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千年閩茶出海忙

發布時間:2023-04-17 15:13:00來源: 新華社

  “開茶咯——”

  春和景明,草木繁盛。在閩北武夷山,隨著一聲聲嘹亮的“喊山”劃破天際,沉睡了一個(ge) 冬天的茶山再次被喚醒。

  茶商龔雅玲趁著天氣晴好,一早就帶著茶工上山采摘。她在武夷山星村鎮的400畝(mu) 茶園,這一季春茶能產(chan) 毛茶4萬(wan) 多斤。它們(men) 將被製成有機紅茶和岩茶,銷往美國等地市場。

  茶香彌漫的“一帶一路”,產(chan) 業(ye) 合作、人文交流、民心溝通愈發活絡、通暢。茶葉,這片神奇的東(dong) 方樹葉,正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書(shu) 寫(xie) 時代新篇。

  多彩閩茶熱銷海外

  在武夷山下梅村,一個(ge) 由茶葉、竹筏、浪花及半個(ge) 地球儀(yi) 狀的基座組成的雕塑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個(ge) 小村莊,正是300多年前“萬(wan) 裏茶道”起點。

  福建是我國主要產(chan) 茶區之一,全省300多萬(wan) 畝(mu) 茶園盛產(chan) 紅白綠青多種茶類,曆史上曾以外銷蜚聲中外。

  茶路繁盛時,武夷山的茶葉從(cong) 下梅村碼頭出發,一路穿越亞(ya) 歐大陸,抵達俄羅斯恰克圖。而在更早之前,閩茶便已從(cong) 泉州等地港口出發,沿著“海上絲(si) 綢之路”走向世界。

  如今,千年閩茶正重煥風采。福建省商務廳副廳長鍾木達介紹說,近年來,福建大力推動做大做強做優(you) 茶葉出口,多彩閩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市場不斷拓寬。

  據統計,2022年,福建全省茶葉出口金額超35億(yi) 元,同比增長6.9%,品牌化、高端化初現端倪。

  泉州安溪是烏(wu) 龍名品鐵觀音之鄉(xiang) ,也是茶葉出口大縣。2022年,全縣茶葉出口近1.5萬(wan) 噸,銷往全球65個(ge) 國家和地區。

  該縣龍涓內(nei) 灶茶葉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聯合社在春茶季已經收到來自東(dong) 南亞(ya) 的訂單約500萬(wan) 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超兩(liang) 成。聯合社理事長陳敬敏說,他們(men) 的茶葉現在“原料茶變為(wei) 成品茶”“大宗貨變為(wei) 精加工”“從(cong) 產(chan) 品出口到品牌出口”。

  參加國際展會(hui) 、開設專(zhuan) 賣店、進行品牌巡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福建茶葉品牌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國門。

  “在法國巴黎米其林三星餐廳的菜單中,一杯我們(men) 的茉莉花茶售價(jia) 28歐元,我們(men) 還成功進駐巴黎的奢侈品專(zhuan) 賣店。”福建春倫(lun) 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天龍介紹說,福州是茉莉花茶的發源地,帶著“冰糖甜”的福州茉莉花茶大步進入歐洲的時尚之都。

  如今,這家企業(ye) 在法國的年銷售額已達5000萬(wan) 元左右。他們(men) 還計劃以法國為(wei) 中心,向歐洲其他國家輻射發展。

  “我們(men) 將持續深化‘閩茶海絲(si) 行’活動,發揮閩茶文化推廣中心作用,支持重點茶葉龍頭企業(ye) 在境外設立閩茶品牌旗艦店,拓展海外市場,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暢通閩茶外銷渠道。”福建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中國元素“圈粉”世界

  近年來,伴隨片片茶葉漂洋過海的,還有濃濃的中國風、中國韻。

  “我們(men) 帶了百來個(ge) 樣品做展示,結果都被買(mai) 光了。”今年2月份在馬來西亞(ya) 雪蘭(lan) 莪州的“中國白·德化瓷”專(zhuan) 題展會(hui) 上,福建省德化金馬車陶瓷有限公司的中國風陶瓷茶具大受歡迎,這讓公司藝術總監徐建勇對中國元素出海充滿信心。

  “回國後,我們(men) 又設計了‘熊貓杯’係列產(chan) 品,準備推向馬來西亞(ya) 、新加坡等國市場。”徐建勇說。

  向海而生的福建,有1600萬(wan) 僑(qiao) 親(qin) 身居海外。近年來,“以僑(qiao) 為(wei) 橋”,閩茶推廣不斷走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有效提升了中國茶文化在海外的知名度。

  2022年5月,一個(ge) 麵向海外的公益性文化交流平台——“福茶驛站”啟動授牌。截至今年2月,福建省僑(qiao) 聯已授牌海外23個(ge) 國家和地區25個(ge) 僑(qiao) 社團和文化類場所設立為(wei) 首批“福茶驛站”,推動中國茶融進海外家庭、餐廳、會(hui) 館、社(街)區。

  “我們(men) 將於(yu) 近期繼續授牌15個(ge) ,加強並進一步拓展‘福茶驛站’布點,攜手‘福茶驛站’海外特約合作單位和茶企業(ye) 合作單位,共同把‘福茶驛站’打造成為(wei) 助力福茶國際交流合作的新亮點、新平台。”福建省僑(qiao) 聯主席陳式海表示。

  走出去的茶文化也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外“茶粉”來到中國萬(wan) 裏尋茶。

  和記者匆匆一個(ge) 照麵,伊薇特(Yvette)便又一頭紮進了茶山之中。三年前到武夷山的一次旅行,給這個(ge) 迪拜姑娘的心裏種下了一顆種子。

  伊薇特說,她要在武夷山生活一個(ge) 月時間,深入體(ti) 驗如何采茶製茶,學習(xi) 不同茶具的使用方法。

  秀美的武夷山水、濃鬱的岩茶岩韻,讓伊薇特領略到了中國傳(chuan) 統的生活美學。“這裏人人都樂(le) 於(yu) 分享自己對茶的感悟。我聽鳥兒(er) 唱歌,呼吸新鮮空氣,心靈和精神得到滋養(yang) ,感覺自己重新與(yu) 自然連接。”

  茶味、茶道、茶韻,傳(chuan) 承千年的中國茶文化正在海外不斷“漲粉”。

  波蘭(lan) 茶友在波蘭(lan) 創立茶文化節,並邀請音樂(le) 家到現場表演;巴西茶友給自己獲贈的茶葉製作宣傳(chuan) 海報,向身邊人推薦分享;美國茶友甚至開發了專(zhuan) 門的泡茶APP,海外茶友隻要輸入茶葉名稱,係統便會(hui) 提示如何進行衝(chong) 泡,還能形成“喝茶報告”,該APP目前已經覆蓋10多種語言,擁有1萬(wan) 多名用戶……

  以茶為(wei) “媒”互利共贏

  在安溪縣虎邱鎮一座海拔955米的山頭,雲(yun) 霧中,空氣濕潤而清新。占地1000多畝(mu) 的高建發茶莊園裏,除了800多畝(mu) 生態茶園,還有可供幾十名訪客品茗休憩的建築。莊園還打造了一整條製茶生產(chan) 線,入住者可深度感受采茶樂(le) 趣,體(ti) 驗製茶工藝。

  這是一次“茶與(yu) 酒”的互鑒:通過近年來與(yu) 法國、意大利部分葡萄酒產(chan) 區的多次互訪,安溪把歐洲葡萄酒莊園的管理模式引入茶園管理,目前全縣已經建立了類似的茶莊園39座,成為(wei) 安溪茶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互鑒助推互利,合作實現共贏。茶在“一帶一路”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種植,也是不少沿線百姓的重要收入來源。福建茶人從(cong) “一帶一路”沿線取經、學習(xi) ,也持續開展人才培養(yang) 、技術培訓等方麵的援外合作,為(wei) 沿線發展中國家產(chan) 業(ye) 升級、群眾(zhong) 富裕提供助力。

  突出教育興(xing) 茶,從(cong) 2009年至2022年末,茶葉特色學校漳州科技學院已成功承辦35期國家援外培訓項目,共有來自55個(ge) 國家的上千人到校研修培訓。

  聚焦介紹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經驗,作為(wei) 南南合作基地的春倫(lun) 茉莉花文創園,每年接待六七千名發展中國家培訓考察人員。

  茶,也成為(wei) “一帶一路”民心相通、互利共贏的媒介和橋梁。

  “文化傳(chuan) 承”“好啊”

  “一日為(wei) 師”“好啊”

  “終身為(wei) 友”“好啊”

  4月12日,18名來自哥斯達黎加的華人華僑(qiao) 專(zhuan) 程到福州追尋茉莉茶味。在展示完茉莉花茶的非遺製作技藝後,僑(qiao) 親(qin) 們(men) 還和現場的工作人員共同喊起了福州特色的喝彩——主人唱一句讚美詞,客人和一個(ge) “好”,現場氣氛十分熱絡。

  一片葉、一朵花、一段喝彩詞,便瞬間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中美洲的哥斯達黎加是一個(ge) 咖啡的國度,許多人家房前屋後都會(hui) 種植咖啡樹。綻放的咖啡花不僅(jin) 與(yu) 盛開的茉莉花一樣潔白,而且有淡淡的茉莉花香。

  “我們(men) 要把中國的茉莉花茶推廣到哥斯達黎加,把哥斯達黎加的咖啡推廣到中國。”看到“隻聞花香不見花”的茉莉花茶,哥斯達黎加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古誌宏說道,他們(men) 期待一場茶與(yu) 咖啡的奇妙融合。

  文字記者:邰曉安、龐夢霞、吳劍鋒、周義(yi)

  編輯:劉羊暘、戚文娟、王浩程、鄔金夫

  統籌:周詠緡、曹江濤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