(ti) 好像就輕鬆了很多。”袁青說,“而且醫保報銷後治療費也很低,幾十元不到。”
杭州市中醫院推拿科主治中醫師屈慶介紹,當前醫院裏像袁青這樣的年輕人並非少數,周末科室裏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外麵的過道上也站滿了人,來推拿還得提前預約。當前社會(hui) 生活節奏較快,在不良姿勢和生活習(xi) 慣的影響下,原本被認為(wei) 是中老年型疾病的頸椎病已逐漸年輕化,甚至擴展到了青少年群體(ti) 中。
飽受頸椎腰椎疼痛困擾的年輕人,為(wei) 何青睞中醫院的推拿科?屈慶認為(wei) ,中醫院一大優(you) 勢在於(yu) 更為(wei) 專(zhuan) 業(ye) 、靠譜。
“一般情況下,我們(men) 專(zhuan) 業(ye) 的推拿科醫生需經過近十年的係統理論學習(xi) 和臨(lin) 床技能實踐,其既具備紮實的中醫基礎,又對現代解剖醫學非常了解,能從(cong) 解剖學層麵上把握骨骼和肌肉等構造,有利於(yu) 臨(lin) 床診斷和分析。”屈慶解釋,推拿所用的力,本質上是一種機械力—巧力,不是暴力也不是蠻力。一旦施力不當將導致痙攣的肌肉進行抵抗,表層肌肉會(hui) 越來越僵硬。相反,巧力能夠滲透到肌肉深處,達到內(nei) 外層都放鬆的效果。
此外在醫院,推拿、正骨等診療皆需事先運用X線、CT、核磁共振等檢查手段完成影像學診斷,不僅(jin) 能增強治療的針對性,也能避免禁忌症帶來的風險,更為(wei) 安全。
在浙江省中山醫院的中醫理療義(yi) 診現場,一群年輕人同樣將就診區域圍得“水泄不通”。其中,該院針灸科主治中醫師王超人氣頗高,其已成社交平台上小有名氣的“網紅醫生”,每天都有不少“粉絲(si) ”慕名前來。
“例如腰椎間盤突出,在年輕人中已呈高發趨勢,長期伏案、坐姿錯誤、缺少運動等都是誘因。”王超說,如今有越來越多的“95後”年輕患者在意識到身體(ti) 不適後選擇及時前來就診,也說明當下人們(men) 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中醫文化的認可度也在不斷提升。
與(yu) 此同時,在互聯網上,中醫文化在“口口相傳(chuan) ”中實現“二次傳(chuan) 播”,讓更多年輕人加深了對中醫推拿、理療的了解。
浙江省中醫院院長高祥福表示,與(yu) 刻板印象中老年人偏愛中醫院不同,當前中醫院的就診人群中,青年人已成絕對主體(ti) 。該院曾對去年就診人員年齡分布進行統計,發現其中過半都是18歲至40歲的人群,而超過65歲的老年人不足10%。
“當然我們(men) 常說‘三分治,七分養(yang) ’。我們(men) 想告訴年輕人,特別是‘Z世代’,不能僅(jin) 僅(jin) 把希望寄托在醫生身上,在推拿結束後,也需經常複習(xi) 醫生教的頸椎、腰椎鍛煉方法,養(yang) 成良好的坐姿習(xi) 慣,加強運動,這才是長久的養(yang) 生之道。”屈慶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